当前全国众多城市聚焦新能源产业,必然造成城市与城市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出现激烈的竞争态势。借他山之石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东莞竞逐新能源赛道的优势如何,需要弥补哪些短板?日前,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广东科技学院副教授、新能源汽车专业带头人金标,请他谈谈东莞在新能源赛道上如何持续发力?
南方日报:在锂电池领域东莞已有较为优良的产业优势,你认为东莞未来如何发力新能源与储能产业?
金标:从整体布局来看,东莞锂电池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如东莞新能源、东莞新能德、杉杉电池、东莞市迈科、东莞钜大、东莞振华新能源等,涉及锂电池整个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
我认为,东莞未来发展重点可聚焦于高性能动力电池材料研发,大力投入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的材料研发与技术转化,着力培育一批电池回收与再利用龙头企业,而在锂电池上游产业方面不应过多投资和涉足。
南方日报:面对新能源的风口,东莞如何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激烈竞争中突围?
金标:当前,全国众多城市聚焦新能源行业,必然造成城市与城市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出现激烈的竞争态势,但东莞依据自身新能源行业企业优势以及大湾区整体优越环境,我认为必定能寻找到突围机会。
以东莞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为例,可依据东莞初步形成规模的锂电池产业集群优势以及成熟的传统汽车服务产业规模,通过引入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或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借助华为在通信行业技术优势,建立汽车、能源、通信、营销与售后服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相互赋能、协同发展。总的来说,我认为东莞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机会大于挑战。
南方日报:你认为东莞新能源产业发展还存在什么短板?
金标:在能源方面,东莞对氢能、智慧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培育仍需加大力度。在材料方面,东莞燃料电池材料、储氢材料和核能材料产业的基础不强。而热门的新能源汽车整车方面,东莞缺少混合动力系统、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中心与制造企业。在产业下游的零部件方面,东莞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整车控制系统、新能源汽车电机研发和生产制造企业仍有待加大招引培育。
南方日报:未来东莞新能源产业发展有哪些方向?
金标:当前,新能源产业在快速地发展,尤其是混合动力系统、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而储能产业逐渐受到重视。“新能源+储能”产业是未来能源领域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储能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期,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隔膜、储能材料、储能电站场景化应用、商业模式创新等。氢储能、飞轮、新型锂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也逐渐迎来了发展时机,其中,随着5G+调峰的应用场景实现,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需求将会大幅增长,而我认为,这一发展趋势可能会持续三到四年。
同时,在未来,数字化、智能化与新型储能技术的高度融合,必然带来储能控制芯片等重大制造项目的快速发展。为减少对锂资源的依赖,势必会促成多元化电池技术开放和商业模式创新运用。因此,提前布局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区域,将会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形成,也将在新能源产业未来的发展中抢占先机。
我认为,东莞应抓住“新能源+储能”产业发展机遇,在政策、产业、技术等方面应提前进行布局和培育,迎接新能源产业的“卡位”之战。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何绮莹 叶永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