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技术。为了提高企业绿电使用比例、为绿色低碳转型开启低成本模式,安徽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同海穰新能源科技(芜湖)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世界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能工程商业示范项目。日前,该项目被国家能源局确定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
近日,位于繁昌区的芜湖海螺10MW/80MWh二氧化碳储能项目一次调试成功,并网发电,这标志着海螺集团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顺利进入大规模商业应用阶段。该项目是全球单机功率最大、储能容量最大的二氧化碳储能项目,其低压储气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柔性材料,一举攻克常温常压气态二氧化碳存储成本过高的行业痛点,通过物理储气机制的创新,实现稳压、保温效果。该项目的建设运行,能带来低成本、高气密性、耐疲劳度高等多项技术指标的示范效应。
据悉,全球首套二氧化碳储能项目是由繁昌区、繁阳镇政府和芜湖海螺水泥集团共同引进的招商引资项目。项目投资约2亿元人民币,项目的主要应用场景在电网侧以及用户侧,主要使用了芜湖海螺的余热烟气,用于提高整个项目的效率。
压缩二氧化碳储能发电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新型能源发电方式。该项目采用AQC锅炉布袋除尘器后烟气余热方案,将新型二氧化碳储能系统与水泥生产耦合,可以有效解决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大的问题,实现能源的平稳供应。
“二氧化碳储能项目的落地及建成,会给当地带来重大的社会影响。首先是技术上实现了先进二氧化碳储能的一个应用突破;其次将会大大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第三可以提高我们新能源的使用效率;最后会提振当地的制造业。”海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平甫介绍道。
来源:芜湖日报 作者:记者 程卓 朱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