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储能 > 动态

聚焦新趋势 CESC2024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宁开幕

新华日报财经发布时间:2024-04-23 14:18:51

  4月22日,CESC2024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南京开幕。本次大会由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工信厅、江苏省商务厅、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支持,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主办,以“助力双碳·储动未来”为主题,聚焦新型储能产业进程及发展趋势,助力新型储能迈向规模化、全面化、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在致辞中提到,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与新能源发展紧密相关的储能技术和产业也备受关注。今年,“新型储能”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能源局在4月2日印发了《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用通知》,旨在规范新型储能并网接入,推动新型储能高效调度应用,促进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能源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江苏高度重视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将新型储能列为优先发展的十个成长型未来产业之一。抢抓新型储能发展的窗口期和机遇期,江苏省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我省新型储能项目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沿海地区新型储能项目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年)》等系列政策。“我省已构建起较完整的新型储能全产业生态,聚集了各类新型储能与配套重点企业近200家,涵盖上游储能电池及材料装备、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能量管理系统,中游储能系统集成与安装,以及下游储能应用等关键环节。”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鹏表示。据介绍,截至2024年3月底,江苏全省建成投运新型储能111万千瓦,其中电网侧71万千瓦,电源侧10万千瓦,用户侧30万千瓦。建成压缩空气储能电站1座,容量6万千瓦,是全球首个投入商业运营的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当前,江苏储能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在储能锂电池领域具备领先优势,国内首个重力储能项目正在推进设备安装调试。

  助力储能产业发展,江苏在储能技术和应用上也不断发力。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石晓鹏表示,下一步,省工信厅将聚焦“1650”产业体系建设,坚持以产业科技创新为引领,从四方面着力助推储能产业发展。一是着力推进关键技术攻关,支持储能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重大技术难题协同攻关,布局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认定一批省级技术创新示范基地。二是着力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构建储存行业、智能制造车间、工厂、标杆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设省级绿色工厂,探索推行产品碳足迹、项目碳评价和企业成本管理。三是着力壮大产业优质主体,实施储能产业、筑峰强电企业培育支持计划,动态建立企业培育库,遴选培育制造业领航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全球产业整合能力的储能龙头企业。四是着力加强运行监测,建立“1650”产业体系运行监测样本,协助建立储能产业定期运行分析制度,每年发布发展报告,引导企业理性投资,合理布局。

  宁德时代储能事业部中国区域总经理兰铖辉在致辞中表示,储能行业要高质量发展,仅靠头部企业的引领和推动是远远不够的,呼吁所有行业伙伴找准市场定位,坚持长期主义,专注价值创造,加强技术创新,理性投资和布局,做好产品质量管理,互相交流合作,积极推动开放式创新和协同创新,让我们共同打造良性竞争,建立共赢、共创、共生的新型储能生态圈。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大为在致辞中表示,推动储能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一是要鼓励储能和光伏协同发展,完善电网调度机制,充分发挥“源网荷储”共同融合的作用。二是要以创新为驱动,充分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搭建全面的科创体系,构建行业发展新生态。三是要加快推进光储技术融合的探索研究,以新质生产力为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注重产品性能和安全性的保障,真正实现光储协同。

  本次大会为期四天,期间还设置了高峰论坛、智慧储能技术及应用展览会及多场主题论坛。4月22日举办的以“智慧储能技术及应用”为核心导向的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在《提升新型储能发展水平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新型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发展就提出了五项基本要求:一是储能系统本身要安全可靠,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扩大,对储能设备安全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二是性能优异,储能在电力系统当中要有很好优良的性能,要具备长循环寿命、高转换效率、低容量衰减的性能指标,满足系统中多场景市场化运行的需求。三是储能要做到灵活智能,要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设备实时监控、安全预警、智能运维、源网荷储灵活高效互动,具备快速响应、精准控制的能力。四要达到绿色环保,加强再生资源高值化的循环利用,减少产品全寿命周期的碳足迹,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更多的绿色价值。五是主动支撑,新型储能要对电力系统进行主动支撑,要应对以新能源的间歇性、波动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在《新型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主旨演讲中指出,现有储能技术无法满足高风光占比电力系统的长时储能需求。开发适合长时储能的电化学储能技术是填补技术缺口的重要途径。液流电池具有独立的容量单元与功率单元,储能时长灵活、本征安全,契合当今电网长时储能需求,但仍面临初投资成本高的挑战。在技术研发方面,赵天寿介绍了其团队研发的新型液流电池储能技术,该技术最大的特点在于通过基础理论、关键材料与器件的创新,大幅提高了液流电池的性能:例如电流密度提高到了400 mA/cm2、电解液利用率提高到了80%,并且可以在循环20000次后不出现显著衰减。新型液流电池性能的提升有望降低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初投资成本25%以上,使液流电池的生命周期成本降低到可以商业化推广的水平。在产业发展方面,赵天寿院士建议聚集产业链资源,推动新型液流电池技术工程应用,填补长时储能技术缺口。

  此外,聚焦储能科技攻关、创新升级等行业发展痛点,高峰论坛还汇聚了国内外储能领域院士、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通过产业政策解读、市场热点分析、应用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共同探讨分析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趋势。当天晚间还将举行“中国储能行业先锋(2024年)”颁奖活动。

  值得关注是,本次大会聚焦储能多场景融合应用,围绕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组织开展多场专题活动。活动瞄准光储充换产业新生态、储能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新型储能助力钢铁行业能源转型、长时储能技术应用与发展等多个主体场景,汇聚储能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金融机构等,凝聚行业共识,促进储能在各领域场景的应用,共同推动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4月23日至25日将举行智慧储能技术及应用展览会,宁德时代、盛虹动能、中创新航、苏文电能、阿特斯、协能科技、中天科技等600余家企业,现场展示消防安全、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电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蓄热/蓄冷储能等储能领域的一系列成果。

  来源:新华日报财经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