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累计建成新型储能超 6000 万千瓦,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不断,调度运用持续增强。长时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关键环节,市场前景广阔。通常持续放电时间不低于 4 小时、寿命不低于 20 年的储能技术为长时储能。我国储能规模虽持续增长,但大部分为短时储能,仅靠短时储能难以全面促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萨摩耶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学家郑磊称,当前储能设备配储时长多为 2 小时,对风能和太阳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不理想,延长配储时长正成趋势。长时储能能凭借长周期和稳定性优势弥补 2 小时配储时长不足,有可能成 2 小时储能有益补充,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
长时储能发展前景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等。2024 年 1 月至 10 月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达 23.048GW/58.156GWh,功率规模同比增长 70.72%,容量规模同比增长 100.14%,总投资超 1280 亿元。从技术路线看,磷酸铁锂电池储能项目新增装机功率占比 93.2%,依旧为主流。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功率占比 2.86%,液流电池储能电站项目功率占比 1.4%。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以全钒电池为代表的液流电池兼具多种优势,在表后储能市场有应用潜力。一些锂电企业抢占长时储能蓝海市场,江西赣锋锂业(002460)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称看好未来长时储能市场,准备布局大容量大电芯电池。林先平认为,大电芯体积能量密度高,储存容量大,适合大型储能电站场景,多家企业竞相研发和推广。
面对长时储能商用化难点和堵点,林先平表示,需投入研发资金和人力改进技术,建立生产和管理体系,考虑安装维护成本和运行安全,与合作方建立良好关系共同推动发展。
来源: 宋清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