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能源互联网 > 论文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物理模型与实施路径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2-08-19 14:48:36  作者:牟江涛 于海生

  3.1.2 新型通信基础设施的要素构成

  (1)骨干通信网络建设。自动运维、智能光配、蓄电池组远程充放电等新型运维工具有利于做好通信网运维服务,提升故障处理效率,支撑新型电力系统高效运转。面向直属单位和社会用户的100G大容量运营骨干传输网建设,有利于提升骨干网覆盖范围、传输容量和通信性能;针对新能源厂站集中控制、发电企业内部生产管理等要求,打通集中式新能源场站与调控机构、政府监管机构等的联系,有利于为大电网故障防御、运行控制和综合电源服务奠定坚实网络基础。

  (2)感知层通信网络规划建设。“5G+北斗”融合通信服务平台,为远洋、偏远和无公网地区的分布式新能源场站提供高精度定位、监控服务。宽带电力线载波微功率无线、5G等感知层多形态终端和物联网卡管理平台等高性能管控平台产品研发,为感知层端到端应用提供解决方案;5G、230MHz、1800MHz等电力无线专网建设,有利于电力无线专网在新型电力系统控制类业务、区域性采集类业务和移动应用类业务的深化应用;电力行业北斗时空智能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在输变电领域广泛开展基于北斗位置服务的杆塔监测、无人机和机器人巡检等应用。

  3.2三侧应用

  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推动全业务、全环节数字化转型,实现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系统灵活高效运转、源网荷储智能友好协同、市场间广泛开放互动,充分释放数据在电网生产运行、综合能源服务中的提质增效和业务创新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3.2.1电源侧新能源感知调控能力

  (1)支撑系统调节能力。构建新型储能设计、建设安装、并网调试、运行监测全环节标准体系,研究储能的云辨识技术,开发用户侧储能云服务平台;研发抽水蓄能电站智慧运维系统,实现抽水蓄能电站全维度、多视角的状态感知与综合诊断,提高抽水蓄能站智慧化水平。

  (2)新能源可观可测能力。自主可控的具备高精度、高可靠性、低温漂等性能的新能源场站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有利于提升计量自主可控能力。整县分布式光伏并网信息通信整体解决方案有利于实现从传统供电设备到分布式电源、微网、储能、充电桩等中低压配电网各类设备的信息感知,推动构建整县新型有源配电网全量感知体系;研发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平台,基于网格化气象监测、广义负荷建模技术实现新能源功率与电网潮流的解耦分析,有利于提升母线负荷预测精度,指导电力平衡与方式计划安排的有序开展。

  3.2.2 电网侧协同调控与精益管控能力

  (1)全时空数字孪生调度平台。应用可调节资源(电动汽车、电采暖、分布式储能等)的数字孪生建模,指导开展资源特性分析、负荷预测、提升高比例新能源接入背景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能力和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水平。研发新型区域电力系统全息智能管控平台,接入气象环境、配网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实现区域电网全息运行监视、风险评估预警、故障信息综合展示、辅助决策等应用;研发区域微电网“源网荷储”互动数字孪生智慧仿真平台,开展数字模型与物理实物特性一致性校验、“双高”电力系统特性分析,提升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特性认知能力和新能源发电能力;

  (2)新能源消纳市场构建。研发发电厂现货交易辅助决策系统,建设电力市场预测、电价预测模型算法库,形成现货交易辅助系统工具集和知识库;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响应凭证应用,有利于提升新能源接入和能效利用水平;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能源管理与交易平台,有利于实现绿电的可靠计量与分布式可信交易。

  3.2.3负荷侧终端电气化和灵活互动能力

  (1)需求响应能力。研发智慧充电服务场站终端并推广应用,实现新能源汽车充电有效引导控制;构建虚拟电厂,降低高比例分布式电源带来的调度难度,提升电力资源利用效率;综合利用多种新能源设备设施,参与港口岸电微电网试点建设;拓展新能源储能应用场景,探索新型储能应用产品及商业模式,研究推广通信基站电池储能、数据中心电池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和模式.

  (2)电能替代广度深度。智慧物流充换电场站建设与运营有利于构建“电、车、货、储”生态,通过充电积极参与需求响应,有利于提升各类能源互通互济水平。自主可控船舶岸电系统优化升级,有利于推动1000吨及以上码头岸电设施全覆盖、长江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