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能源互联网 > 深度阅读

加快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经济日报发布时间:2020-12-09 08:55:4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把创新放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要位置做出部署。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对于坚持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各领域不断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我国部分科技创新成果已达世界领先水平。科技创新由量变到质变,由点的突破到系统升级,高铁、北斗、天宫等众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我国已进入由效率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与此同时,国内外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地缘政治等对全球产业链分工协作产生冲击,部分核心技术出现“卡脖子”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均衡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科技创新必须立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多维度、多层次驱动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

  构建科技创新发展格局

  首先,科技创新必须立足国内大循环驱动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供给侧和需求侧间的人才链、资金链、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建立以本土人才为主、引进人才为辅的高水平队伍,整合以国内资源为主、国际资源为辅的要素市场,完善以自主研发为主、国际引进为辅的技术体系,确保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在各链条上的安全可控。

  其次,科技创新必须融入国际大循环驱动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宗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提高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通过加强与国外科技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交叉合作,建立国际科技创新共同体;通过自贸区建设,加强多边科技合作,建立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通过共享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数据信息等全球科技资源,实行开放式创新和科技研发合作,通过点(创新联盟)、线(一带一路)、面(区域创新)、球体(全球视野)的逐层递进和联动升级建立全球科技创新共同体。

  再次,努力构建起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科技创新发展格局。科技创新国内循环要依托国内创新主体,吸引国外创新主体参与,提高国内循环水平;科技创新国际循环要加入全球创新体系,利用国外创新资源,增强内生科技创新能力;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加入国内国际两种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驱动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

  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首先,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一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将市场基础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给予财政扶持,进行国家驱动的战略性投资,推动创新资源向国家重点产业集聚,有效利用全要素资源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将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结合,提高创新供给能力。二是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现代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制度,重视产学研在科技创新中的联动作用,建立产学研联盟,增强创新主体活力。三是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深化区域协同创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创新发展动力源,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产业集群,以区域创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其次,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一是加强创新主体对外开放。以世界科技前沿为标准,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协同发展,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以开放的视野、全面的认知加强科技创新主体的国际交流合作。二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创新合作。鼓励企业在国际规则范式的基础上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展“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三是以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国际科技创新网络。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商品和服务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保证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和动态升级。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其中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40条减至33条,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37条减至30条。这将吸引更多优质的要素资源和国际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实施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再次,坚持把加强基础研究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点。一是加强基础研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政府引导和税收杠杆等政策对基础研究提供财政支持,同时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等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基础研究是长期积累的过程,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从2011年的411.8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335.6亿元,累计投入总额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仍然要保持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和投入。二是注重原始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推动科技要素资源向企业集聚,进行产品、技术、品牌、商业模式的创新,为顾客、企业、政府、社会等各利益相关方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

  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

  首先,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一是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有效集聚全产业链要素资源,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化水平。二是科技创新催生新兴产业,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加大对产品和品牌等的创新,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打造发展新优势,实现新兴产业在设计研发、智能制造、服务营销等多方面以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其次,建立产业互联网,打造创新产业集群。一是组建产业互联网。通过全链路业务数据进行线上精准分析,实现端到端的信息及时触达和高效协同,优化全产业链向协同化、移动化、智能化发展。例如数字技术赋能产业生态服务平台,实现企业间连通,为企业合作伙伴提供数字化、柔性化的服务。二是打造创新型高端产业集群。以产业链核心技术为依托,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机构等通过空间集聚形成柔性生产综合体,降低制度成本,创造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例如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知识密集型的信息产业,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使信息在产业集群内透明,建立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精准匹配的生产服务体系,推进产业集群向协同、高端、规模、智能化发展。

  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首先,科技创新赋能企业转型,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智能技术应用到企业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重构企业自身边界和客户关系、合作伙伴关系,改善企业生态环境,打造更加灵活的以顾客为中心的数字化组织。例如近年互联网技术催生的共享经济、个性化定制等模式使消费者和供给者、平台等实时连接,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其次,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一方面,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引进和评价机制,优化人才激励和服务办法,构建开放、系统、多维度、多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要弘扬科学家精神,鼓励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以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为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我国近年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人才结构持续优化,青年科技人才正逐渐成为科研主力军。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科技创新驱动业务发展,打造现场安全管控新模式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科技创新驱动业务发展,打造现场安全管控新模式

近日,在浙江杭州云栖数字化安全管控试点基地,演练了数字化安管控智能终端的应用
技术方案2020-12-08
为百业赋能,甘肃电力开创科技创新新局面

为百业赋能,甘肃电力开创科技创新新局面

大数据支撑产业的发展正在被广泛应用。而在国网兰州国家级新区能源互联网融创园,一个基于电力大数据的产业蓝图正在被绘制:通过对电力数据价值的深挖,拓展内外应用,截止目前,已经实现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征信等众多行业提供大数据支撑。
大数据2020-12-01

王坪发电公司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今年以来,王坪发电公司根据省委与集团公司对技术创新全覆盖工作的相关要求,成立了科研工作站,以实现公司安全生产、降本增效为目标,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基层动态2020-11-28

华电安徽公司:跟进监督护航企业科技创新

11月23日16:47分,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华电睿蓝”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统(DCS)在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芜湖公司)660MW超超临界机组成功投运,实现国内自主可控DCS在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上的首次示范应用和全厂一体化控制。
党建文化2020-11-26
华电芜湖发电公司:注重“四联四监督” 护航企业科技创新

华电芜湖发电公司:注重“四联四监督” 护航企业科技创新

11月23日16:47分,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1号机组660MW超超临界机组A级大修后一次点火成功,标志着华电自主研发的“华电睿蓝”DCS在660MW超超临界机组成功投运。
经营管理2020-11-26

河南电力公司全面实施科技创新专项奖励

11月3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全面实施“科技创新专项奖励工作方案(试行)”。该公司通过设置专项奖励基金、严格落实奖励标准、明确奖励原则、探索中长期激励全面覆盖等措施,充分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助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战略目标在河南落地落实。

霍林河坑口发电公司科技创新成果再获两项荣誉

近日,霍林河坑口发电公司喜报频传!在2020年(第十四届)发电企业信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上,该公司"600MW亚临界火电机组运行智优管理"项目荣获优秀成果类二等奖,"互联网+火电厂辅助调峰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优秀论文类二等奖。
科技信息2020-10-29

国家能源集团福建罗源湾港电公司“三融三建”推进科技创新落实落

2020年以来,国家能源集团福建罗源湾港电公司党委坚持以“科技创新求突破,立足岗位干成事”的理念,结合罗源湾项目复工建设实际,发挥党管科技创新优势,提升科技创新工作管理水平,以实际行动践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经营管理2020-10-28

以电网科技创新催生未来发展动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召开2020年科技创新大会,推出一系列货真价实、含金量高的实招硬招,实施面向未来的“新跨越行动计划”,立志“把公司建设成为创新蓝海、创业沃土、创客乐园”,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电网科技创新催生未来发展动能,奋力推动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更高水平、实现新的跨越。
言论观点2020-10-23

让“揭榜挂帅制”挑起国网科技创新大梁

最近,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0年科技创新大会上,毛伟明董事长明确提出试行推广“揭榜挂帅制”。一石激起千层浪,首批项目榜单应声落地,孙华东等5位揭榜人勇挑重担,向5个基础性、前瞻性科研项目发起冲锋。表示将不辜负公司党组的信任和重托,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挑起国网科技创新大梁,努力完成科研攻关任务,为公司科技创新作出新贡献。
言论观点20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