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突发事件的发生,都是一场对城市危机应对能力的大考。
传染病自中世纪以来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从14世纪到16世纪流行于欧亚非三大洲的黑死病到19世纪中期英国霍乱、20世纪初中国东北鼠疫等,都给城市造成了巨大损失。
2020年初,新型冠状肺炎汹涌而至,病毒从人口稠密的城市开始大规模蔓延,对各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各地纷纷出台政策,以AI、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可提供高效应急机制的智慧城市开始助力“抗疫”……
疫情考验下的智慧城市建设,任重而道远
“智慧城市”一词并非新概念:
早在2012年,我国就正式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智慧城市”建设首次引入国家战略;
同年,中国发改委等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智慧城市作出定义: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2020年的疫情,是对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一次重大考验。
对比2003年SARS疫情,得益于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在疫情应急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1) 基于智慧城市系统开发的健康码,提升了疫情防控中信息核查的效率;(拓展阅读:健康码全国上线,一物一码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2) 各类基于物联网、AI技术应用开发的测温机器人、无人配送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为疫情期间的城市发展提供便利;(拓展阅读:盘点 | 抗疫战场,这些智能机器人逆流而上)
(3) 疫情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城市疫情防控信息数据化、可视化;
……
“智慧城市”在疫情催化下得到推动,但整体来看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各类感知前端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低
城市各类感知前端设施就像是身体感官神经元细胞,需要对外界的动态信息进行实时感知,而以最核心的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来说,其智能化普及率目前都还不足5%。
2)信息系统各自独立,阻碍数据共享
城市中的各个信息系统依据相关职能产生数据,但彼此之间互不连通,很难形成具有“大数据智能化”特征的智能应用。
3)数据治理缺乏整体联动,决策信息无法上下实时贯通
处于分散状态和未经深度加工的数据,难以为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撑与支持。
展望:未来的智慧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
1)更便民
作为智慧城市的最直接受益者,在城市生活的公众最有发言权。
根据一份面向社会公众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超半数受访者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应重点关注医疗、交通、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
受访者提出了许多如社区智慧安防系统、智能导航、智慧医疗的建议,观点五花八门,但都离不开“便民”一词。
在大众看来,智慧城市建设,要解决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惠,让城市智慧化渗透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市民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2)更智能
在首届智博会上,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院士提出一个观点:“未来的智慧城市是和人能够互动的,未来的城市不再是一个只有道路、房屋、桥梁、河道的城市,它将是一个智慧的生命体。”
比如,今天你到一个新建的广场上去玩,你只能和广场上的人互动,而广场本身和你是没有互动的。
而智慧城市的广场是可以互动的,它在你坐下看书时能给你灯光,需要音乐时能给你音乐,它会读懂你……
3)更高效
未来,智慧城市应该更好地发挥信息数据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居民生活、安防、居住环境的及时监控,提高运行管理、公共服务的时效性,效率性,形成良好的市容市貌,构建精细统一的城市管理系统。
4)更宜居
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病”等问题逐渐凸显。
未来的智慧城市,政府可以针对房屋,人口,物流,卫生,安防,组织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区域管理,保障公共服务、政务服务。
同时,通过智能控温、监测耗能量、车辆监控、智能充电等,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集聚化管理,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更便捷、更舒适的家居环境。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疫情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城市的运行模式,也将“智慧城市”建设短板暴露出来……
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还需要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不断发展新技术,补齐短板,更好的服务人民与社会。
希望在下一次的突发情况到来时,智慧城市已经真正准备好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