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动汽车 > b·体育(中国)

中国电动车来了欧盟“加门槛”不如“练内功”

中国改革报发布时间:2023-09-25 10:21:16  作者:季晓莉

  日前,对进军欧洲市场时间不久的中国电动汽车,欧洲要开始反补贴调查。欧洲拥抱贸易保护,而中国主张贸易自由,拉长时间看历史,这种“反客为主”的现象耐人寻味。

  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国内品牌曾在国内市场多个行业丧失市场占有率,竞争不过外企,捱过多少痛苦的时刻。但中国多年来奉行“以市场换技术”原则,同时也加强自主创新,建立了自己的产业链,打造了自己的品牌,重新占领和扩大市场。

  中国电动汽车在曾经诞生一流传统汽车品牌的欧洲大卖,这一有上百年历史的行业被中国互联网尖端技术和绿色潮流理念武装,竞争内核早已转变,不是“廉价倾销”和“政府补贴”的产物。

  “达则贸易自由主义,穷则贸易保护主义”,欧盟的“双标”逻辑由来已久。例如,欧洲的汽车在全球市场占主导地位时,欧盟从未对自己的汽车制造商进行反补贴调查。再如,欧盟各国在能源紧缺背景下重启备用煤电产能,但欧盟却继续推进将减排与贸易挂钩的政策工具,倒逼他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承担不相符的气候责任。要求别人接纳,但却不愿接纳别人,这种傲慢心态是近几百年西方长期处于全面领先地位的历史所致。

  因此,9月份德国慕尼黑车展上,普通欧洲消费者看到的是中国汽车的高“质价比”,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却觉得自己看到的是中国政府“看得见的手”,而不是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看不见的手”。

  更高的关税壁垒只会加重欧洲消费者的负担。“得市场者得天下”,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当下,欧盟应通过搞好营商环境提振信心,而不是简单提高关税减少进口,最后结果适得其反。(中国改革报 作者: 季晓莉 )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