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动汽车 > b·体育(中国)

新能源车险“费改”倒计时 投保贵承保亏难题有望得解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发布时间:2024-05-10 11:04:15

  “我们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是自主定价系数会放宽到0.5-1.5,具体细则省协会及地市协会暂未出台,需要等上级细则。”某大型财险公司支公司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下发的《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放宽保险公司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实施时间原则上不晚于6月1日。业内人士认为,自主定价系数调整后,保险公司自主定价权更大,可以实现更加精准化定价,但这也对保险公司定价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此外,比亚迪财险获批在全国八个地区使用全国统一的交强险条款、基础保险费率和相应的费率浮动系数的消息也引发热议。市场期待新能源车企入局车险市场,能够破解新能源车险“投保贵、投保难”问题。

  出险率高赔付率高

  不少新能源车主反映今年续保时,保费出现明显上涨,也有车主反映即使没有出过险,续保保费也比前一年高。

  “我的车在2023年时出过一次险,开销1500元,今年续保时,保费大幅上涨。”北京一位比亚迪车主说,“2023年的保费是3000元,今年保险公司报价超过5500元,第三者责任保险保费较去年翻倍。”

  有类似经历的并非只有该车主一人,还有车主表示,未出过险的车辆在续保时也出现保费上涨情况。“我的车开了两年多没有出过险,第一年保费6000多元,第二年4500元,今年续保时联系了几家保险公司,报价基本都在6500元以上,贵的甚至达到7000元。”另一位新能源车主表示。

  保费高的背后,是新能源车险出险率高、赔付率高,承保主体保险公司面临较大承保亏损压力,新能源车险市场陷入“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两难困境。

  从上市险企披露的数据来看,他们旗下财险公司2023年车险综合成本率有不同程度上升。比如,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车险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6.9%、97.7%、97.6%,分别较上年增长1.3个、1.1个、1.1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车险综合成本率上升与新能源车出险率高于燃油车有关。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表示,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从太保产险出险率来看,新能源车出险率比燃油车出险率高出一倍。

  多家保险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新能源车险业务面临一定的压力。国寿财险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2023年,该公司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快速增长,累计保费收入123.3亿元,但保单成本率较高,一直维持在110%左右。也有部分险企收窄新能源车险业务。某中型保险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在新能源车险业务的优势不大,不是公司近几年的重点业务。

  为了缓解新能源车险发展难题,相关部门已多次出手。继今年1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新能源车险承保工作的通知》后,金融监管总局4月向相关公司下发《征求意见稿》,就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机制、提升行业新能源车险经营水平等征求意见,要求实施时间原则上不晚于6月1日。

  低风险客户保费有望下降

  《征求意见稿》提出扩大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由原来的[0.65-1.35]调整为[0.5-1.5],这一调整引发行业热议。业内人士认为,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扩大后,保险公司的自主定价权更大,可以实现更加精准化的定价,扩大保障范围。在保费方面,风险低的客户保费有望下降,风险高的客户保费或上涨。

  “影响新能源车险保费的主要因子有无赔款优待系数、交通违法系数、自主定价系数。其中,自主定价系数最为复杂,对于保费的影响占比也较高。”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认为,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扩大后,保险公司的自主定价权更大。上限提高后,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扩大新能源车险保障范围,过往被拒保车辆有望被纳入保障范围内。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表示,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扩大以后,保险公司可根据不同消费者特点,制定不同的价格和调整机制。对于险企来讲,对风险的识别和定价就能更精准一些。从客户角度来讲,风险大的客户多交保费,风险小的少交保费,更显公平。

  律商联讯风险信息董事总经理戴海燕表示,自主定价的放宽对保费均值影响有限,但会加大风险高低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确保兜底保障机制的实施。通过扩大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空间,保险公司原先可能不敢承保的风险,现在由于存在上浮空间,保险公司愿意承保,从而让更多消费者愿保尽保。

  此外,记者调研了解到,与家用车相比,商用车出险频率高、赔付率高,这也是导致新能源车险价格高的一个因素。上述大型财险公司支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的新能源车险赔付率较高,整体在80%左右。其中,家用车、商用车赔付率分别在75%左右、90%左右,商用车赔付率居高不下主要是受出租车赔付率高因素影响。

  针对新能源网约车投保问题,《征求意见稿》提出贴合市场需求,研究推出“基础+变动”组合保险产品,为兼职运营网约车的新能源车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险保障。

  考验险企定价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保险公司自主定价权扩大后,公司或进一步按照自身险种风控能力、业务结构、综合成本率等因素动态调整新能源商业险件均保费,承保利润率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但这也更加考验保险公司的定价能力,需要进行更加精准地定价和风险管理。

  郭金龙认为,由于新能源车迭代速度非常快,对于保险企业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技术迭代快,就意味着险企面对的风险提高。因为企业的保险产品是基于原来的风险进行定价的,而新风险没有纳入到定价体系当中。

  另一位大型财险公司支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暂时还未进行自主定价系数的调整,不过自主定价系数调整后,对各家保险公司的定价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数据量越大的公司越能实现精准定价。

  为了缓解上述问题,业内人士建议,保险行业应加强数据的开放、融合,提高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国寿财险相关负责人表示,行业层面应加强新能源车险经营数据披露,便于行业主体开展新能源车险整体对标分析,把握行业新能源车经营发展和变化趋势;同时建议行业统筹加强与汽车产业、相关部委大数据平台的数据交互,补足保险行业数据短板,加强风险识别能力,为发挥定价等保险公司的独特优势奠定基础。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车险较为复杂,需要从整个汽车产业链角度来考虑,需要监管部门、险企、车企等多方共同努力,推动新能源车险业务发展。

  “新能源车险需尽快融入新能源产业链系统。”郭金龙表示,如链接车企和关键部件生产商,围绕三电系统等关键组成开发设计创新产品,在电池检测、线上服务、共享数据等方面与上下游建立合作关系,不断打通新能源车险在理赔、查勘、定损、维修等多环节、全链条的痛点,才有望不断降低新能源车险的成本和定价。

  记者注意到,多家新能源车企近年来纷纷布局保险领域。近日,比亚迪财险获批在全国八个地区使用全国统一的交强险条款、基础保险费率和相应的费率浮动系数,比亚迪财险开展车险业务得以更进一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比亚迪入局车险市场是非常有价值的尝试,车企拥有车辆风险信息等优势,可以使造车和保险业务相结合,扩大车险和车辆的市场份额,带来更具个性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原文转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