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部分车企相继制定了2025年的销量目标,以东风、吉利、广汽等为代表的几大汽车集团,2025年目标相较于2024年总销量,增幅普遍在10%~30%之间,其中新能源汽车和出口,被认为是驱动各家销量持续增长的关键。新势力方面,整体更为激进,近半数提出了2025年要冲刺“销量翻番”的目标。
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预测,2025年国内乘用车市零售将达到2340万辆,同比增长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将达1330万辆,同比增长20%。
传统车企:稳中求进,普遍涨幅10%-30%
传统车企设定的目标是稳中求进,例如广汽集团,2024年交出200.3万辆的成绩后,设定2025年目标为230万辆,增长率为15%;长安汽车的2025年度目标是300万辆,增长率为12%。
目标增长率超20%的有东风汽车和吉利两个车企。其中东风汽车集团目标增长率为21%,计划在2025年冲击300万辆,吉利汽车则冲击271万辆,目标增长率为25%。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车企对于新能源板块的发展充满信心,比如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为150万辆,在2024年88.9万辆的基础上增长68.7%;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品牌2025年销量目标为22万辆,目标增长率高达197%,深蓝品牌目标增长率也在100%以上;东风汽车旗下岚图品牌2025年销量目标20万辆,目标增长率达133%。
新势力:目标激进,继续上演“淘汰赛”
造车新势力及其他新能源品牌都制定了较高的增长目标,部分车企计划实现销量翻倍,例如鸿蒙智行、小米、蔚来,销量目标增长率都是同比翻番。
鸿蒙智行的目标数据虽然不是最高的,但野心却是最大的,2025年的销量目标为100万辆,目标增长率高达125%,为造车新势力中最高车企。小米汽车的目标增长率也有122%,销量数为30万辆,而蔚来的增长率是100%,争取在2025年交付44.4万辆新车。
理想汽车、零跑汽车、小鹏汽车也定下较高的增长目标。其中,理想汽车2025年销量目标70万辆,目标增长率40%;零跑汽车销量目标50万辆,目标增长率70%;小鹏汽车销量目标35万辆,目标增长率83%。
新势力制定如此高的目标,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赋予的底气。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089.9万辆,同比增长40.7%,增速是乘用车整体增速的接近8倍。另外,今年车市竞争必然更加激烈,从开年的价格战,以及多个新势力品牌“暴雷”就可见一斑,只有上规模,才有可能继续留在牌桌上。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许方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