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蓄能电厂全停检修,修试公司员工在紧固水轮机导叶定位螺母。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周志旺 摄
修试公司员工在进行球阀下游密封投退管路回装。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周志旺 通讯员 黄中杰 摄
■ 数说
人才
修试公司现有南网工匠1人、南网创客5人、技术技能专家55人、PMP项目管理资格认证36人、体系审核员64人、技师/高级技师58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131人(含正高级1人)。
效益
通过实施“集约化、专业化”改革,5年共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1.3亿元,其中节省人力成本超过3000万元。预计2020年至2030年,每年将持续产生不低于3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2030年以后(按调峰调频公司新增1000万装机容量计),每年将持续产生不低于5000万元的直接效益。
“‘全国大型水电厂水轮机检修工职业技能竞赛个人第一名’‘全国电力行业领军人才’,你这两项荣誉可为我们修试公司增色不少。”日前,在调峰调频公司检修试验分公司(以下简称“修试公司”)的荣誉墙前,该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张明华将王志楠获得的荣誉郑重地放在了展览架上。
作为调峰调频公司所属各蓄能发电公司生产设备类资产管理者、检修实施者、技术创新者,修试公司坚持专业化、集约化道路,以集约提效率、以创新破垄断、以专业护安全,打造调峰调频公司电源发电资产维修管理品牌,成为了南方电网区域内调峰调频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的护航者。
1 集约 以集约提升效率
对设备的管理制度不一、流程各异,对设备检修维修又各施各法,导致设备管控水平高低不齐、设备可靠性也存在较大差异……2009年,修试公司成立。2019年,调峰调频公司生产管理模式深化改革,修试公司全面履行调峰调频公司蓄能电厂生产设备类资产维修管理者职责。
改革的动作总是会引来质疑,对于把一部分生产人员从电厂划出去搞集约化,每个人因为岗位不同、视角不同、损益不同,赞成反对声皆有。这给修试公司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而能够化解压力的唯一的途径就是用成绩来证明。
“我们的任务就是整合好人才、物资、技术等核心资源,确保所有生产设备类资产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修试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张明华介绍,为当好调峰调频公司蓄能电厂生产设备类资产维修管理者,修试公司立足资产管理者、检修实施者、技术创新者三大角色,他们坚持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路径,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代替了原有的“分段式”管理,实现了调峰调频公司在运蓄能发电公司生产设备类资产的维护、检修、试验、技改等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和实施。
“以前每4台机组的检修人员平均约25名,5个东部在运电厂27台机组共需约169人,集约后只有139人了,节约了30人。除此之外,各方面的成本也节约了不少。”在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础上,修试公司推行了集约化管理。据修试公司副总工程师李贻凯介绍,该公司主要采取了人员、服务和设备运维三个方面的集约管理,通过检修专业人员集约化管理,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节约人力成本。通过集中检修,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形成专业化的技术能力,从而提高检修试验自主能力,降低修理成本。通过实施集中采购,降低采购价格,有效降低外委费用。
“以前在一个电厂就守着4台设备,现在5个厂轮着跑,不同厂家的设备看得多了,懂得也就比以前要多。”修试公司机械检修部主任雷焕基认为,集约化管理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能接触的设备更多,故障修复经验更丰富,所以专业技能提升更快,综合技能也更强。
“上次深蓄3号机组11号磁极引线发现贯穿性裂纹,我们抽了14人的专业队伍到现场,很快就处理完了故障。”据修试公司自动化检修部主任杨铭轩介绍,实施集中维修后,不仅实现了对设备的统筹管理、优化调配,实现设备紧缺时的调配借用,还可以对人员进行集约管理,对重大故障可以集约人员进行集中攻关。“同类故障只要在一个地方发现,我们就可以在其他厂也排查,进行处理,这样就避免了同类故障的频繁发生。”杨铭轩说。
2 创新 以创新打破垄断
“以前让国外厂家来修设备,除了要支付不菲的服务费,还要将就他们的时间,尤其是他们作业时,常常将现场围蔽起来,不让我们看。”提起这种技术封锁行为,修试公司电气一次检修部主任曲晓峰依然耿耿于怀。
2020年初,正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曲晓峰和他的同事在广蓄电厂发现了充油电缆漏油。“一天漏1升多油,再漏下去,机组要停下,出不了力。”曲晓峰立即和厂家联系电缆修复事宜。
这条长500米的电缆,垂直高差200米,为世界之最。底部承受的压力超过20bar。面对疫情,作为厂家,耐克森线缆有限公司来不了人,而有这方面工艺经验的中华电力也不能明确派出技术人员。“最可靠的就是自己上。”张明华对检修团队提出要求。
“以前没搞过,搞出问题了怎么办?这可关系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有些人心里不太自信。
“不突破、不尝试,那就永远不会。不行,必须冲上去自己干。”针对部分人的担心,张明华说:“你们负责吃透工艺,党委会最终决策。”
打消大家的疑虑后,由电气一次检修部输电班高级作业员、一级助理技能专家于红彬、高级作业员吴俊锋领衔的5人技术攻关小组成立。
打磨、焊接、耐压测试、复盘讨论……6个多月、180多天的时间里,修试公司实训车间的电缆终端修复临时模拟训练平台前,攻关小组成员每天都起早贪黑。修复过程全程需要精细地将温度控制在130℃—150℃之间,为确保试验环境最大限度接近现场修复环境,攻关小组不敢开风扇、空调,每天都热得汗流浃背。经过反复试验、测试,攻关小组终于熟练掌握了铅封技术,通过了修试公司党委组织的技术鉴证,并成功完成了广蓄电厂2号充油电缆修复任务。
这次自主修复,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为激励这种创新精神,修试公司决定对攻坚团队兑现奖励,当签报流程走到张明华手上时,张明华把“重奖10万元”里面的“重”字去掉,“以后我们还会有很多技术突破,也有更多的高峰要去攀登,奖励可以是50万元,甚至100万元。”
“我们以后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到时就和你们合作。”瑞士布鲁克电缆厂在修试公司做产品回访时,听说他们攻破了充油电缆修复技术,立即向修试公司提出了电缆维修合作意向。
这次突破后,该公司又继续攻坚,在油浸式变压器主变套管更换、500千伏GIS断路器间隔M5大修、机组出口断路器等设备的检修核心技术要领掌握方面,突破了国外厂家的“卡脖子”技术垄断和封锁。这其中,修试公司突破了GIS大修试验关键技术后,在2020年12月受邀承接了浙江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GIS交流耐压试验技术服务项目,并于今年2月4日顺利完成该电站1号、2号主变变高间隔GIS交流耐压试验,通过首次承接对外业务,修试公司成功实现了“走出去”战略的第一步。
3 专业 以专业守护安全
为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修试公司建立了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人才发展与生产业务、公司效益和公司发展战略对接。他们积极搭建与利用创新工作室、实验室等发展平台,发挥技术技能发展通道的作用,为人才发展提供支撑。
“我们理了一下家底,220多个员工中,20%是攻关型人才。同时,17个专业的设置也让我们具备了运维所有设备的能力。”张明华认为,要想当好调峰调频公司蓄能电厂生产设备类资产维修管理者,必须要有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作支撑。只有提高专业技能,成为行家里手,才能管好设备。
2020年9月,全国大型水电厂水轮机检修工职业技能大赛在刘家峡水电厂开赛,修试公司派出的参赛队在与其他36支队伍的PK中,获得了个人第一名和团体第二名,该公司员工王志楠以个人第一名的成绩被授予了“全国电力行业领军人才”称号。南方电网公司相关领导听闻消息,说了3个词:振奋、感动、欣喜。
2020年,修试公司还有一大收获。该公司员工吴昊获得了“南网创客”称号。“‘南网创客’评选四届来,我们每届都有‘创客’,如今已有5个了,还都在我们工作室。”谈起修试公司获得的各种荣誉,修试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巩宇很自豪。巩宇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现有成员34名,经过多年发展,通过建立宽阔的创新空间,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多方位内外技术交流,以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为导向,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提升设备运行效益和工作效率,确立了“立足安全生产、致力科技创新、培育优秀人才”的团队文化,为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平台,累计完成职工创新成果3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近30项,完成设备技术改造约40项。2015年获评广东省劳模工作室,2017年获评南方电网五星级工作室,并于同年获得了“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授牌。
“除了常规的检修,做GIS耐压试验、高压电缆及户外设备耐压等核心试验我们也不用‘外力’。电气一次、机械、油化各类检修及试验项目的我们也有自主实施的能力。”据李贻凯介绍,随着专业能力的提升,调峰调频公司各蓄能电厂机组可靠性指标(机组启动成功率、机组强迫停运小时、机组非计划停运小时等),实现了稳步向好发展。2020年,生产设备消缺及时率超过99%,广蓄、惠蓄、清蓄机组启动成功率分别达到99.73%、99.91%、99.85%,均优于考核值,确保了机组“开得起、调得出、停得下”。
“以前,我们觉得就是个承包商,在夹缝中成长。但现在我们走出来了,这两年成果不断涌现,看起来突然迸发,其实是厚积薄发。”望着满满的一屋子的奖状、奖杯,王志楠与同事们的喜悦正徐徐绽放。
■ 记者手记
人能笃实 自有辉光
让任何人都满意的改革路径,是很难找到的,只能从集体的角度上以最优的方式去验证、解决。修试公司的集约化、专业化道路就是如此。从各自散打到五指成拳,从单兵作战到集团冲锋,这是一种组织上的创新与颠覆,但颠覆不是企业发展的目的,成长才是。
从2009年检修试验中心成立到2019年集约化、生产模式改革,不同专业的人组合在一起,他们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平台更加开阔,其视野更加宏远。以前熟悉一个电厂的设备就行,现在不局限各电厂的设备,督促自己去学习。在这里,讨论、争辩、质疑、互学成为常态,从自己的观察中学习,向别人学习,这都同等重要。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后,以饱满的学习力去获取知识,让自己的价值不断做加法。
千金在手不如薄技在身。对于修试公司而言,技术创新就是他们行走江湖的绝技,也是公司成长必由之路。创新需要性格、勇气和偏执;创新需要坚持、韧性、傻劲;创新需要尝试,失败、再试,再失败、继续试……
王志楠为了提高技能水平,每天早上6点起床开始复习,晚上11点集中学习结束后再挑灯夜战;于红彬团队为了攻破国外的技术垄断,不敢开风扇、空调,每天都热得汗流浃背,经过6个多月的艰苦探索与磨练,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还有一大批年轻人为了东部在运5个抽水蓄能电厂的正常运行,每年人均180天出差在外,甚至有人连续奋战在一线37天……
任何一个当下都是自己生命的流淌,修试公司的年轻人选择了最专注的心,做着最平淡的事,选择了下笨功夫,打造底层能力。对每个人生命而言,能够穿越岁月的铁幕,无非是汗水换取的时间信约,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人生的跃迁。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 延伸阅读
破冰
攻关半年,突破高压充油电缆终端修复技术
“电缆修好以后,至今没发现有什么异常,证明了我们的修复质量是有保证的,即使剩下的3根电缆再出现类似问题,我们也不用求人了。”日前,看着正常运行的广蓄B厂500千伏2号充油电缆,修试公司高级作业员、一级助理技能专家、充油电缆修复工作负责人于红彬很欣慰。
2020年年初,工作人员检查时发现,广蓄B厂2号充油电缆有漏油故障。500千伏2号高压充油电缆是广蓄B厂的主要高压输电设备,担负着洞内和户外设备电能传输的重要职责,该电缆垂直落差达200米,是世界上垂直落差最大的500千伏在运充油电缆,其安全性可靠性直接关系着电网的运行安全。
高压充油电缆修复难度大、专业性强,尤其是高压充油电缆终端头的铅封技术多年来被欧洲和中国香港技术团队所垄断,国内没有掌握该项技术的厂家或服务商。在厂家因疫情无法前来修复,但又必须保证电缆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于红彬作为广蓄建厂以来历次充油电缆故障处理的直接或间接参与者被委以重任,担任此次高压电缆漏油技术攻关团队的负责人。
为掌握故障电缆实时运行情况,除了每日跟踪电缆漏油量,于红彬还带着攻关团队隔三差五往广蓄跑,测量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的数据;采购物资来不及,攻关团队就充分利用退役物资或是自己掏钱从网上购买试验设备;在实训车间,攻关团队不仅要忍受着焊接的高温炙烤,为了让实验最大限度接近现实情况,攻关团队不敢开风扇、空调,每天都热得汗流浃背。经过6个多月的艰苦探索与磨练,最终顺利通过500千伏充油电缆终端铅封车间制作能力鉴定。
试验成功后,修试公司迅速成立抢修突击队对故障电缆进行修复。
抢修前,突击队谨慎查证,对电缆终端进行抽丝剥茧层层分析。抢修时,突击队实施组、现场监控组密切配合,明确风险管控措施,确保修复工作安全进行,并在电缆终端修复完成后经过缜密的抽真空保压试验、绝缘油试验、RGP试验等工序,严格确保高质量完成此次高压充油电缆终端修复工作。
“突击队员每天夜里都会对当日工作进行复盘讨论,并对次日关键工艺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推演,确保抢修工作稳步推进,风险可控在控。”电气一次检修部输电班班长李汶航说,仅用10天就圆满完成此次抢修工作,这与前期攻关团队做的高压充油电缆终端头铅封技术攻关密不可分。
“如果要更换电缆,各种费用加下来,至少也得2000万元,而且更换电缆需要的工期长,将造成600兆瓦容量蓄能机组非停。”修试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张明华说,高压充油电缆终端修复技术的掌握不仅为该公司节约了成本,更重要的是这是首次由国内电力检修公司自主完成的高落差、高油压、高电压等级充油电缆终端修复作业,标志着修试公司在高压充油电缆终端修复核心检修技术技能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毛春初 杨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