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清晨,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玉树最低温度徘徊在零下6摄氏度左右。伴着东升的太阳,一辆“小黄车”从青海送变电公司玉树运检分部驶出。当天,运维人员郑学军、王宪、叶得全等五人要对110千伏玉树—杂多输电线路开展特巡。
110千伏玉树—杂多线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工程项目之一,沿线海拔在3800米至5300米之间,是一项提高当地居民用电水平、满足清洁取暖等用电需求的惠民工程。
到达巡线地点后,五人背上巡检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玉树的天气就像娃娃的脸,前一秒还阳光明媚,下一秒就大风四起。“大家赶紧收拾东西,先去尕拉尕垭口。这么大的风,经幡刮到线路上就麻烦了。”郑学军顶着大风对大伙说。
前往尕拉尕垭口的路都是盘山公路,在大风条件下,车速不能超过60千米每小时。大约走了50分钟,五人抵达尕拉尕垭口。
打开车门的瞬间,一股风直灌进来,大家紧了紧工作服的领口,叶得全先行一步跳下车。“小伙子,垭口的海拔有4493米,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剧烈运动。”王宪叮嘱道。
“好的,宪哥。哎呀,这风大的,我连车门都关不上了。”叶得全费力地推着车门。
带好巡检工具,郑学军走在了队伍最前面。五人逆着风,低着头,艰难地迈着步子。五分钟后,大伙到达了最近的铁塔。
“现在风速八级,110千伏玉杂线97号塔导线线夹、挂线点位置、导地线连接一切正常。”郑学军大声地将数据和情况报给王宪,后者将数据登记在例行巡查记录本上。一旁,叶得全拿着照相机拍摄塔头、通道、三相导线的挂线点位置等重点部位。
沿着线路,五人走走停停,郑学军的腿一瘸一拐的。“郑班,这是怎么了?”叶得全扶着郑学军的胳膊问。
“老毛病了,痛风又犯了。”郑学军说。
“要不先上车休息一下,这儿到处是石头和坑洼,别磕着了。剩下的工作我们干就行。”叶得全说着准备接过郑学军手里的望远镜和测风仪。因为没戴手套,郑学军的手裸露在寒风中,已经冻得紫红,难以伸直。
“没事,这病伴随我好多年了,回去吃点药就好了。咱们抓紧检查,要保障周围牧民用电可靠。况且今天风太大了,我在车上也担心大家的安全。”郑学军缓了口气,又一跛一跛地跟在了队伍的最后面。
18时,日头西斜,气温降低,一天的巡检顺利结束,五人共完成了50基铁塔的巡检任务。在回程的车上,郑学军看到自己的微信运动步数达19803步,又占领了朋友圈的榜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