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中老铁路老挝段外部供电项目完成首基铁塔组立试点,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进入铁塔组立阶段。云南国际公司供图
老挝工人享用午餐。云南国际公司供图
老中电力投资公司老挝籍员工赵明艳。云南国际公司供图
■ 大事记
2018年
8月8日 南方电网公司、老挝国家电力公司与老挝政府签署项目开发谅解备忘录,明确以BOT模式合资实施项目。
2019年
4月30日 在中老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奔乌共同签署《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关于老挝老中铁路供电项目的股东协议》。
9月3日 老挝能矿部颁发最终可研批复证书。
11月8日 南方电网公司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合资成立的项目公司——老中电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老挝挂牌,并完成工商注册登记。
11月4日 老中电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按老方要求,启动项目施工招标并在老挝万象时报、EDL公司网站和中国招标采购网发布了招标公告。
12月30日 老中铁路老挝段外部供电项目在万象正式开工。
2020年
2月17日 南方电网公司恢复人员外派,启动项目建设工作。
3月18日 中老铁路供电项目输电线路工程4个标段完成首个杆塔基础浇筑,标志着中老铁路供电项目施工进入全线实施阶段。
3月29日 老挝实施全国封关封城和“禁足令”,项目现场施工暂停,全体人员稳在当地,开展内业整顿。
5月4日 老挝逐步放宽疫情防控政策后,中老铁路供电项目二次复工。
9月22日 中老铁路供电项目完成首基铁塔组立试点,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进入铁塔组立阶段。
2021年
1月9日 中老铁路供电项目二标段全线贯通。
2月20日至22日 中老铁路供电项目一标段和三标段贯通。
3月5日 中老铁路供电项目输电线路部分启动验收工作。
3月17日 中老铁路供电项目变电部分启动验收工作。
3月30日 在完成施工三级自检、监理预检及消缺后,中老铁路供电项目通过了由项目公司和老挝能矿部、老挝国家电力公司联合开展的验收,标志着项目如期完工,具备带电条件。
中老铁路老挝段北起中老两国边境磨憨—磨丁口岸,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全长414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于2016年12月全线开工,预计2021年底通车,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境外铁路项目。
这是一条电气化铁路,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供电项目是保障中老铁路如期通车运营的关键项目。2020年,面对工期短、任务重,疫情防控和工程进度“一个都不能放松”的双重压力,云南国际公司老中电力投资公司的员工与施工高峰时期600多名中老施工人员一道,争分夺秒地推进着中老铁路老挝段外部供电项目(以下简称“中老铁路供电项目”)。
3月31日,中老铁路供电项目线路工程20回输电线路全部贯通,变电工程11个扩建间隔安装调试完毕,顺利通过了由老挝能源矿产部、老挝国家电力公司及项目公司联合开展的验收,这标志着项目建设按期完成,具备投产送电条件,为中老铁路如期通车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人太努力了”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们的施工周期被迫滞后了3个月,而且这3个月正是老挝的施工‘黄金季’。老挝分旱季和雨季,只有旱季比较适合施工。”老中电力投资公司总经理、中老铁路供电项目负责人黄文刚说:“好在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最后把进度全部赶回来了。”
老挝进入雨季后几乎每天都在下雨,一遇到下雨,土里全是水,经常需要把水抽干才能进行施工。“毫不夸张地说,挖积水都可以挖出鱼塘来。”中老铁路供电项目4标段负责人杨璐民说。
中老铁路供电项目所在地是多山多坡陡的老挝北部,一到雨天,土路一沾上雨水就变成了泥路,很容易打滑,物资上山都是靠人力背扛,施工非常困难,因此耗用了比旱季施工更多的人力物力,好在最后功不唐捐。
为了保障工程顺利进行,2020年2月中下旬,云南国际公司派出一批工作人员带领施工队伍前往老挝组织项目实施。1997年出生的郭蕾就是其中一员,她参加工作仅一年时间,就作为项目组成员被派驻老挝,参加中老铁路供电项目的工作。工期紧张,作为项目的老挝语翻译,疫情期间,在人员流动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她承担了比过去更多的沟通任务。瘦小的她边学边做,很快就从初出茅庐成长为独当一面。
2020年3月18日,项目4个标段同步开展首基输电铁塔基础混凝土浇筑,实现了全面复工。然而,随着境外疫情的蔓延,项目施工一波三折。3月29日,老挝实施全国封关封城和“禁足令”,项目施工被迫暂停。云南国际公司严格按照老挝政府防控政策和南方电网公司疫情防控部署,让中方员工就地坚守,抓细做实疫情防控措施。
2020年5月4日,老挝逐步放宽防控政策后,云南国际公司组织参建单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协调现有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稳步恢复现场施工。按照新的工作计划,适当增加了施工人员投入,加强新进场施工人员的体温和相关检测。
黄文刚坦言:“要做好疫情防控,也要抓紧一切‘窗口期’进行施工,作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压力的确非常大。”而在老中电力投资公司高级业务经理王福德看来,项目受疫情影响,经历了复工、停工又再次复工的波折,“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我们赶在汛期来临前,挨个村子协调前期工作,完成电铁塔的施工准备手续,确保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黄文刚说,5月18日,老挝疫情防控政策解禁后,中老铁路供电项目建设全面重启。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不仅抢回了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耽搁的工期,在云南国际公司“两方案、三张表、两机制”的疫情防控措施(境外疫情防控方案、境外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两个方案;境外项目工作情况动态表、疫情防控物资储备情况动态表、参建队伍及人员情况动态表三张统计表;定期检查、协同协调两个机制),以及“三统一”(统一形象、统一驻地、统一进出)等管理措施的保障下,也实现了工程“零事故、零感染”的成绩。
“这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老挝天气炎热,在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高空作业的时候还要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和口罩,下塔的时候浑身上下都湿透了。”黄文刚说。
“中国人太努力了,看到他们没日没夜地加班,我也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老中电力投资公司老挝籍员工赵明艳入职还不到一周,就被委以重任,在开工仪式上做老挝语主持,本想“先熟悉情况”的她,见到这阵势立马打起精神,家在老挝南部的赵明艳曾经获得奖学金在中国的同济大学留学,留学期间经常兼职做导游。“我在中国留学的时候给别人当导游,希望中老铁路开通之后带妈妈来中国,给妈妈当导游。”赵明艳说。
糯米饭和中国菜
对中老铁路供电项目2标段负责人、贵州送变电公司项目经理袁涛来说,刚去老挝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如何和老挝籍施工人员进行沟通就是其中一个。“语言不通,我就下载了一个手机应用软件进行翻译,可是阻碍我们沟通的不止是语言。”
袁涛说:“原计划国内将有70多人到老挝参与项目施工,但因受新冠肺炎受疫情影响,最终只有12人到达老挝。面对现场130余名老挝籍施工人员,要保证工期和质量就需要多交流,这样才能慢慢引导他们了解、熟悉和接受我们的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
袁涛想了很多办法和老挝籍施工人员拉近距离,最后决定从吃饭开始“入乡随俗”。老挝人喜欢吃手抓糯米饭,手抓糯米饭就是将煮熟的糯米饭盛在一种叫做“迪普考”的竹编小饭篓里,要吃的时候把饭篓的盖子打开,抓出一小团糯米饭,用手使劲攥、捏,然后蘸着用鱼露、辣椒等制作的调料吃。
“一开始难免觉得蹲在工地上,直接用手抓着糯米饭吃不卫生,但为了拉近和老挝人的距离,我们也学着他们吃手抓糯米饭,慢慢就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袁涛说。
在工作上,袁涛是老挝人的师傅,可是生活上袁涛觉得老挝人身上有很多他所佩服的地方,尤其是老挝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很多老挝人特别能吃苦,他们可以带着糯米饭和生菜在山上吃住很多天。”袁涛说。
对工作标准的坚持,袁涛总是一丝不苟,甚至有时不免严苛,但他想了很多拉近和激励老挝籍施工人员的方法,比如在满足验收标准之后的周末晚上为他们开小型音乐会。在工作之外,跟员工一起喝着啤酒唱着歌,袁涛觉得在异国他乡也没有那么孤独了。
渐渐地,袁涛和老挝籍施工人员之间的心房愈加打开,工作上的交流也愈加默契,甚至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可以明白对方的意思。
“通过近一年的同吃同住,我们都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我们要走的时候,他们送礼物,送农特产品,还用民族歌舞欢送我们,令人感动。我们约好了,等中老铁路通车以后,一定要坐着火车相互走访。”袁涛说。
在老挝,关于饮食的故事还不止这些。阿满是经常为老中电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开车的老挝人,以前喜欢吃生食喝冰水,跟中国人交往多了之后,阿满开始观察他们的生活。“我发现中国人更喜欢吃熟食喝热水,我就学着他们的习惯。我现在特别喜欢吃中国菜,感觉已经长了‘中国胃’。”阿满笑呵呵地对记者说,他希望中老铁路通车之后到中国做点小生意,同时也渴望吃到更多中国的美食。
朝向一致的防盗销
对黄文刚来说,在中老铁路供电项目验收的时候,他要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向老挝人解释南方电网的工艺具体好在哪里。
这个问题的答案自然有很多,其中一个很小的细节就是朝向一致的防盗销,每个铁塔上都有成百上千个防盗销,令老挝同行惊讶的是,这些防盗销的开口方向全都是一致的。
“在铁塔上安装防盗销,以前老挝人的做法是把防盗销打进去就可以了。但是南方电网公司十几年的标准都是防盗销的开口方向要一致。”黄文刚说。
这些“南网标准”一度让老挝人非常不解,他们觉得把螺丝穿进去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纠结从哪里穿进去,拧10圈螺丝和拧20圈又有什么区别,防盗销的开口方向为什么要一致……
“我们就是要慢慢地把他们的这种理念转换过来。”黄文刚说,“我们把防盗针插入的深浅、防盗销的开口方向、螺丝的穿向、拧螺丝的标准进行了统一,这样一是方便日后检查,二是非常美观。”
“后来这些参与施工的老挝人自己看了都忍不住啧啧称赞,他们不相信自己也可以做出这么好的工艺。”黄文刚说,“毕竟美好的东西是所有人都向往的。”
老中电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杨博说,这个过程需要他们极大的耐心,简单说就是不会就教,一直教到学会为止,最后保证了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老挝人,做出的工艺都是一个标准。
通过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南网人手把手地把工艺技术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老挝同行,“等这个项目完了,他们就能把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学到的技能用到其他项目上,会比其他老挝人更有竞争优势。”黄文刚说。
作为老挝国内第一条标轨铁路,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并运营、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境外铁路项目,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中老铁路供电项目同样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杨博自豪地说:“在中老铁路供电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一直是按照‘南网标准’来执行的。”
老中电力投资公司业务经理尹楠介绍,“南网标准”还体现在山区施工采用全方位不等高基础型式,减少开挖,保护环境;电缆沟盖板采用预制混凝土盖板;变电站机构箱二次电缆接线整齐、美观等等。
“项目主要位于老挝北部山区,地形起伏大,以往老挝普遍采用平腿基础型式,大开挖,而我们采取不等高基础型式配合铁塔全方位长短腿使用,避免将塔基范围开挖成一个大平台,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土石方开挖,防止水土流失,保证塔位安全可靠。”尹楠说:“老挝的绿水青山,我们也同样在意。”
■ 延伸阅读
“老修”和他的老挝徒弟们
中老铁路供电项目二标段技术负责人修俊松被老挝籍工人称呼为“老修”。在老挝的这几个月,老修收了好多老挝徒弟。
2020年10月1号,修俊松刚从万象隔离结束就立刻赶赴施工现场。一到施工现场,老修就马不停蹄地对现场开展了巡查,每一个混凝土基础他都不放过。老挝籍施工人员对这个初来乍到的中国人有些陌生,面对他仔细的检查,大家都不吱声。修俊松发现这个情况之后,花了不少时间耐心地与老挝籍施工人员交流,并用随身带着的本子认真做好记录。一段时间之后,大家逐渐熟悉起来,交流也变得更加坦诚。部分老挝籍施工人员表示,对施工作业流程、工艺要求和要点不够清晰。
掌握现场情况后,修俊松立即组织开展对老挝籍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开起了“小灶”。比如,针对抱杆立塔流程,他不但分解开来讲述,还用示意图的形式展示出来,方便老挝籍施工人员理解;针对铁塔组立过程中各种质量控制点和施工工艺要求,他一一进行详解备注,确保质量受控。同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现场,下发整改通知单,要求必须整改到位后方可开展施工作业,并对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作业风险,如高空坠落、坠物打击等,通过给老挝籍施工人员讲解事故案例,提高安全意识。
修俊松的教授过程是理论结合实际。2020年12月10号,在架线作业展开前,他组织老挝籍工人进行架线阶段的安全技术交底,将架线过程中的螺栓穿向、金具朝向、压接尺寸、跳线安装制作等工艺要求细致的讲解给老挝籍工人;并在材料站开展作业前的技能培训,挑选出一批技能水平优秀的施工人员做老师,将一些高空施工经验和技巧手把手地教给老挝籍施工人员。
久而久之,参加修俊松“课外培训班”的老挝籍施工人员越来越多,从三五个,变成了十几二十个,话题也从单纯的技术交流,变成了拉家常,讲两国的文化。大家都喜欢围坐在“老师傅”身边,听他讲技术、讲施工,顺便聊聊家长里短。本来是针对部分老挝籍施工人员的课程,扩大到了整个项目标段。修俊松对待施工的认真态度,也在这样的交流中影响着老挝同事们,走到哪里,老挝同事们都称他为“老修”,这个名字也就这样传开了。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韩晓彤 通讯员 徐苔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