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碧,终究还是离开了水田村。
不爱张扬、悄悄离去的想法,未能成行。不知是谁透露了消息,原本打算只与村委会简单道别的她,却见到了近200村民自发组成的送行队伍。
村民们拿着精致的绣花鞋,上面绣着“不忘初心”“一生有你”等字样,硬塞到吴长碧手里。大家说好不哭,眼泪却不由自主流下来……
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的吴长碧,无疑是扶贫干部中的佼佼者。而对于水田村民而言,吴长碧不仅是最优秀的那个,更是难说再见的亲人。她驻村扶贫的故事,也一次次震撼和感动了多次实地探访的媒体记者们。
把心留在大山,驻村6年完成脱贫任务
水田村25个村民小组共846户38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61户1556人,到2020年全部脱贫。
这是云南电网公司昭通彝良供电局员工吴长碧驻村期间交出的完美答卷。
村委会监委委员黄方义拿出更醒目的数据:村民人均年收入2015年为1420元,到2020年达到8520元。
这是质的转变。黄方义还记得,在2015年9月吴长碧驻村前,此前多任驻村人员,“都是来了又走,最夸张的一个,头天来,第二天就走了,还是个男的。”
但吴长碧不同,一进村,她在村委会找了间小房子住下,一个劲地往村民家跑,几乎不回彝良县的家。她迅速走遍25个村民小组,摸排了解每家每户的生活状况,“每一户都走到”,这是此前所有驻村人员不曾做到的事。
因此,每个村民都认识她。无论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是能牙牙学语的孩子,碰到她都会叫她“吴书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便是在这一次次问候交流中逐渐加深。而一旦有了情感的维系,扶贫便有了凝聚人心的力量。
因此,当吴长碧带着她的脱贫计划向乡亲们讲述时,少有反对声音。她的计划精准而具体:青壮劳动力尽量外出务工,村里集体组织技能培训;留村的老幼发展各种产业,高山上种竹子以卖竹笋,旱地里建大棚育辣椒苗,围栏、山林中养殖猪、牛。
彝良供电局党委书记王文彬每月都要了解帮扶情况。他认为:“一位驻村干部能在莽莽大山里坚持住下,就已经很优秀了,还甭说踏实勤劳地干活了。”显然,吴长碧已远远超出这个范畴。
一些当地政府官员碰到王文彬都特别叮嘱,不要让吴长碧那么操劳,别把身体累垮了。但吴长碧不听,“村里实在太多事了。”驻村6年,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已成为她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
付出终有回报。建起的176个蔬菜大棚,2018、2019两年内实现辣椒大丰收,一年多就还清了100多万元银行贷款;不少村民养的猪、牛,一年能卖上万元;外出务工就更甭提了,一年几万元的收入绰绰有余。脱贫,水到渠成。
59岁的大田坝组村民罗顺全当过村干部,也教过书,是属于见过世面的“知识分子”。他坦言,自己活了大半辈子,像吴长碧这样的人,只见过两个,“她是把心留在这儿的,把大家都捂热了。”
因此,当村民们得知吴长碧离开的消息,都舍不得,已然把她当成了亲人。牛街镇人大主席叶宗谷听到部分村民说,吴书记别走,他们会供其衣食房屋,“我们养你”。
真到了离开之时,村民按照当地习俗,缝制鞋子鞋垫送给吴长碧,共超过200双,上面绣着“不忘初心”“一生有你”“永远不忘吴书记”等字样。但吴长碧一双没带走,只拍了照片便退还,“乡亲们的好意,我心领了。”
媒体接续报道,终于花香四溢
吴长碧驻村6年间,南网传媒公司联合云南电网公司前后7次实地走访水田村。经多次采访报道后,吴长碧的先进事迹引发广泛关注。
2016年11月,《南方电网报》刊载《乌蒙善心》《“脚上沾了多少泥就给群众办多少事”》报道了吴长碧的事迹,作为第五届“感动南网”候选人物开篇报道。次年,吴长碧获选“感动南网”人物。吴长碧说,文中“一个人守着一栋屋,一条河,一座山,孤独如是”“她心中装着的世界太大,感情太满,几乎没有了自己”等话语,真是写到她心里去了。她甚至把报纸仔细收好,带到村里给老百姓看。
2018年10月,中央电视台播出讲述吴长碧驻村扶贫典型事迹的纪录片《逐梦远山》。片中讲述吴长碧的踏实工作,给乡村带来的显著变化。中央电视台制片人张德宏感慨,吴长碧是水田村乡亲们的福气,水田村曾经的偏坡陡坎变成了青山绿水、小桥人家,变成了大山里的美丽乡村。吴长碧是乡亲们的代言人、贴心人,也是南网光明使者。
获悉水田村脱贫摘帽的消息,《南方电网报》记者再度回访,并采写报道《平生肝胆因人热——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吴长碧》《山乡巨变》,讲述吴长碧帮助水田村完成脱贫攻坚所作出的努力,以及村庄发生的巨大变迁。
水田村的全面脱贫,也让吴长碧收获了包括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在内的诸多荣誉,一年内两次进京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吴长碧的名声更大了,又吸引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深度采访。
今年8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载长篇通讯《51.8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奋斗在一线——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处》。文中讲述吴长碧向银行贷款建成了蔬菜大棚,一天走遍7个村民小组,查看辣椒种植情况;位于半山腰的村民家要进行危房改造,不通路,吴长碧就背起背篓帮着一趟趟地运送建筑材料等故事。《人民日报》记者江琳说,吴长碧很实在、很接地气,真正做到了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处,一心只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她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吴长碧却认为,荣誉是大家的,她不过是个代表,“代大家领奖而已”。她本不愿过多抛头露面,更愿意默默地做好每一件事——以热忱、无私、敢于拼命的态度。正如“感动南网”给予她的颁奖词所言:一颗素心,无谓名相。涓滴善念,碧水流长。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帅泉 毛春初 通讯员 陈波 康绍琦
《南方电网报》的报道
“写到我心里去了”
口述:吴长碧
整理: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帅泉 毛春初 通讯员 陈波 康绍琦
6年前刚驻村时,我挨家挨户跑,了解村民的基本生活情况,宣传党的扶贫政策。那么好的方针政策,刚开始讲的时候,很多老百姓都似懂非懂,甚至完全不懂。我就继续讲,一遍不懂就讲十遍,十遍不懂讲百遍。我想,老百姓听多了总会明白的。
我一边讲政策,一边也处理村里的大事小情。我发现,帮着老百姓处理事情多了,他们也渐渐更能明白我所宣讲的内容和意义。
我的驻村工作慢慢取得一点成绩,受到南方电网公司系统内的媒体关注。起先是云南电网公司b·体育(中国)中心的同事,后来是《南方电网报》的记者。我现在还记着《南方电网报》2016年的报道:“一个人守着一栋屋,一条河,一座山,孤独如是。她心中装着的世界太大,感情太满,几乎没有了自己。”
这真是写到我心里去了。刚驻村的时候,我确实感到孤独、凄凉。可想而知,全国有那么多的山区村庄,情况也都跟我这里的水田村差不多吧。要完成全国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得多不容易啊!现在有好的政策,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一定要好好宣传,并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
报道引起了很大反响,2017年我被评为“感动南网”人物,后来还收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我了。其实就我的本愿,是不想接受采访的。一方面是我的性格就不喜欢麻烦别人,另一方面我觉得,这就是驻村扶贫的本职工作,还有很多人做着跟我同样的事,不值得“大肆宣传”我一个。
但报道之后,我渐渐明白,其实媒体宣传报道的事,与我在村里做的政策宣讲,本质是一样的,大家都是奔着为村里脱贫、振兴产业去的。宣传我,其实是宣传以我为代表的一群人。而脱贫,人的思想观念转变是第一位的,宣传工作的意义恰恰就在于:改变冲击人们固有的思想观念,让村民们认识到,脱贫致富,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的。
观念的转变,还体现在换位思考上。大家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体会对方的难处,矛盾纠纷自然就少了,有分工有协作,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像我们搞集体产业,建辣椒大棚流转土地的时候,所有村民都非常配合。176个大棚的土地流转租赁,短短2天就完成了。其实,很多村民也有难处,地里种着别的东西,这一次全都“贡献”出来了。
在我看来,能够相遇就是一家人。在水田村6年,村里的老老少少就是我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哪怕就是素不相识的人,碰上也是一种缘分,能顺手帮一下就帮一下。毕竟,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整个国家好了,每个人才能生活得更好。
见长空碧水处
南网报报道中的吴长碧
● 2016.11.22 4—5连版《乌蒙善心》
● 2017.06 第五届感动南网特刊
● 2020.09.25 3版,“扶贫面孔”
● 2021.03.02 7版,《连线北京——我们和他们,心连心》
● 2021.07.20 3版,《平生肝胆因人热》
编者按:自2016年以来,《南方电网报》曾多次推出吴长碧的相关报道,生动再现了她不平凡的6年扶贫经历。现节选部分并附上当时相关编辑记者的所感、所想,让这位代表了广大驻村第一书记优秀品行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更加深入您的内心。
一剪梅·咏吴长碧
谁说穷通无尽头,漠漠水田,烟火不休。女郎更比秀眉身,雨夜登临,涕泪难收。
异地飘零忍几愁,以你心重,解我心忧。个中甘苦问何知?乌岭情深,碧水长流。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帅泉
脚上沾了多少泥就给群众办多少事
昭通彝良的驻村书记吴长碧,我采访了很多次,记忆最深的是一年夏天,去给贫困户建档立卡的事,我当时全程参与了此事。当天大雨滂沱,崎岖的山路,白天行走都艰难,晚上就更难了,1/3的路程都是手脚并用,或者蹲着往下滑。由于平时走的人少,很多路段长满了野草,加上道路湿滑,摔跤成了平常事,踩进积水坑更是不稀奇,手上都不同程度被野草划开了血口子。
这样的路,这样的难事,吴长碧不知经历过几回,她令我深深钦佩。
——云南电网公司b·体育(中国)中心 陈波
● 2016.11.22 4—5连版《乌蒙善心》
山遥水远 我们追寻
当第一次踏进“滇北锁钥”的昭通,这才发现,这个地方高山兀立沟壑纵横,它甚至没有一块平整的土地跟炊烟、鱼米幸福地连在一起。它的贫穷主要是地理环境造成的与社会的隔断,继而造成了眼界、视野的差异……
驻村扶贫是一项孤独而功德无量的工作,在山里面呆着,白天的工作一结束,剩下的就是孤独,她怀着谦虚而忐忑的心,略带孤独地四处奔波游说。不站在那个位置,无法理解、言说,真要懂,就必须回到那片山寻找答案,也只有身处那片大山,才能懂得。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毛春初
● 2017.06 第五届感动南网特刊
“扶贫面孔”中的吴长碧
2020年,《南方电网报》推出了“扶贫面孔”融媒体系列策划,选取了30名具有代表性的扶贫干部作为重点报道对象,吴长碧便是其中一位大家所熟知的“面孔”。
《吴长碧:扶贫更扶志》于当年9月25日推出,讲述了吴长碧驻村以来,如何引导村民们过上更有质量的生活,“不仅要不愁吃穿,还要过得体面”,报道获得了较好反响。
“扶贫面孔”融媒体系列策划以强烈的情感张力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向社会各界展现南网扶贫干部的良好形象。该策划先后获誉第七届“国企好b·体育(中国)”优秀奖、中国企业新媒体创新奖、2020年企业融媒体优秀案例、南方电网公司2020年十佳b·体育(中国)宣传项目等。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吴思
● 2020.09.25 3版,“扶贫面孔”
万水千山可传情
“他们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
倾听到这句话时,我的思绪已被拉到那“穿西装裤爬上去,就成了开裆裤”的乌蒙大山,我的脑海中浮现出2016年6月21日那惊险动人的往事——为了赶在截止日期前给水田村最偏远的贫困户建档立卡,扶贫书记拿着一个手电、一副拐杖,再带上一个当地人,从600多米爬到1600米的悬崖旁,找到最偏远的几户人家,拍了照,建了档。那天大雨如注,下午3点出发,直到晚上10点才返回,听闻扶贫书记“疯狂”的举动后,山下的老百姓骑着摩托车到路边迎接,直到看见黑影出现,喜极而泣。
当时这位“疯狂”的扶贫书记就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吴长碧。
吴长碧的扶贫故事不但让现场采访的记者“心里一紧”,还让我这个“第一读者”多年后仍记忆犹新,更深深感动了30万南网人。2017年,吴长碧被评选为第五届“感动南网”人物。通讯作品《乌蒙善心》也打动了网外的专业评委,获“2016年度中国电力b·体育(中国)奖(报纸)一等奖”。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何宇瞳
● 2021.03.02 7版,《连线北京——我们和他们,心连心》
一抬头,除了天,还有了桥
与其说吴长碧的个人能量改变了一个村庄,不如说是国家力量浩荡前行诞生了无数个“吴长碧”,他们作为国家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作为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保证了国家战略在细胞单元的落实。但落实的成效与派驻干部的个人素质高度相关,吴长碧并不是最能干的人,但是她是敢于拼命的人;她不是最有才华的人,但却是最热忱、最无私的人。无私,是她区别于很多人的特质,也是解开小农经济短视与利益纠葛的一把利刃,正因为彻底无私,才会让一个个原本藏在皮袍下的反对和质疑的人气馁。
贫穷就像泥淖一样把生命个体身心俱毁,尤其生活在这种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之地的人们,他们穷极所能,也斗不过天。吴长碧作为光明使者,把1500多名贫困者从泥淖中解救出来,一双双沾满泥土的鞋子,一次次翻山越岭的走访谈心,一张张数额颇大的电话缴费清单……见证了一个驻村干部心血沃瘠土,也见证了吴长碧与这片土地上的村民心魂相守。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毛春初
● 2021.07.20 3版,《平生肝胆因人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