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焦点b·体育(中国)

跨越“无人区” 探访±800千伏昆北换流站

南方电网报发布时间:2020-12-22 00:00:00

  “当当……砰……”乌蒙山下,±800千伏昆北换流站主控室内,两块大屏上不断弹出黄色报警、红色紧急信号;视频连线的另外一块屏幕上,显示着千里之外的柳北换流站、龙门换流站主控室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这是工程全面投产前夕,三端系统调试的日常场景。

  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试验成功、三端双极四换流器首次成功解锁……连日来,南方电网公司联手国内设备厂家上百名专家、技术人员驻点昆北、柳北、龙门换流站现场,每天数千次操作,一步步验证着这个跨越多项世界技术“无人区”的工程,在各种工况下运行的安全性、可能性。

  远离“烟火气”的坚守

  昆北换流站位于云南昆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茂山镇丽山村,四面环山,附近基本无人居住。从过去的一片荒土,变为南方电网公司送电容量最大的换流站,用时仅一年多。

  “去镇上沾点烟火气,需要20多分钟车程。”23岁的喻江龙说,从站里去到昆明市区,需要3个多小时车程。在这里,听着母线高抗器带电发出的“滋滋”声,才能感受到荒凉中的一丝温暖。

  工程投产后,马上面临大负荷送电考验。超高压公司昆明局立下军令状:“建得起,接得下,管得好。”昆明局成立两大直流工程生产准备团队,集中优势兵力攻坚。一年多来,忙碌在昆北换流站的人,都在掐着手指抓工程进度、学新工艺技术、赶调试时间。

  “在这里,不懂技术就是一种耻辱。”一名年轻员工介绍,从理论到实际应用,基本上是从零开始。比如高压这块,大学课程的书本上只有四五页内容,换流阀就是书本上一个很小的符号,“这些都需要跟着老师傅去慢慢熟悉。”

  “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为缓解年轻技术人员的焦虑和本领恐慌,昆北换流站站长杨涛铆足了劲,从土建施工、设备安装到工程验收、系统调试等换流站建设运维的每一个节点,都让老师傅带着新员工一起干。

  “坚持在大局下行动,当尖兵,做先锋”“一切为了工程,一切围绕工程,一切服务工程”……高挂在大楼墙上的一排排红色标语,如响亮的军号,吹响了工程“大决战”的号角。

  云南至广东柔性直流双极低端投产前,连续两个多月,杨涛一直待在站里,与南网科研院派来的专家、厂家驻点的技术人员和站里的员工,没日没夜地展开一次次技术攻关。他说:“时间很紧,站里每个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豁出去了。”

  5月的一个下午,运行副值班长洪丁丁正拿着红外仪器在站内巡视设备,突然接到家里电话:“你老婆快要生了!”那一刻,他没有控制住泪水:“时间太紧,你如果不干的话,活就压在其他同事身上。”

  时间进入到12月,离工程全面投产的日子更近了。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站里从综合楼到主控室的主道上,都有戴着安全帽的人迎着嗖嗖寒风而行。这些人中,除了站内工作人员,还有驻点的南网科研院专家以及来自全国20多个设备厂家的技术人员。

  如今,喻江龙这一批2019年入职的新员工,不少已成长为副值班员,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缺什么、需要学什么、还要做什么。喻江龙觉得,在这里工作,能让人安静下来,享受纯粹的快乐。

  跨越“无人区”的豪情

  昆北换流站是常规直流站,但连接的柳北换流站和龙门换流站是柔性直流站。特高压三端直流项目混合运行,世界并无先例。驶进这片“无人区”,对南方电网公司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开创性及示范意义。

  “就像排列组合一样,光运行方式就有200多种,最后我们研究简化成108种基本运行方式。”已经驻点昆北换流站两个多月,系统调试总指挥之一的南网科研院杨煜博士介绍,柔直站的投入和退出,对运行方式的灵活性要求更高,带来的调试项目数量会成倍增长。

  为确保实际投运的稳控系统功能正确、可靠,符合稳控策略的设计预期,依照南方电网公司相关规定,新增、改造系统须通过4个阶段检验。

  “今天的调试时间可能改到凌晨两点,大家做好准备。”12月16日下午,杨煜在工作群里发出通知。对照《昆柳龙直流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三端模式联合调试方案》,昆北换流站、柳北换流站、龙门换流站、乌东德右岸电厂等16个厂站全部参与,检修人员、设备厂家技术人员随时待命。一次次现场验证,一次次问题分析,一个个难题的解决,每向前走一步,都预示着工程离全面投产又近了一步。

  “后门已经关死。”杨涛觉得,事情都是干出来的,越是“无人区”,越要去闯一闯。

  12月20日10时37分7秒,工程三端双极四换流器首次解锁成功。昆北换流站主控室的大屏幕,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大家难掩兴奋之情,纷纷合影留念。这标志着系统联合调试取得又一重大进展,为工程全面投产奠定重要基础。

  巍巍群山不语,铁塔银线为证。经过大量前期准备和项目成果支撑,昆北换流站即将成为全网智能技术覆盖率第一的换流站、第一个建设无线专网的换流站、第一个实现无人机自动巡检的换流站、第一个实现直流大数据分析应用的换流站。

  一项伟大工程的背后,是一群人对家国之梦的守望。这份跨越“无人区”的无限荣光,属于每一位在平凡岗位上不断突破自我、孤寂坚守的人。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黄勇华 通讯员 杨兵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