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国网湖南电力紧扣困难群体就业这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一环,充分发挥行业特点、企业优势,主动对接国家“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依托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连续五年实施“教育+就业”全链条、一体式帮扶的“电力励志工程”,订单式招录、定向式培养乡镇供电服务员工,有效确保脱贫家庭实现更稳定的就业。
目前,“电力励志工程”面向全省51个脱贫县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招录供电服务定向生1482名,占全校学生总人数近1/3,其中559人已毕业入职属地乡镇供电所,真正实现脱贫家庭“一人就业、全家稳定增收”。
“四个精准”帮扶脱贫家庭子女国网湖南电力将“电力励志工程”作为企业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完善农村供电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工程,成立党委书记、董事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省公司党委统筹、市公司党委负总责、县公司党委、乡镇供电所党支部抓落实”四级工作体系,实行党组织书记负责制,纳入各级党组织年度重点任务清单,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靶向培养、定向就业”要求,推行“四个精准”帮扶措施,贯穿招录、培养、就业全过程,确保生源定位准确、教育岗位适配、助学帮扶务实、优先就业到位。
一是精准招录,让脱贫家庭子女“入得进学”。坚持“三个聚焦”,确保精准编制、投放招生计划。聚焦国家行动,主动对接“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动态掌握全省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家庭新成长劳动力相关情况,下发《各市州农电服务公司供电服务员工定向培养招生公告》。聚焦多方联动,与各级党委政府、乡村振兴、教育、人社部门密切合作,加强政策宣传,精准投放招生计划,采取专科提前批方式,按照“属地优先、分数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原则进行招生。聚焦企业需求,定期对各市州农电服务公司用工情况进行摸底,结合实际扩大用工规模,指导长沙电力职院科学编制招生计划。
二是精准帮扶,让脱贫家庭子女“读得起书”。构建“奖助贷勤减免”六位一体资助保障体系,对定向生进行专项帮扶。“奖”,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设立奖学金,累计发放电力企业扶贫专项奖学金59.9万元。“助”,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家庭子女,在享受国家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基础上,叠加给予每生3000元/年的雨露计划助学补助。落实国家教育助学金政策,享受国家助学金累计773人次;设立定向班电力扶贫专项助学金,共发放1541人次,累计助学金额达371.7万元。“贷”,协助362名定向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勤”,每年提供校外勤工助学岗位500多个,覆盖14个市州128个供电所,累计为定向生发放勤工助学补助608万元;校内勤工助学岗位130余个,每月发放勤工助学补助480元。“减”,累计为定向生减免学费192.6万元。“免”,累计免除定向生全部住宿费251.2万元。
三是精准培育,让脱贫家庭子女“成得了才”。按照“扶贫先扶智,匠心育匠才”校企共培理念,创新推行“四个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学校(电力职院)与企业“双主体”,在既有专业课程体系外,由供电企业派出技能骨干担任定向生“企业导师”,传授专业技能。突出专业与岗位“双面向”,强化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建设,实现专业技能和岗位需求全面对接,定向生实践课时达总课时的64.99%。突出课堂与生产一线“双场所”,安排定向生到供电企业相关岗位跟岗顶岗学习,定期对其实操能力进行考评,力求所学和所用无缝对接,做到毕业后“零距离”上岗。突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认证”,组织定向生参加电工证等职业资格考试,获取技能等级证书,毕业后即可直接就业上岗。2018级、2019级559名定向生中,有534人在校期间考取特种高压电工作业证。
四是精准分配,让脱贫家庭子女“就得了业”。按照“三个一致”原则,服务指导定向生高质量就业。定向生招录时,与属地农电服务公司签订为期三年的“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根据定向生所学专业和各市州农电服务公司实际用工需求,分配至户籍所在乡镇供电所对口岗位工作;就业后加强跟踪培养,实施“一师一徒”“一人一档”,制定培养规划,建立成长档案,真正做到就业单位与家庭所在地一致、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一致、成长方向与个人特色一致,实现“招生即就业、入学即入职、毕业即上岗、上岗即上手”。
“电力励志工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乡村振兴部门的指导下,“电力励志工程”通过五年的实施推广,得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认可,社会各界对“电力励志工程”的定向招生培养模式反响强烈,全省报考人数由2018年的不到1000人,升至2022年的近4000人。
今年8月26日,省乡村振兴局、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全省“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推进会暨示范签约仪式,“电力励志工程”典型经验向全省中高职院校推介。
一是稳就业、保民生,实现“毕业即就业”。“电力励志工程”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政企合作、育训结合,建立“点对点”就业直通车,为定向生提供“毕业即就业”绿色通道。2021年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为95.6%,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定向生毕业后返乡就业,“脱下校服换工服,出了家门进所门”,不仅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稳定的工作也让他们能够安心定居,推动产业发展,拉动当地消费,改善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
二是稳收入、防返贫,实现“输血变造血”。“电力励志工程”通过资金帮扶、技能培训、就业安排等多种途径实现“造血式”帮扶,有效提升困难群体劳动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竞争力,定向生入职转正后平均年收入达6万元,能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牢牢守住防返贫底线,从根子上确保不返贫、奔小康。比如,来自湘西自治州的2018级定向生彭杰,入职前全家年收入不到3万元,母亲因腿伤没有劳动力,家庭入不敷出,入职后彭杰个人年收入约6万元,成为全家主要经济来源,家庭情况明显好转。
三是稳队伍、兴人才,实现“育才又成才”。“电力励志工程”定向生回到家乡工作,熟悉周边环境和乡土人情,对企业和岗位的认可度、满意度较高,愿意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投身乡村振兴,回报家乡发展。同时,国网湖南电力高度重视定向生入职培养,按照“一年入职、两年入行、三年成熟、四年成才、五年拔尖”成长路径,实施“218金种子计划”,构建供电服务员工职务、工匠“双通道”职业发展体系,职务通道注重选聘专业扎实的管理型人才,工匠通道注重选聘技艺精湛的一线技能人员,让优秀员工获得施展才华的机会和空间,引导他们立足岗位、创造业绩,切实为推动地方能源电力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国网湖南电力坚持党委领导,积极承担政治、经济、社会责任,准确把握电力行业特点,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纳入企业重点中心工作,和省乡村振兴局、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等政府部门密切协作,依托“电力励志工程”深化产教融合、政企合作,实行专业化、实训化教育教学活动和订单式、定向式稳定就业机制,有效破解农村留不住人、学生就不了业等难题,实现个人、企业、行业、地方多方共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王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