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在多个场合提出要加快新基建部署步伐。国家发改委进一步明确了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等三方面内容。新基建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体现新经济和数字经济的特征,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其兼顾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长期增加有效供给的多种政策目标,一方面是确保短期经济社会稳定健康运行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举措,必将重塑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格局。作为国民经济“顶梁柱”的中央企业,具备引领新基建的天然优势,理应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和产业链的主力军、国家队作用,用投资驱动和硬核科技引领新基建,当好新基建的投资者、建设者和领跑者。
新基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本质要求。其对象为“云大物移智”、区块链、数据中心等引领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充分体现创新引领的属性。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也将有力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清洁低碳发展。此外,新基建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强调各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实现了“国”与“民”的互利共赢。可以说,新基建契合公司战略转型方向,是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南方电网的最佳案例。我们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深入研究新基建的内涵、外延,进一步明晰公司的投资方向、实施路径及与之配套的支持政策,努力抢占产业先机,实现结构性转型升级,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发展壮大自己。
加强顶层设计与配套支持政策研究。新基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尤其需要在新基建大规模建设的初步阶段,做好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推进发展重点和优先顺序,加强项目监管和调控,防止项目过度集中、重复投资和发展无规划等问题。梳理推动新基建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包和工具箱,强化系统集成,提升实施效果。对新基建项目给予有针对性的人、财、物支持政策,加强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促进协同融合,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坚持以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扩张为导向,突出精准投资,加强成本收益评估,争取达到投资综合收益最大化。把推动新基建与制订公司“十四五”规划等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向相关部委的沟通汇报,推动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规划。
加强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研究。新基建与高新技术紧密相连,是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创造与满足需求的重要保障。它不但加速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业态转型升级,还催生新消费、新制造、新服务及诸多领域的跨界融合。从当前疫情下的电量增长趋势看,由新基建领衔的新产业新业态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我们要主动开展前瞻性、引导性研究,寻找数字电网业务与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契合点,加快融合、发展新业态,提升产业链带动效应,充分发挥公司的价值链整合商地位,引导产业链各方在新基建中共绘“一张图”、同建“一张网”。进一步加强业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应用研究,加快推动5G+数字电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业务等新基建相关项目落地。新基建与商业模式创新相伴相生,要深入研究其在数字电网、智慧能源、工业互联网、绿色出行等方面的应用场景,以商业模式创新提升新基建的价值。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在设备运维、系统运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拓展应用,对传统电网业务进行“数字+”“智能+”赋能。
加强相关体制机制改革研究。从广义的角度讲,基础设施建设除了物质性的“硬”基建外,还包括涉及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的“软”基建。新基建不是简单的“投入—产出”运营模式,除增强投资管理能力以外,还需要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创新的基础能力作支撑。要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发挥国有企业的制度优势。以数字化推动构建现代化的企业运营体系,以数据驱动解决业务痛点难点问题。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法人治理、加大授权放权、企业内部改革等举措,调动各级单位和社会各方参与新基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纵深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优化工资总额管理方式,丰富中长期激励手段,吸引新基建相关的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人才等高端要素的快速集聚,发挥效能。
作者系南方电网公司政策研究部(全面深化改革办公室)总经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