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中俯瞰,一弯“深绿”像一只展开翅膀的雄鹰,扼守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成为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风沙屏障、水源卫士。这就是塞罕坝机械林场。
车辆绕盘山路盘旋而上,车窗外整齐有序的樟子松、落叶松树群交替出现。旋转的风机、静立的铁塔、连绵的银线与满眼翠绿交相辉映。很难想象,59年前,这里是一片“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凉景象。
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塞罕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高寒荒漠生态建设史上的绿色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个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写照,凝聚着三代造林人的忠诚和执着,也渗透着电力人近40年的坚守和奉献。
不畏艰苦 接续奋斗不停步
艰苦创业,是塞罕坝人奋斗的主旋律,也是塞罕坝几代电力人不变的传承。
1962年,第一代林场建设者来到塞罕坝,渴饮河沟水,饥食黑莜面,顶风冒雪,垦荒植树。那时候没有电,夜晚陪伴他们的只有昏暗的马灯和烛火。
198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超额完成任务书确定的造林目标,进入深化改革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塞罕坝机械林场自筹资金,请围场县供电公司帮忙建设一条35千伏供电线路。那时候,林场工人用柴油机发电,每天用电时间仅有两个小时。
“当时想得特别简单,就想帮助他们通上电,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今年82岁的王承琪是塞罕坝第一代电力建设者之一。退休20多年,他仍能回忆起那段艰苦却热血的岁月。
困难远超他的想象。除了施工条件恶劣,还有人员不足、物资匮乏等问题。从组织队伍,到勘测设计,再到备齐材料,转眼已是隆冬,错过了架线施工的最佳时期。
然而,王承琪的一句话让当时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小伙子们热血沸腾——“干吧。咱们也要在坝上打响电力的招牌!”
1983年1月7日,这是施工队员们不会忘记的日子。“当时,坝上已经零下30多摄氏度,几辆解放牌141大卡车是我们仅有的机械工具。人和物资一起挤进卡车拉上去。车没顶子,大家就蜷缩着贴在一起,可刮起的白毛风还是可劲地吹在脸上和身上。”施工队员王建平回忆道。当时只有19岁的他和父亲王承琪一起上了坝。
冬季的塞罕坝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3摄氏度,“冷得可怕”,但电力事业却干得热火朝天。施工队员们晚上住“地窝子”,一天只吃两顿饭,吃早饭时天还不亮,吃晚饭时太阳已落山。运电杆,卡车上不去,就人扛肩抬;立电杆,没有钻机,就使“摇把子”(自制人工挖掘机)一点点抠。
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1983年7月,从新拨送到林场的45千米35千伏电力线路终于穿越林海架通了。同年,坝上还建设了一座35千伏变电站,变电容量为1000千伏安,有3条10千伏出线。塞罕坝结束了“无常电”的历史。
2010年,塞罕坝机械林场供用电管理权移交至承德供电公司,线路改造升级同时开展。那一年,这里的变压器增容到了5000千伏安。
2014年,承德供电公司正式接管林场用电管理工作,并成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供电所。“8个月防火,4个月防汛。”供电所所长杨明爽介绍,山火、大风、雷电、积雪等都可能引发电力线路故障。塞罕坝上的所有输电线路都解掉了重合闸功能,就是为了避免重合闸时产生火花引发森林火灾。所以,每一次线路出现故障跳闸,队员们都要赶到现场进行人工合闸。
“就拿10千伏黄土山512线和桃山湖517线来说,附近是落雷密集区,高峰时,一天可能会落下几百个雷。一旦出现线路跳闸,我们就要赶到现场。这一段20多公里的路,有800多基塔,我们要一基一基寻找故障点。”杨明爽说。
到了冬天,雪深及腰,车开不进去,供电员工就只好徒步进山。雪中分不清山沟和平地,稍不小心就会掉进沟里,他们就爬起来,继续前行。
从能够供、到用得上,再到用好电,几代电力人在塞罕坝精神的鼓舞下,忠于使命,艰苦创业,一直不懈奋斗着。目前,塞罕坝机械林场供电辖区共有35千伏变电站两座、10千伏线路14条,输电线路总长度375.4千米,308台配电变压器总容量为55035千伏安,“手拉手”式供电方式确保塞罕坝用电无虞。
牢记使命 为民服务甘奉献
6月9日18时许,火情监测员赵福州站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天桥梁山顶的五层望火楼上用望远镜“扫描”四周,然后拿起电话报告:“天桥梁望火楼,平安。”这种报告,每隔15分钟一次。与以前不同的是,他现在还可以通过电脑看到各种自动化红外监控设备传回的信息。“我只有一双眼,而这些设备都成了防火的眼。”他说。
楼下的电气室里,穿着国家电网冀北电力(塞罕坝)共产党员服务队红马甲的杨明爽与供电所员工李振楠、白云龙正在检查望火楼的用电情况。
塞罕坝,像一座坚实的屏障,挡住了南侵的漫天黄沙,但也因处于北风口上,防火形势异常严峻。
赵福州和妻子陈秀玲是1983年来到望火楼的。看着电蒸锅里刚刚蒸好的馒头,赵福州感慨:“还是有电好啊。以前都不敢想,那时候一个锅台连着炕,一阵风刮来,烟从烟道倒灌回来,屋子里都看不清人。”而现在,望火楼里有电脑、热水器、电冰箱、洗衣机、液晶电视等家用电器,生活方便又干净。
“非常感谢供电所,现在家里电器多了,不仅用电找他们,电器坏了也让他们来帮着看看。他们巡线路过或者来检修时,还经常带着米面粮油或生活用品。上个月,他们帮忙把楼里裸露的电线和接头规范化了,用电更安全,看上去也美观多了。”赵福州说。
“那个地方路不好走,两位老人缺少什么了生活也不方便。他们守护林海,我们就尽可能地帮点忙。”杨明爽说。这个忙从2014年一帮帮到现在,已经成了他们每周的例行工作。
帮忙的对象不限于望火楼。6月8日22时05分,供电员工董成苍接到报修电话,立刻驱车30分钟前往69岁的李作山家里;6月初,墨克假日酒店重新开业在即,供电员工李浩铭了解情况后主动来帮忙检查用电情况;去年冬天,家住御道口牧场管理区三分场17队的付国峰家里停电了,156头马、370头羊等着喝水,供电员工王伟超顶风冒雪40多分钟去检修……
“他们都穿着红马甲,远远望去特别显眼,只要是跟用电相关的事情,找他们都好使。”付国峰说。
国家电网冀北电力(塞罕坝)共产党员服务队19名队员始终秉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以“点亮塞罕坝,守卫京畿蓝”的责任情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塞罕坝染上了一抹鲜明的“国网绿”。
绿色发展 赓续初心铸忠诚
6月10日16时,供电员工刘振刚和郭浩鑫又来到河北承德塞罕坝国家冰上训练中心配电室检查场馆用电情况。这是我国第一个集大道速滑、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和冰壶项目训练及比赛功能于一体的“四合一”冰上运动综合体,是国家体育总局为运动员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建设的重点项目,于2020年12月投入使用。
“二氧化碳制冰需要压缩机不停运转,维持冰面温度、防止水蒸气影响运动员发挥。除湿机也要一刻不停,还有大功率照明,这些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非常高,一旦停电将给我们带来很大损失。”场馆运营人员于洪岩说。
在塞罕坝,这样的国家集训队日常训练和内测场地共有6座,分别是冰上项目训练中心、冬季两项赛道和陆地雪洞等,目前投运4座,在建2座,全电体育场馆建成率达75%,现有10千伏配变容量11080千伏安,最大负荷8800千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9年来,塞罕坝肩扛修复生态、保护生态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同样的,清洁绿色电能也让塞罕坝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塞罕坝有着丰富的“风光”资源,新能源装机从2014年的137.2万千瓦增长至现在的411.7万千瓦。近年来,塞罕坝林场利用边界地带、石质荒山和防火阻隔带等无法造林的空地,建设风电项目。站在望火楼上,赵福州看到一座座白色的风机矗立山头,叶片随风转动说:“林海风大,那白色的风机就会转起来,听说能发出清洁的电,跟我们塞罕坝一样是绿色的。”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聚焦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立足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围绕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等八大领域,建立多要素齐全、多场景合一的塞罕坝能源互联网生态示范区,创建全绿电生产、全绿电乡村、全绿电旅游示范窗口,形成以电为中心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4月26日,220千伏塞罕坝变电站开工建设。这是国网冀北电力首座220千伏多站融合智慧变电站,包括220千伏出线5回,110千伏出线6回,10千伏出线24回。智慧变电站与智慧输电线路共同构成塞罕坝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塞罕坝能源互联网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建成投产后,将大幅提高塞罕坝清洁能源的消纳及送出能力,优化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
绿色发展,红色传承。塞罕坝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电力人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践行服务绿色生态文明建设使命,输送清洁电能,续写绿色传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