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去大射电。”1月16日一早,杨昌春像往常一样先给妻子发了条简短的信息,然后戴上安全帽,背上工具包,和队友们一起开着黄色抢修车往“中国天眼”而去。
临近春节,天眼供电服务队的队员们继续奋战在工作一线,“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身为天眼供电服务队其中一员的队员虞俊说。
是什么样的情怀让这群人无怨无悔地坚守?“中国天眼,大国重器,能够‘守护’它,我们都觉得特别骄傲和自豪,它是地球上的‘眼睛’,我们也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保护它。”队长杨昌春给了我们答案。
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于2008年12月26日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奠基。
同一天,“天眼供电服务队”成立,与“中国天眼”相生相伴,截至目前,保障了它自2016年启动试运行以来,安全稳定运行超过2600余天。而荣誉的背后,是天眼供电服务队年年岁岁、日复一日的坚守。
为什么“去大射电”就要“失联”?“射电望远镜对周边电磁环境要求极高,为了减少对电磁环境带来有害影响,核心区禁止携带手机、数码相机、对讲机、无人机等设备。”杨昌春介绍。
作为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天眼供电服务队”的队长,多年来,杨昌春与妻子已经形成了特殊的默契,临行前短短的几个字信息,表明了他即将“失联”至少两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因此,中国天眼电磁波宁静区,是地球上除了戈壁、沙漠、冰山、原始森林等无人区外,环境电磁辐射最低的地区之一。“进来就意味着与全世界失联。”杨昌春扶了扶脸上的黑框眼镜,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最强“大脑”又是怎样练成的?如果说“失联”是基础课,那么练就最强“大脑”就是天眼供电服务队的队员们的必修课。
在“中国天眼”核心区内的35千伏克射线电缆分支箱前,队员秦付秋戴上手套,打开电缆分支箱,从工具包里拿出测温仪,对准电缆接头,按下开关,“17.6度,正常!”秦付秋大声说。
秦付秋皮肤黝黑、个子高大,遇到地形特殊的电缆井,他娴熟地整个人趴下去,测量确定温度正常以后,再爬上来。
“我们现在以预防为主,通过预防减少抢修,对天眼加大巡视力度,每月对电缆接头测温,节假日还会增加频次,一旦发现温度高了就马上处理。”秦付秋个子大声音也大。
天眼供电服务队在中国天眼核心区负责运维的有35千伏线路16.8公里,10千伏线路63.02公里,共470基杆塔,36台配变,35个电缆分支箱,38个电缆井。这些线路和设备的走向以及分布情况都深深地刻在每个队员的脑子里,是队员们必须烂熟于心的必备技能。
“由于不能使用无人机,所以我们巡视只能人巡,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就是脚底板下练出来的,多走、多记、遇到不懂的多学、多问,自然就记住了。”杨昌春说。
“现在的环境和条件比原来好了上千倍,原来骑摩托车,现在可以开抢修车。”队员杨元普记忆犹新地说,“十几年前还在天眼的建设期,有一次抢修到凌晨两点回来,半路黑漆漆的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现在走的次数多了,闭上眼睛也不会出错,也不会觉得害怕了。”说完,他咧开嘴笑了,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今天给我们提供的3个技术建议我们都采纳了,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帮助都很大,感谢感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电力工程师唐佳佳感激地说,“我们之间的感情也尤其深刻和特殊,我们互相依赖、就像鱼和水的关系。”
对电缆接头测温完成以后,天眼供电服务队又分别到“中国天眼”的35千伏主变电室、10千伏主变电室、10千伏箱式变电站进行了用电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向唐佳佳提出了技术建议。
夜幕降临,黄色抢修车驶回“天眼供电服务队”检修办公室。
“保障天眼办实事,鼎力相助显真情”、第六届“中国最美供电所”、贵州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南方电网公司“集体二等功”、第六届“感动南网”团队……一排排的奖牌和锦旗,在灯光的照耀下,格外引人注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