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网讯 曾经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的土路,变成了如今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曾经荒废的农田,孕育着绿意盎然的百香果果苗;曾经零散的家庭作坊,传出了阵阵机器运转之声......2017年,为坚决响应“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号召,积极履行央企责任,国家能源集团福建泉州热电公司党委选派驻村干部杜清华至连城县朋口镇马埔村任第一书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3年过去了,这片革命老区的红土地旧貌换新颜,成为了连城县第一批顺利脱贫摘帽的村镇。
党建引领,强堡垒
“只有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活跃度,才能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才能把脱贫攻坚的精气神旗帜牢牢地插在这片革命老区的土地上。”在村“两委”班子第一次见面会后,第一书记杜清华深刻地认识到支部建设刻不容缓。村党支部共有党员32人,60至80岁无劳动能力的党员达到半数以上,党员年龄结构的不平衡导致支部组织生活动力不足、村镇工作推力不强。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驻村书记第一把火就烧在了“凝聚班子合理、建设过硬党支部”上。第一书记杜清华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实施“红色头雁”培育工作。杜清华在和“两委”班子成员深入交流后,结合村内发展实际,健全完善了村务公开制度,增强了村干部工作的透明度,让村民真真切切了解村支部推进扶贫工作的进展,提升了党组织在村民心中的形象。
在规范开好“三会一课”的基础上,逐步增设党支部活动室办公桌椅,采购补充党建图册书籍100余册,实现支部制度宣上墙,进一步提升了党支部阵地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引入“党员+共建”模式,组织该公司机关党支部与马埔村党支部党员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牢记初心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共建活动,以学习革命老区党史、研讨扶贫产业方案、交流支部党务工作等形式,强化双方党员沟通交流,提升马埔村党员的党性修养和为民办实事的意识。
“党支部的冲劲十足,可后浪却陷入了青黄不接的窘境。脱贫工作不是百米冲刺,是一棒一棒的接力赛跑,乡村建设得后继有人。”党支部的建设刚有起色,杜清华就把目光聚焦到了新党员的发展工作中,与其“坐等上门”不如“主动敲门”,积极吸纳发展全村优秀青年向党组织靠拢,为党组织注入“源头活水”。在开展扶贫工作期间,杜清华就物色到了好苗子,4个受过高等教育、品格良好80的后群众在乡村建设工作中总是挑着大梁走在前,且都表达了向党组织靠拢的强烈意愿。经过一番考察,最终2名群众被马埔村党支部吸纳为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党支部党员结构逐步优化、队伍力量逐渐壮大。
走进田间,解民忧
在去马埔村任职前,杜清华是个大半辈子与电厂设备、供热管理打交道的电力人,有着典型东北人的爽朗性格,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然而这些优势在驻村工作伊始却成为了他的阻力,客家方言听不懂,摸底贫困户信息时必须要有村里干部陪同,问问题和听回答都得由村干部翻译,沟通存在很大的障碍。再有就是对驻村干部缺乏信任,“一个电厂来的干部,懂我们田间地头的事情吗?”
面对困难和阻力,杜清华只是笑笑地说“脚要常沾泥土味才能品得出民味,看来我的泥土味还不够浓。”他依旧每天走家串户了解情况,俯下身子熟悉环境,走进田埂与村民共同劳作,村民们看到第一书记不怕脏不怕累,纷纷开始主动与他熟络起来。
调研中,村民们除了对自己的贫困情况反映最多之外,对于交通问题也是村情民意表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马埔村村口有着3座30年历史的老桥,成拱形,路况极差,行车至桥面看不到前方视角,给村民出行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群众行路安全都没有保障,脱贫致富奔小康更是无从谈起。2018年,老桥被政府批准为危桥拨款170万元进行改造。费用下来了,可杜清华的愁容却没有舒展。“修桥费仅限于对桥主体修复,桥间那8米的泥土地一到雨天就积水坑洼,问题不一次性解决,隐患还是没有消除。”杜清华召开了3次“两委”会商讨解决对策和经费问题,最终,村委一致同意将扶贫建设剩余的10万元用于危桥修复上。
危桥修复过程中,杜清华只要有空,就到实地勘察,结合村民反映的问题与建造单位讨论修复方案,最终将原先仅有3米的桥面扩充到6米,改变了原先拱形结构,避免了村民过桥的交通盲区,极大地降低了交通安全隐患。“以前过桥道路坑坑洼洼,农产品车进进出出总是挂着心,现在路修好了,基础设施也完善了,我们的农产品销路变得更好了。”村民开心地说。
危桥不危,村民的交通安全有了保障。可杜清华的劲并没有松,拓宽村里到县里的村路,将3米的村路拓宽至6米,农产品运输车和农耕车畅通出行;2018年集资投入70万元,修建了马埔村戏台和公共厕所,有效改善了村民生活条件......一项项民生问题的解决也在无形中增强了村民脱贫的信心。
精准施策,拔穷根
硬件改善了,如何才能让当地百姓有稳定的收入,真正做到脱贫致富?杜清华看着手里厚厚的调研笔记陷入了沉思。马埔村位于于朋口镇政府地西北部约8km,地处山区,村落闭塞,全村包含6个自然村落,共有488户1928人,村里常住人口仅有83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其中“五保户”14户、低保户21人。
“精准扶贫没有教科书,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杜清华决定先从马埔村已有的产业入手,在成熟的产业中找到精准扶贫的法子,提炼出脱贫致富的“金点子”。马埔村一个重要的产业就是百香果和百香果苗,种植起步比较早,黄金百香果相比其它县口感更好,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大面积种植。杜清华入驻马埔村后,积极了解百香果产业情况,用30万元捐赠扶贫款,修建了10亩温室大棚,用于百香果种植和育苗,聘请经验丰富的回乡创业青年担任百香果种植项目的技术顾问,指导其余青年进行育苗种植,为青年搭建了稳定的创业平台,每年可增加村财收入2万余元,帮助10名贫困户增加了2万多劳务收入。
在尝到了百香果育苗产业的“甜头”后,杜清华把致富的触角伸到了红薯粉产业上。村里的红薯粉已有40年的制作历史,由于是散户式作业,即便订单不断也难扩大产业规模。为了增加销路,杜清华积极借鉴热用户福海粮油食品加工流水线经验,鼓励3户家庭作坊村民合作并引进机器,推进了薯粉配料、加工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引进后,红薯粉加工年产量由原先的每户2000公斤增长为每户3000公斤,保证了薯粉的产品质量和销量。“多亏听了杜书记的建议,现在设备转起来了,我们的手腾出来了,有时间在朋友圈和淘宝晒货了。”自打产量上来之后,村民老罗在村里年轻人的带领下“赶了个时髦”成为了新晋的带货主播,上门取件的邮政小哥生意也随着红薯粉销量递增而水涨船高。
杜清华和村“两委”通过产业帮扶、精准扶贫,帮助马埔村村民用自身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过上了幸福小康的好日子。2018 年10月,马埔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可杜清华似乎更忙了,用他的话来说“他们脱贫了,我们还要继续,守住最后一公里,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才是真脱贫,才能致富奔小康。”
对接产业技术员现场讲课、聘请青年为村民讲授电商销售课程、寻找新的产业商机造血点......在这片红色的革命土地上,有无数颗这般热血跳动的心在脱贫攻坚的赛道上挥洒汗水,他们争分夺秒,只为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衔接赛道上跑出新的“加速度”,为新的奋斗征程再添一把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