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电力供应半壁江山的煤电日益面临“命运抉择”问题。全国两会期间,来自电力行业的代表们纷纷围绕突破煤电行业发展困局出良方、谋良策。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确实是能源电力的未来,但若没有煤电在近、中期阶段的强有力支撑,可再生能源发电就没有坚实的基础,也就没有未来。”全国人大代表、银川热电公司热控专责方敏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全国人大代表、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发电运行部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张宏妹在采访中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我国煤电发电量在全国发电量的占比仍然较大,长期以来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应急调峰、集中供热等基础性作用,仍是未来电力系统提供电力的主要形式,有其不可替代性。”张宏妹说。
代表们认为,目前,我国煤电企业大都面临着煤炭价格高位运行、发电装机不断攀升、电量竞争加剧、供热市场进一步受到挤压等问题,多数企业都处在亏损的局面。但是只要通过技术创新或管理的创新来加大灵活性改造力度,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煤电企业就能适应当前发展需求,发挥其“托底保供”的作用,化危机为转机,实现高质量发展。
方敏介绍,她所在集团下属西夏热电厂通过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供暖季可实现机组发电零上网,最大为新能源让出发电量1.4亿千瓦时,降低发电煤耗25g/kwh,年节煤9840吨,折合人民币482万元,同时供热面积增加400万平方米,从而突破新能源冬季消纳困境,降低了煤炭消耗,去年作为自治区重点科技研发项目,并得到370万元专项资金的支持。“这样即解决了生存和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在促进新能源的消纳和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方敏说。
方敏建议,当前应谨慎关停煤电企业,尤其是供热火电机组,应该从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效果、从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安全,以及火电机组的使用寿命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防止用大机组代替小机组进行调峰的现象,从而降低整体效率。
张宏妹建议,地方政府应在煤电企业转型过程中给予更多更及时的政策帮助。煤电企业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极为迫切,升级改造、能源转型都需要大量资本支出,但受电力需求放缓、煤价上涨、市场交易电量不断扩大的影响,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压力,影响资本投入。“一定的政策支持,能够让让煤电转型升级发展之路走得更顺畅。”张宏妹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