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电 > 行业要闻

武汉:再现千湖之美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2-01-19 00:00:00

本网讯(陈磊)武汉是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之一,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此交汇,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

武汉又被称为江城,在作家池莉的笔下,武汉充满市井气息和码头文化,自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抓好长江大保护,关系着武汉的高质量发展和江城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2018年12月13日,长江环保集团在武汉市完成工商注册登记。作为三峡集团开展长江大保护工作实施主体,长江环保集团与武汉市加强合作探索,将共抓长江大保护的东风吹进了这座江湖之城,不断开创出长江大保护的新局面。

一纵一横

打造城市生态“高”点

北起九峰山,南至龙泉山,光谷生态大走廊纵贯武汉东湖高新区中心轴,绵延10余公里的风光带上分布着梯田、湿地景观,11个节点公园穿插其间,栈桥、流水、亭台将这里装点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如今,这里的花田花海成为了武汉热门网红打卡地之一,光谷生态大走廊已逐渐从规划图景变为现实。

“光谷”是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别称,2001年经相关部委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如今已成为武汉、乃至中部的价值高地。与传统产业园不同,光谷的“高”“新”并不只体现在产业上,更体现在生态建设方面。

▲ 自南向北的光谷生态大走廊筑起武汉东湖高新区生态纵轴  摄影:毛翔春

2019年,武汉东湖高新区提出,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为创新横轴,豹子溪生态廊道为生态纵轴,打造世界级“黄金十字轴”。一纵一横,让高新产业集群与生态绿色廊道相得益彰。

生态纵轴的“高”体现在标准高;“新”则体现在打破传统藩篱的全新建设理念上。

2020年8月20日,长江环保集团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签署光谷生态大走廊生态旅游示范区一期工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创新采用EOD模式(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以东湖高新区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为基础,按照“厂网河湖岸”一体化治理思路开展水环境治理项目统筹规划建设,改善整体流域环境质量。

EOD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它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通过财务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

在光谷生态大走廊的建设中,三峡集团以豹子溪流域水环境治理为切入点,导入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等业态,在光谷中心城区打造一条长约10公里的自然生态廊道,与建设中的空轨形成水道、绿道、轨道“三道”融合的复合大走廊。用良好的环境吸引绿色产业入驻,让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反哺长效治理,促使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提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公约数。

2021年4月28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同意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的通知》,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与长江环保集团联合申报的武汉东湖高新区EOD项目正式被确认为试点项目。

▲ 光谷生态大走廊效果图

在新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中,光谷生态纵轴逐渐成型,沿线生态环境得到了切实改善。曾经逢雨必涝的豹子溪在综合改造之下,防洪排涝能力被提升至“50年一遇”水平,待最终建成,这条纵贯光谷南北的生态廊道将集休憩、娱乐、健身、亲水等功能为一体,提升区域旅游品质,形成光谷新的生态名片。

破解管网难题

再现千湖之美

“水污染表现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管网是城市水系统治理的关键所在和薄弱环节。”管网底数不清、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需求等问题,成为摆在城市建设者面前的难题。

▲ 武汉蔡甸大街已完成管网改造  摄影:陈静凌

城市的发展是渐进式的,管网建设同样也是如此。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管网纵横交错,位置不明、埋深各异,存在的问题也是千差万别,梳理城市排水管网工作可谓千头万绪。同时,由于管网建设工程并没有可观的经济回报,也使得一些企业对此热情不高。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三峡集团在确定以城镇污水为切入点开展长江大保护工作之初,就将管网作为重中之重。这注定不是一条平坦易行的路,而三峡人愿意披荆斩棘迎难而上。

南湖是武汉三大城中湖之一,其东岸的中南民族大学是武汉最美高校之一。2020年之前,因为管网缺陷,南湖周边居民区的生活污水“错入”湖水中,不仅破坏了环境,也间接威胁着长江水质。

2019年,武汉市政府着手对该区域进行综合整治,但由于该片区居住密度高,周边商铺林立、道路狭窄,很多施工单位望而却步,管网部分成了整个项目的拦路虎。

关键时刻,长江环保集团迎难而上,拿出了对周边居民影响最小的管网改造方案,通过非开挖施工、错峰作业等方法,啃下了南湖区域164处雨污混错接管网改造的“硬骨头”,阻断了生活污水入湖之路,南湖渐渐恢复了生机。

除此之外,在武汉市蔡甸区,由长江环保集团主导的、覆盖面更广的管网改造工程正在实施。在蔡甸东部区域清水入江项目中,不管是背街小巷还是城区主干道,管网都将延伸覆盖,确保污水全收集、收集全处理、处理全达标。目前,长江环保集团已在蔡甸新建管网超过78公里,完成47个公建单位、42个居民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作。

啃下管网“硬骨头”,打出治水“组合拳”。水环境治理是个系统工程,在完善管网的同时,三峡集团在污水厂站、湖泊治理上也下足了功夫。

▲ 武汉东西湖区临时分散式水处理服务项目

武汉市东西湖区机场河流域临时分散式水处理厂作为长江沿线最大的分散式临时水处理设施,自2020年10月底进入运营期以来,已累计处理污水超4745万吨,日均处理量13.52万吨/天,出水水质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有效缓解了金银湖地区雨季污水横流现象,当地近20万人的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 武汉蔡甸东部清水入江项目湖泊治理工程  摄影:汤伟

武汉素有“千湖之城”的美誉,作为亚洲第一大城市内湖的汤逊湖是武汉市环境治理绕不开的一道“必答题”。

▲ 汤逊湖流域综合治理一期项目红旗湖生态净化工程  摄影:汤伟

▲ 治理后的红旗湖引来候鸟栖息

针对汤逊湖的特点,长江环保集团在汤逊湖流域综合治理一期项目中提出了“治湖先治湾”、“引水活水”的流域治理新理念,创新应用“EHBR膜+水生态+智能分流”的湖湾治理集成新技术,在湖岸构筑功能性湿地之外,还在水底搭建起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让陆生、水生,动物、植物和谐共生,恢复自然水体的自我净化功能。检测显示,汤逊湖试验区水质已明显好转,水体平均能见度超过1.5米。

久违的红嘴鸥也重返故地,时而在湖面追逐嬉戏,时而在空中成群盘旋,形成了汤逊湖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除汤逊湖外,长江环保集团还完成了瓦加赛湖、金鸡赛、小金鸡赛和庙汊湖等湖泊治理工程。通过湖床改造、清淤,以及湖岸生态修复,水体的各项监测指标较治理前都有了明显改善。

创新治水模式

贴心“管家”服务

长江大保护绝非一日之功,恢复生态活力也不能一蹴而就。构建长效的市场机制、模式,才能为这项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直以来,碎片化治理是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痛点。为破解难题,三峡集团提出“城市智慧水管家”模式。

“‘水管家’就是要将涉水问题进行统筹考虑,把一个区域、流域看做一个整体,用系统的方案解决水环境的根本问题,在实现生态优先的同时,以创新生态产品建设与价值实现一体化推进绿色发展,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之路。”武汉市三峡光谷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光谷水投”)总经理刘靖坦言,做好“水管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峡光谷水投是由长江环保集团与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2020年6月合资组建而成,是东湖高新区开展涉水业务的唯一主体。随着“城市智慧水管家”模式运用的深入,目前,东湖高新区部分管网、泵站及水务资产已经交由三峡光谷水投统一运维,后续将逐步移交,实现存量水务资产运维一体化;部分涉水城建计划项目和市政应急项目也委托三峡光谷水投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建设,部分项目已开工,实现了增量项目投技建运一个主体。

▲ 三峡光谷水投积极开展防洪排涝工作

2021年汛期,三峡光谷水投在东湖高新区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统筹开展防汛工作,辖区内的泵站、管网以及设备人员在统一调配下,配合默契,以往的“抢险”工作也变得事半功倍。

刘靖认为,“水管家”既要有专业技能也要有服务意识。“管家”用专业的技能服务“业主”,并接受严格的考核、监督,双方以“一家人”的亲密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长江大保护征程上,三峡集团勇于实践、创新探索,持续革新机制、模式,为长江大保护事业注入了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汩汩,自有一汪清泉出山涧。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长江环保集团湖北省区域公司提供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