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2020年最畅销的商品是什么,世界各地的人们恐怕都会有一个不约而同的答案,医用口罩。
时常可以看见,去药店买口罩的人们,成箱成箱地将口罩买下,搬上自己的车。时常可以见到,药店里口罩卖光了,人们在开始算好时间,早早地来药店,排起了长长的队,等待着口罩的进货。时常可以看见,朋友圈中,有人四处寻求关系,从海外下订单,不惜千金也要买到口罩。
恐慌情绪的传播,比疫情蔓延地更快,在病毒面前,最能让我们感到安全的,只有我们脸上的口罩了。
平时毫不起眼的口罩,竟一时间变得紧缺。价格不断上涨,数量供不应求。
在这样的一个危难时刻,一个新的词汇诞生了。这个词叫做“中国速度”。
你无法想象,一家汽车企业,只用了三天时间,画出四百多张设计图纸;七天造出口罩机,并投入使用;仅仅只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从0到日产500万+壮举。比亚迪,正是这样的一家中国企业,竟然摇身一变,从汽车生产商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企业。
你无法想象,在危难降临之际,国内各大生产企业纷纷开始转型,就连国家用来制造坦克的工厂,也开始生产起了口罩。全国上下3000多家企业,响应国家号召,开足马力增产扩产。驱使他们加班加点工作的,是利润吗?是奖金吗?都不是,是一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
如此的生产力,如此的感召力,试问除了中国,哪个国家可以做到?
古语云,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这些生产线日夜不休地生产医疗物资,国家才有战胜疫情的筹码。身在中国,我感到无比的安全与踏实。
相比与海外,某些国家的情况显得不是那么乐观了。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面对35亿的口罩需求,却只有1%的库存,某些地区,一只口罩的价格甚至飙升到398美元。有消息称,美国疾控中心发出视频,教民众如何自制口罩。近期甚至砸重金“抢走”法国订购的一飞机口罩。
在疫情面前,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尚且如此,更何况其它国家呢?这一刻,我才真正地体会到,国外的月亮,也不是那么圆,那么亮。
危机当前,更显中国道义担当。面对全球防疫物资的巨大缺口,中国克服困难,开足马力加快生产,持续保障防疫物资供应。从3月1号到3月18号顺丰速运国际承运,来自中国组织,企业及个人发往海外的医疗防疫物资包括口罩,防护服,手套等累计达220吨,并且还在持续增长。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不仅出口,中国还力所能及的向127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无偿提供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在内的物资援助。
在回赠日本的物资箱上,我们写下了“青山一道,同担风雨”,在援助韩国的物资箱上,我们写下了新罗旅唐学者崔志远的名句“道无远人,人无异国”,在援助意大利的物资箱上,我们写下了古罗马哲学家的名句,“我们是同一片海洋的浪花,同一棵树木的叶子,同一个花园的花朵”。这些物资箱,既体现了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也让全世界知道,我们愿意与他们一起同舟共济,共抗疫情。
这次疫情,对于全人类来说,是一场浩劫。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次疫情也是世界各国抵御风险能力的一次检验。事实再一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具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能力在新时代迈向了新的台阶。
我有时会想,疫情过去后,还会戴口罩吗?
这个问题我问了很多朋友,他们无一例外地告诉我,就算不戴也会在家里屯一些。
我终于开始明白,为什么长辈们总是舍不得倒掉吃剩的饭菜,原来每一代习惯背后,都有着令人动容的故事啊。
以后的以后,若是再次提起这段历史,我一定会指着口罩上的标识,自豪地对他说:
我们这一代,有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叫做“Made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