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总长214.861公里,跨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合山市、兴宾区和南宁市的宾阳县共4个县(市、区)27个乡镇的引水灌区工程,是保证128.79万亩农田灌溉用水,解决群众饮水问题的“大动脉”。
让潺潺“幸福水”畅通无阻地流淌在104个行政村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确保数百万群众喝上“安全水”绝非易事。
2012年,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却已转战广西桂中50%以上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检测队伍来到丘陵沟壑间,为引水工程质量稳定保驾护航。他们就是刚刚荣获2021年“广西工人先锋号”的中国能建广西工程局桂中治旱项目检测组。
桂中治旱项目检测组
精益求精 敢拼善闯的队长
选取有代表性的部位钻取芯样,取样部位标明桩号和时间,最后再进行拍摄取证……在山谷间的施工便道上,一抹红黄相间的质检亮色格外引人注目。
“大家心里要有数,骨料最大粒径大于芯样直径二分之一的,就必须作报废处理并重新取样。”说话的正是检测组组长吴建勇,为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每一件芯样都必须经过他“火眼金睛”的考验。
灌区大部分位于丘陵高山地区,登山陟岭、栖风宿雨的取样工作是“家常便饭”。为防患于未然,真正做到“安全第一,质量为本”,每次接到灌区检测任务,吴建勇都会第一时间组织 “碰头会”,将大到试验检测技术方案的制定,小到每一个岗位人员、每一道工序的安全防护措施都理清明细。
与对待工作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相比,吴建勇对自己却又吝啬粗心。“他经常工作12个小时以上,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休息的时间用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在检测组眼中,年逾50岁的吴建勇干起活来,仍然像个“拼命三郎”。
一次,在前往柳州罗城进行引水干渠检测的途中,吴建勇突然中风,同乘的队员当即决定掉转车头赶往医院,他却佯装镇定地宽慰队员继续前行,仅要求一名队员陪同自己返程就医。在医院躺了半个多月,他又立马回到工作岗位,“工期紧,试验检测的事情那么多,放心不下。”
有着这样敢拼善闯的队长,检测组人人都是强将。9年来,他们每年平均有280天在各类内外场开展试验检测工作,步履不止地朝着引水工程安全检测、质量管理“双赢”的目标迈进,连年获评企业授予的“市场开拓突出贡献奖”。
广西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一期)工程
创新创造 敢想敢干的技术青年
迎日出,送晚霞,顶烈日,冒寒风是检测组野外工作的常态,然而在试验室里,同样有着百舍重趼的辛劳。
当时,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北干渠Ⅰ标急需检测组对采空区灌浆质量进行钻孔勘探检测。时间紧、任务重,检测组技术主管周益宏主动挑起了重担,两间实验室也成了他临时的“家”。
开动试验机,调整球座,控制加荷速率,记录破坏荷载……每天早上6时,周宏益就起床洗漱,吃过早餐便投入到仪器设备调试中,中午简单吃点东西,马上又开始工作。晚上,他继续挑灯夜战,查阅资料、整理数据,只为确保所有检测设备能第一时间投入试验。
“新时代技能人才,不仅要埋头苦干,更要抬头创新。”在周宏益看来,一名优秀的质检人员最重要的品质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能够创新创造。
“80后”的周宏益在引水工程刮起了一阵“青春风暴”,克服灌区引水工程采空区地质复杂问题,首次进行50米以上孔深勘探;采用扩孔套管跟进技术,首次进行现场钻孔电视检查,突破孔内岩石纵波波速测试技术难关……随着一项项“卡脖子”技术问题迎刃而解,“有问题找宏益”在检测组口口相传。
严谨细致 言传身教的老师傅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检测组技术创新、攻坚克难的背后,还有一位“师傅”的良苦用心。
从检测学徒到工程师,从年轻小伙到两鬓斑白的质量主管,从业二十余载,黄盛是一名技术精湛的“老师傅”,也是言传身教的“严师”。
“犹记初到检测组,我在完成砂筛分试验后忘关仪器电源,被黄师傅批评并要求重做一遍试验的经历,”已是技术骨干的蓝富缤回忆道:“当时的我很不理解,总以为是黄师傅刁难新人,直到严谨细致成为习惯,我才最终理解了黄师傅的良苦用心。”
2013年,黄盛率先提出以“导师带徒”形式,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引导和培养新员工。他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新入职员工轮换负责制,组织承办全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培训班,先后开展了理论培训、现场实操、劳动竞赛等活动,助力将检测组建成企业人才培养孵化的基地,让一大批青年员工既进得了试验室,也下得了“试验田”。
炎炎夏日,甘冽的水从水龙头哗哗地涌出来。2020年,随着桂中治旱引水灌区工程的竣工,数百万“缺水喝”的群众实现了“喝好水”的梦想。滴滴甘霖润泽间,是一支质检队伍默默坚守的春风化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