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一张张艰难地翻过,“刺激”地走过2021年:疫情防控压力不减、煤炭价格居高不下、电量电价竞争激烈、融资渠道困难重重、新能源发展道阻且长……形势与挑战摆在面前。
如何在经营中“稳中求胜”?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紧跟集团公司“二次创业”步伐,紧扣“三提两降一治”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要求,聚焦抓效益、精管理、谋发展等环节,生产经营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200万千瓦外送项目开工仪式
按下绿色转型“升级快进键”
在“双碳”目标下,火电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迫在眉睫,任务艰巨,充满挑战。
2021年初,托克托发电公司积极跟踪国家关于新能源政策出台情况,按照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的重要原则,组织编制“十四五”期间发展规划,从4个方面制定35条相关措施,并积极研究充分利用现有送出通道裕量,加速开发周边蒙西地区优质风光资源。在集团公司、大唐国际的大力协调下,项目被纳入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清单,以实际行动展现企业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决心。
“内蒙古托克托200万千瓦外送项目,每年可生产‘绿电’50亿千瓦时以上,节约标煤超过17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400万吨。”该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张茂清说道。
为加快新能源转型步伐,前期筹备处组成突击队全面出击,马不停蹄奔赴周边资源禀赋优越的盟市进行实地调研,拜访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跑遍了8个县13个镇的沟沟坎坎,每天步行3万步以上。突击队员们与时间赛跑,强化政企合作,与呼和浩特市发改委深入沟通,以超常规努力,仅用20天完成200万项目核准和备案,超额完成大唐国际责任状下达的项目核准、备案任务目标。此项目为国家实现新能源规模化、集中化、基地化开发闯出新道路。
“该项目将成为世界看中国能源绿色转型的一个窗口。”这是集团公司给予的评价,也是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绿色转型的有力抓手,更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至此,这个谋划了近三年的新能源项目,迎来了历史性发展。
研究营销策略
激发降本增效“效益动力源”
鉴于今年煤炭价格及电力市场政策均出现颠覆性变化,企业必须坚定信心、逆势攻坚,让每一分钱都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电量就是效益”“优发就是赚到”……该公司营销战线每个人都有一个座右铭。
“跑用户、拓市场是一个需要极强耐心和毅力的工作,碰一鼻子灰的情况经常发生。”市场营销党小组紧盯发电边际效益,精准调整电热营销策略和发电节奏,确保实现效益增收;进一步优化发电策略,深挖政策红利,准确把握市场形势,力争上限,全年累计发电量成为京津唐电网电煤电力供应的“稳压器”。
“太好了,我们成功了。”凌晨的深调现场传来一片欢呼,经过发电管理人员与运行人员并肩作战,试验、总结、改进、再试验、再总结……无数个深夜,大家不敢松懈,最终摸索出一套成熟动作,并根据技术关键点编制深度调峰技术措施和《机组深调峰手册》。攻关小组经过在电网低谷期的技术攻关,实现了20%深调目标,盈利同比增加470%,为企业持续盈利、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个节骨眼上,我们必须扛得起、顶得住,从一张纸、一滴水、一克煤里要效益。”管理人员紧紧围绕“向管理要效益”深入开展全方位提质增效工作,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带头降低差旅费标准,崇尚节约、精益求精蔚然成风;财务人员深入分析成本费用发生动因,制定了110余项成本费用管控措施并全力推进,全力压降财务费用。
燃料调运人员在统计来煤列车
燃料质检员在检查煤质
破解燃料管理“多元式方程”
面对煤炭供应持续偏紧、燃煤成本与基准电价严重倒挂、电煤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只有展开与煤的“较量”,才能破解制约燃料控价难、保供难的瓶颈。
“每周的煤炭竞价结果如何?运价指数是多少?要站在提质增效的角度,不断研究行情走向,全力做好燃料保供工作。”燃料保供小组紧锣密鼓地谋划着。
“稳保供、扛重担,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这是燃料战线职工的真实写照。燃料保供小组坚持“踏浪采购”管理模式,充分调研煤炭市场行情,科学分析燃料价格走势,合理把控采购、调运节奏,长协煤合同兑现率达82%,实现全年长协合同超量全覆盖;对外开拓资源、加强供应链建设,对内全面联动生产,成功抵御有史以来最大市场冲击,实现标煤单价在区域对标中长期保持领先的优势,燃料“三大项目”系统应用在集团公司排名第一。
借着智慧电厂的东风,燃料质检小组加强采制化管理,积极开展智慧燃料建设,深入调研了10家电厂及设备厂商,组织召开智慧燃料建设现场会,从零做起,克服项目规划点多面广、时间紧张、可借鉴经验少等困难,利用4个月时间形成了建设方案,推动企业燃料管理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以“智慧燃料”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接下来,该公司坚持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抓偏差、找空间”为手段,统筹安全与发展、保供与效益,全力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打造火电绿色低碳转型典范,向建设千万千瓦级综合能源基地的战略目标坚定迈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