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电 > 一线风采

“较真”师徒爱“较劲”

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时间:2022-06-01 09:19:32

  “听说,你小子是有点手艺的,过来比划比划。”这是我在新职工入职培训的时候听他讲的第一句话。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殊不知,这位严肃的师傅身上有着宁波市级技能类竞赛的“宁波市技能之星”、“宁波市首席工匠”“宁波市技术能手”“宁波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诸多称号。而我在这炎炎夏日的一天开启了这段“火药味”十足的对话。

  钳工教室里只剩下锯条和锉刀在金属工件上来回摩擦的声音,一个经验老道,志在必得;一个初生牛犊,不肯服输。

  两个小时的时间转瞬即逝,汗水不断从下颌处流下,浸湿了整件上衣,到了检验的时刻——仅差了两个尺寸。

  这场“战役”的败北并没有让我产生挫败感,反而暗暗庆幸,得到了一位良师益友。

  34岁的项东敏是维护部电气班钳工技师,虽然他不怎么喜欢别人这么“捧”他,可是项大师的名号却被越叫越顺口,他2006年参军入伍,在部队从事无人机飞行和旅保障部综合科室工作,入伍前曾从事模具设计工作。2019年自部队转业后进入乌沙山公司维护部从事电气工作。多年的从军经历让他的气质与众不同,非侠而勇,不怒自威。

  而24岁的我手中仅仅攥着着在大学时学习机械专业的一点浅薄的功底,夹杂着一些对电厂工作的恐慌,迈进了维护部的大门。

  “咱俩是唯一一对没有按照专业匹配的师徒,你有干钳工的经验,更要知道钳工的技能应用相当广泛,可谓机电不分家,咱们发挥好这项能力,在各自的专业工作中作用也是相当大的。”项大师在我们正式签完师徒合同后十分郑重的和我说了这番话,为我即将开始的工作狠狠地加了把劲儿。

  经过了一年的磨砺,我有幸和项大师一起参加宁波市钳工项目选拔大赛。我带着十二分的喜悦和兴奋来和项大师汇报这个“喜讯”,没想到迎来的确是为期一个月的“魔鬼式”训练。

  钳工项目本就枯燥,三十几度的高温在没有空调的教室里变得更加闷热,再加上满是老茧、血泡的双手,和停滞不前的技术,让我第一次萌生了放弃的念头。

  听到我的抱怨,项大师笑了笑,只问了一句话,“你知道啥是“工匠精神”吗?”

  这问题问的我一时语塞,憋了好半天才不服气的讲“不就是要练就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吗?”

  “你这答案倒是没问题,可是不准确。“工匠精神”确实是精益求精的理念,但重点在对精品执着的坚持和追求,享受着产品在手中升华的过程,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追求完美和极致,要给自己信心,相信自己能干好。”

  这段话无疑再一次让我醍醐灌顶。我长舒一口气后把一气之下揉烂的图纸从地上捡起来挂在操作台上,向那个两微米的配合公差发起了第n轮的进攻。

  一个月转瞬即逝,两个工件的配合间隙要连一根头发丝都插不进去的难题终于被攻克,同时也迎来了比赛开始的日子。功夫不负有心人,项大师和我分别以第一名和第三名的成绩通过了选拔赛,一路高歌挺进“决赛圈”,一举拿下“一等奖”和“优秀奖”。

  “该收收心了,这段时间没少开展检修技能的培训,你虽然拿到不少荣誉,但相对其他人,检修方面还是经历的少”。

  每次项大师突然板起脸压低声音,我就知道又要给我“开小灶”了。加练的过程无疑依旧是辛苦的,但疲惫感会消失,学会的手艺是可以记一辈子的。

  “我在部队带新兵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和蔼,等到再来新毕业生入职的时候,你也可以当师傅了,关键要记住学习的态度和奋斗的信念,不管是从事什么专业的工作,都可以收益其中”。

  这就是我的“军人”师父,亦师亦友,将劳模精神、劳动竞赛、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言传身教中让我受益匪浅。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