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电 > 一线风采

钢轨 “诊疗师” 的冬日特别行动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5-01-16 14:11:15

  1月14日9时许,新朔铁路大准线点-支线下行线上,8名综合区段探伤工区的线路工已整齐列队。今天,他们是守护能源运输动脉安全畅通的钢轨“诊疗师”,正精神饱满地准备开展钢轨探伤任务。

  线路上寒风扑面而来,工长郝金晶紧了紧衣领,再次检查了一遍作业人员的劳保用品是否穿戴到位。“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对点-支线下行线钢轨进行探伤。迎峰度冬期间,钢轨受低温影响容易变脆,再加上运输量增大,钢轨在车轮的反复碾压下,非常容易出现伤损,咱们要擦亮眼睛,务必重点关注一下侧磨较大、轨面碎裂掉块、失波地段的伤损情况,发现隐患马上上报,坚决不能放过每一处伤损,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大家整齐划一的响应,震碎了冬日里的寂静,在空旷的山野里响亮地回荡着。

  “好,现在开始点名……”随着点名声响起,每一位职工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回应,那一声声响亮的“到”,是他们激昂战歌里的音符,串联成一段振奋昂扬的前奏。这一份份饱满的热情,彰显着钢轨“诊疗师”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散发着他们火热的激情和干劲。

  点完名,工区副主任崔小平依然不放心,再次细致入微强调了此次探伤任务的重点和注意事项,确保每一名“诊疗师”都清楚任务的关键所在。

  完毕后,钢轨“诊疗师”们迅速检查探伤仪器设备状态是否良好,认真查验工器具是否佩戴齐全。探伤仪属于精密检测设备,相当于给钢轨检查病灶的“B超仪”。为确保探伤设备可靠精确,该工区早在入冬前,就已备足冬季探伤专用耦合剂等相关物料,并安排专人定期对有关仪器进行日常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同时落实仪器设备“工前标定、工后校验”规定,确保仪器使用状态良好。

  作业人员仔细确认着设备各项参数,谨慎调试着各类数据,确保每一台设备都能精准“诊疗”。完成检查后,大家两两一队,轻车熟路向作业现场走去。尽管严冬的寒风撕扯着他们的标志马甲,千方百计阻挡他们的脚步,但寒风不知道,他们的心中燃着一团火,一团吹不熄的责任之火,让他们拥有着不畏严寒战风雪的勇气,也有了保安保供保畅的坚定信心。

图为作业人员对隧道口线路进行钢轨探伤作业

  他们一侧一组,一前一后,相互照应又互不影响。组内一人平稳推动探伤小车,既要注意脚下安全,又要关注探头位置是否探测准确、无遗漏。而他的搭档则要把眼神定焦到数据显示屏上,密切关注每一个数据变化,同时根据多年经验进行判断分析,在反复变化的不同数值中仔细辨别钢轨状态。

  崔小平心里时刻惦记着探测质量,一步不离地跟了上来。每当探测到钢轨接头、道岔等关键部位,崔小平便用手里的小锤子,在钢轨上左敲敲右锤锤,凭借多年积累的现场经验,通过敲击的声音和手感敏锐判断钢轨内部是否受伤。

  接头、焊缝是线路最薄弱处所,是发生伤损的“重灾区”。出诊前,他们便提前确定好了体检方案,采取仪器+人工的双重诊断法,对接头、焊缝重点加强探伤检查,对疑似波形进行两台仪器校对复核,做到发现一处,处置一处,确保焊缝质量。

  道岔是保障行车安全有序的关键设备,加强道岔探伤至关重要。作业人员对道岔部位进行重点关注,对尖轨部位使用通用仪器进行手动探伤,对道岔其他部位按照“眼看、镜照、锤敲”的步骤,确保道岔检测到位。

  别以为这钢轨“诊疗师”就是推着探伤小车走走停停,这里边诀窍可多着呢。探伤作业讲究“慢推细检”,需要全神贯注盯紧显示屏上显示的波形,仔细辨别异常波形,不能放过一丝可疑变化。如果在推行过程中,仪器发出“滴滴滴”的报警声,他们就要立即拉着仪器后退几步,在报警范围内反复推行,并俯身趴在钢轨上,使用圆形镜检查钢轨底部情况,直至精准找到伤损位置。一名合格的钢轨“诊疗师”,务必要做到脑勤、眼勤、手勤、腿勤这“四勤”。需要脑勤,在面对异常波形,才能练就火眼金睛,通过比对多周期波形变化,从中精准判断钢轨隐疾;需要眼勤,才有本领在执机检查过程中,将观察线路技术状况有效结合,对线路高低、水平及技术状况不良地段盯控到位;需要手勤,多上手练习,掌握探头检测位置,才能做到人机合一,练出高效的检测手法;需要腿勤,宁可多走千步,不可漏检毫厘,才能在毫厘之间见真章。

  “针对冬季昼夜温差较大的情况,我们工区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冬季钢轨防断探伤检测计划,对作业推行检查速度、重点地段检查频次和探伤数据分析进行规范强化,对现场和回放作业中发现的疑似伤损回波,会立即组织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会诊,确保无漏探、无误判。”崔小平边走边说,即便是哈气在衣领上结成微霜,也全然不在意。

  突然,仪器突然发出的警报声,让崔小平本就紧张的心霎时提到了嗓子眼儿。在正常情况下,探伤仪的波形通常较为平缓,而此时屏幕上却突然出现了一条幅度较大的回波。

  “大家别着急,盯好波形,不要超速,咱们一定要控制好走行速度,不能超过3千米每小时,要时刻注意探头位置、耦合状态以及是否有失波情况,调整和灵敏度草状波不要低于20%,咱们要确保干一米保一米!”崔小平当机立断,迅速让作业人员李智慧将钢轨探伤仪向后拉,对刚刚通过的地方再次进行检测。同时安排其他作业人员将另一台探伤仪搬来进行复测。在确认了出波位置后,工长郝金晶又从工具包里掏出通用探伤仪,对此处钢轨展开进一步探伤。经过多重手段的反复检测,最终确认排除不是伤损波。幸好是虚惊一场!

  “探伤工作是守护线路安全的第一道岗,丝毫马虎不得。哪怕是忽视了一个小小的损伤,也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崔小平常常教导工区职工,要时时刻刻把安全这根弦绷紧了,因为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脚边的钢轨,更是能源通道的安全畅通,更是万家灯火里的幸福。

  经过180分钟的紧张忙碌,新朔铁路大准公司综合检修区段探伤工区的8名钢轨“诊疗师”顺利完成当日“诊疗任务”。他们带着疲惫却朴实的笑容,有条不紊收拾好设备,有说有笑地踏上回程的路。(薛长亮 丁先平)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