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习近平
初见张铎,圆圆的脸颊,安一副黑框眼镜,颇有几分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模样。90后项目经理,水电七局最年轻的局管中层干部,可不就和“熊猫”一样珍贵?
从技术员、工区长再到工程部主任、项目经理,外人眼中的张铎是炙手可热的工程新秀,春风得意的少年郎;他本人却表示压力山大,一切纯属运气,不过是恰巧搭上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列车。然而,一切有偶然,也有必然。
1991年,张铎出生于书香门第陕西安康教师家庭,取名“铎”,意在成“器”。他从小便是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不但学习成绩优异,在党员父母的熏陶下,更是个乐于助人的“小大人”,谁家有个麻烦总是跑在最前面。大家给了他四字考语:根正苗红。
2009年,张铎顺利考入河海大学,专攻给水排水专业。毕业后的他拒绝了父母让他当老师的想法,毅然投身水电七局,成为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的一名技术员。
为此,父母说他是青春期迎来了“叛逆”。但张铎心中另有一番打算:好男儿志在四方,和平年代既不能保家卫国,那就建设国家,要靠着自己“闯”出一番事业。
初入七局,作为重点大学分来的新生,一到项目部,张铎便被列为了重点培养对象。与此同时,带着从小对党组织的敬畏之心,张铎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入党,我必须朝着这一目标努力。”他的心中燃起一团火焰。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方面干工程哪是条条框框就能干得好,大家的期许和自己实际做出来的工作实在相距甚远;另一方面,远在陕西的女友因难以忍受异地而选择了分手。从小便顺风顺水的张铎,备受打击,从未有过的挫败感席卷而来,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错误,只想尥蹶子不干,一头扎进宿舍长睡不醒。
师傅何福江将张铎的烦闷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拉起宿舍昏睡的张铎去乒乓球室打了一小时球。最后只问了他一个问题:你真的想要回去,过一眼望到头的日子吗?
再次回到宿舍后的张铎,接到父母的电话,母亲在电话那头语气里满是关切:“回来考试吧,考教师,考公务员,考研究生都行。”父亲的声音不似母亲那么激动,只略带沙哑地说了一句:“凡事看你自己,我们都支持。只不过不管干什么都得吃得了苦,没有什么是容易的,你自己想想清楚吧。”
想到家人的关心,想到师傅的期许,再想起自己初入社会的雄心抱负。张铎把成年后的首次哭泣贡献给了这个“平凡”的夜晚。说来奇怪,焦虑伴着汗水和眼泪同时蒸发不见,张铎也重获“闯劲”。
发愤图强的张铎,凭着良好的底子和一股子“钻”劲,白天不断地跑现场,虚心请教工地里的老师傅、老同志,学习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管理的方式方法;晚上抽空恶补专业书籍,一本书翻来覆去,确定把知识点吃烂、吃透,方肯罢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他边学边干,仅用两年时间,就逐渐由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得到项目部同事一致称赞,逐步成长为汉州北路等八个项目的工区长。在同事的介绍下,他更是遇上了挚爱,可谓事业爱情双丰收。
“当你不知前路如何时,最有用的方式就是学习,方向也会一点一点地明晰。”这是张铎的座右铭,他也这样践行。
成为工区长的张铎没有裹足不前,反而更加刻苦学习,毕竟父母从小就教育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成日醉心于地基处理、主体结构施工、防水体系施工、安装工程施工、与海绵城市相结合应用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就连打饭时,嘴里都念叨着研究内容,每次想到什么关键点,就掏出小本子认真记录。同事们经常笑话他:“好好一个年轻小伙,怎就魔怔了?”就连最了解她的媳妇,都打算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以此缓解压力。好在功夫不负苦心人,其参与的科研项目《软弱地基城市综合管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荣获中国电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并先后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中国电建工法1项。同时,经过时间的不断考验,那个“根正苗红”的少年终成了不忘初心的党员。
越努力越幸运,两年跳一级,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就这么自然而然的发生在张铎身上。
2019年,时任项目工程部主任的张铎再次通过努力,拿到建筑行业“畅通码”——一级建造师证,至此开启新的征程。
张铎的师傅评价他:“这孩子心眼实、能坚持,底子好、吃得苦。其实有许多不错的孩子,都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放弃了,张铎坚持下来也许就是他的过人之处。”
徒弟胡健楠说起他,眼里满是光亮:“我也要成为和师父一样优秀的人!先定一个小目标:一年考下二建,三年成为技术骨干,五年升职中层干部!”
前不久,张铎作为公司优秀青年代表,被提拔为国内二级项目经理,本应人逢喜事精神爽,但再见他时,眼里多了几分藏不住的倦意。眼底的黑眼圈,不时传来的电话铃声,烟灰缸里插满的烟头,桌上厚厚的文件与书籍……似乎都在诉说着难以向人倾吐的故事。
项目部的同事解密:春风得意的背后是如履薄冰。他每天都难以入眠,加班至深夜已是常态。一心只想着如何通过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方能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90后”骨干、“关键少数”,甚至脸上的黑眼圈,都为张铎打上了“熊猫”的标签。堪堪步入而立之年的张铎,早已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少年本色却丝毫未减,如今更凭借乘风之势,摆开踏浪之姿,去做他人生潮头上的“弄潮儿”。
张铎(右)汇报工程情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