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接着在此基础之上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能产生连续电流的发电机,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电器时代。但彼时的中国贫穷落后,直到解放前夕,中国电力工业仍处于世界落后地位。全国装机容量只有185万千瓦,仅相当于现在一个中等城市一年的用电量。人均用电量9千瓦时,仅相当于现代家庭柜式空调几个小时的用电量。
建国初期,随着国家建设的长足发展,电力供需矛盾日趋紧张。为满足生产建设用电的需要,在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1953年,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TQC型空冷6千千瓦汽轮机发电机组研制成功,该发电机组设计电压6300伏,转速为3000转/分钟,开创了中国制造汽轮发电机组的先河!改变了之前电力生产完全依赖进口国外发电机组的历史!
淮南田家庵,上海电建的第一仗
为切实把国产第一台发电机组建设好,运行好,也为了更好的开发淮南煤炭资源。国家经过慎重考虑和选择,决定把国产第一台6千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安装在当时处于国内电力生产领先地位,有着十多年丰富电力生产经验的淮南田家庵发电厂。1954年,燃料工业部决定在淮南田家庵电厂进行第一期扩建4台6千千瓦机组工程。发电机设备和锅炉分别由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上海锅炉厂制造,为中国首次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设备。上海电建的前身,华东电业管理局修建工程局承担施工。
1954年冬天,怀揣建设一个新中国的激情和梦想,1500名上海电建人带着简单行装赶赴田家庵施工现场,从零开始,建设新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己施工安装的6千千瓦火力发电机组。从此,田家庵这个名字,永远地刻在了新中国的电力建设史上。
白手起家,打造新中国第一台争气机
施工初期,技术人员只占职工的4%,合格焊工只有4名,钢筋和混凝土只有14名。第一代上海电建人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精神,于1955年1月,土建第一工程职工冒着严寒首先开挖水泵房基础土方工程。
那年冬天的淮河流域特别冷,电建人冒着零下13度的严寒开始建厂。当时没有什么像样的施工工具,基本只能靠一双手干活,一洋镐砸下去,硬的像石头一样的冻土只砸开一个小白点,一天砸完,虎口早已震出了血,但是大家都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第二天接着忍着伤痛,继续砸土。“打造新中国第一台争气机”,是每一个上海电建人的光荣和使命。
1956年2月11日,第一套9号机组投入运行,比计划提前了122天。3月26日,第二套10号机组投入运行,比计划提前9个月。同年4月26日,在田家庵发电厂举行了国产第一套6千千瓦机组发电庆典。7月10日,第三套11号机组竣工投产。至此,淮南田家庵发电厂第一期扩建三机四炉工程全部完成,历时1年3个月零30天。土建主体工程质量达到甲级标准,主机炉安装质量达到优级标准(另一台4号机组于1957年11月29日竣工投产)。第一代上海电建人靠一双手建起了新中国第一座国产电站,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美的图画。
1958年10月,原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同志亲临淮南田家庵发电厂视察,站在铭牌编号为“001”的6千千瓦汽轮机组前,高兴得不断点头微笑。在听取工人汇报后,还不断称赞并叮嘱工人们“要用好、管好国产发电设备,积累更多的生产建设经验,发展祖国的电力事业”!
不断突破,书写着一篇篇辉煌
从田家庵电厂开始,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中国电力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2019年,全国发电量75034.3亿千瓦时,截至2019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1066万千瓦,全国发电量、装机量连续七年世界第一。
进入新时代,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上海电建主动服务国家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承建沪皖合作项目,世界首台135万千瓦新型燃煤机组——安徽平山电厂二期工程。2020年12月16日,平山电厂二期工程机组一次并网成功。
从新中国第一台国产6千千瓦机组,到当今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135万千瓦机组,机组单机容量增加了225倍。这个数字,见证了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写照。
从白手起家到如今的规模,一代一代的电建人不曾忘记田家庵精神,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红色基因为电建开疆辟土,为中国电力事业奉献一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