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矩扳手一勾,手一转,1秒便能牢牢地绑扎一个节点。从一名普通的一线钢筋工到如今的电建建筑公司专业人才,他和钢筋打了近二十年的交道,完成了从工人到工匠的“升级路”,并用高超的技能和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赢得项目同事们的广泛认同,他就是电建建筑公司杭州安置房西区项目的钢筋工长石宝库。
匠心对待,一线工人“升级”管理者
2003年,怀揣着“奔小康”的梦想,30岁的石宝库以一名普通的一线钢筋工的身份从河南来到水电二局。“当时一天可以赚60块钱的工资,每天吃饭花几块钱,剩下的全部寄回家里。”回忆起当年工作的情景,石宝库望着办公室窗外的主楼楼座陷入沉思。恍眼间,在公司工作已有十八个春秋,从一位普通的一线施工作业人员到目前管理近百多名劳务人员的钢筋工长,回忆当年,石宝库颇有感慨:那时候他白天在施工中跟着师傅边干边学,晚上匆匆吃完饭又粘着师傅问这问那。工友们并不理解他为何一下班就将全部身心都扑在了看图纸、学图集上,而他却说:“农民工也要学会看图纸,多学习才能全面发展。”那时候,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钻研技术知识上,自学建筑制图、钢筋工程通用技术质量标准、钢筋施工规范等专业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十八年间,石宝库先后参与了吉林市丰满反调节水库项目、辽宁省丹东市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辽宁省宽甸县长甸电站改造工程项目、江苏宿迁港项目等工程建设,如今在杭州安置房西区项目兢兢业业地工作,,黝黑的皮肤和结实的双臂铭刻着这位钢筋高手的峥嵘岁月。
初心不改,专业人才“升级”国企楷模
2014年12月,由北京市国资委主办的“国企楷模•北京榜样”主题颁奖盛典在北京隆重举行,石宝库获得“优秀人物”称号。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将责任心和使命感化作积极工作的动力,忠于职守、踏实工作,为大家树立了榜样标杆。
尽管技能本领已日臻高超,但石师傅仍能十几年如一日地不断学习,追求进步。2020年,他参加了富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举办的“926工匠日杯”职业技能竞赛,在竞赛中充分展示了电建工匠的技能水平。在专业追求方面他永不止步,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透着一股倔强劲儿:“我不断参加钢筋工比赛,能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也给我了源源不断进步的动力,我也将一如既往,把简单的事做好,认真对待每一件工作。”
“一路走来除了自己肯钻研,是公司培养了我,给了我成长的平台,给了我荣誉,我希望一直在这里干到退休。”如今,石宝库已经是项目部的“技术大牛”,工期不紧张的时候,他就在项目上给年轻人授课,发挥“传、帮、带”作用,针对项目职工普遍存在的钢筋技术知识薄弱项,结合实操技能进行细致讲解,带出了一支懂钢筋、会管理的青年队伍。
战疫复工,金牌工匠“升级”抗疫先锋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石宝库从1月30日开始,主动加入家乡当地防疫志愿者行列,投身到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每天早晨六点他跟着村里的党员干部,挨家挨户进行排查,对村民进行体温监测,做好数据记录;给村民宣传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对重点户进行消毒发放防疫物品;为隔离观察的人员送去日常物资和购买生活物品等等,一天下来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他却没有任何怨言。
“疫情面前,总得有人站出来,我很荣幸成为一名志愿者,为家乡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贡献,践行身为央企人的责任与担当。”石宝库说。
复工之际,他又急如星火,第一时间赶到项目。由于复工人员较少,现场工作难以开展,特别是在钢筋弯箍机操作工没有复工的情况下,石宝库秉承“执行没有借口”的企业文化,临危受命,火线培养,主动并细心地指导工人,力求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大家掌握机器操作要领。在他细致耐心的指导下,部分工人很快上手,完成了钢筋加工作业,保证了现场材料的供应。此外,他还积极参与项目疫情防控消杀工作,每天提前到岗位落实消毒,全面落实好每一个细节。
择一行,终一生。无论是一线工人还是电建工匠,再到如今的管理人员,大家眼中的“石师傅”,始终初心不变,他一直保持着一名劳动者的本色,低调务实、勤奋钻研,用劳动创造幸福,以奋斗诠释担当,用勤劳的双手和无数次的操作,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增添新动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