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杨恒辉,1981年入伍,是广西边防三师八团的一名炮兵。当年我只有19岁,虽然广西边境那时正处于战争状态,但我从没有害怕和退缩,心里只想着要把那些侵略者击退。”
“我是凌志豪,1996年入伍,服役期间参加了1998年九江的特大洪灾抗洪抢险。那时九江大坝多处决堤,我们部队连夜冒雨赶往永修,我和战友划着橡皮艇在村里一户一户地救人,因为水流太急,有的战友跳下船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在第94个“八一”建军节之际,江西电建公司机械(风电)工程公司退伍军人齐聚一堂,大家通过线上、线下座谈形式,分享服役经历、回忆军旅往事,畅谈工作心得。这些电建“老兵”早已褪下军装,但在每一个风电建设岗位中,他们如同钢铁战士般铸就着电建铁军的美誉。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
孙刚,是一名有着27年党龄的退伍军人,1994年入职公司以来,他一步一个脚印,参与了15个风电、光伏新能源工程建设,2018年底成为机械(风电)工程公司的“领军人”。
2017年7月3日,在湖南大通湖200兆瓦光伏项目施工期间,大通湖突然遭遇洪水,担任项目副经理孙刚同志第一时间组织团队到向东闸参与抗洪抢险,通宵奋战,冲锋在抗洪抢险施工一线,堆沙包、开地渠、为受灾村民抢救物资,湖南人民真切感受到了兄弟般的情谊。
2018年11月,孙刚毅然担当江西电建公司20余个风电项目的履约管理工作。之前虽从未涉及风电项目管理,但他丝毫没有退缩,带领团队以高标准严要求投入各项工作,展现了军人坚毅不屈、扛鼎重担的精神风采。
2019年,风电项目激增,16个在建风电项目全面开工,面临人员紧缺、设备到货紧缺、恶劣天气影响施工等诸多挑战。面对困难,孙刚积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独到见解。因在建施工项目多,还要参与新建项目踏勘、调研,孙刚一年有大半时间在20多个项目间辗转。
原本安排出差回昌后给八十多岁的老父亲过生日,可还没踏进家门,就不得不又赶往下一个项目,“三过家门而不入”,对孙刚而言并不夸张。“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我们做工作要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和担当,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始终要保持着一种永远在前进的道路上只往前走的军人精神。”孙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身浩然正气,一腔赤血忠心
身为退伍军人,卢其龙身上一直有一股忠贞之气。他1990年入伍,在东海舰队PL37703部因表现出色,多次立功。不论是抗洪抢险中舍身忘死的奔赴,还是吊装工作中的专业安全守护,不同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初心。
1994年退伍后,卢其龙来到了江西电建公司参与电厂项目建设。近28年的职业生涯,他一直守护着江西电建公司大大小小的“钢铁侠”——大型起重施工机械,从事过石油化工、海油、风电等多项重大吊装作业。一台600吨履带吊从安装到调试使用,他带领四五个人用3天时间就可完成。
600吨履带吊车外租建设风电项目期间,业主要求机械24小时连轴工作,卢其龙和搭档每日连续工作近12小时,严格实施吊装、拆车、移位等各种工序,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以军人本色树立电建铁军形象。
长期的熬夜及坐班工作,卢其龙的腰间盘突出越来越严重,但职业病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工作。只要吊车在作业,他就一直坚守在现场进行监护,至今为止,他始终保持着“零”吊装事故的纪录。
旌旗漫卷遍营房,将士回头已褪装
对于如今已经58岁的“老兵”杨恒辉来说,不论是当兵入伍还是退伍转业,他的故事已然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书。
历经炮火洗礼的杨恒辉退伍后被分配到了江西电建公司,在贵溪电厂锅炉工地,杨恒辉怀着一腔热血,敢于担当,勇于奉献,获得了领导赏识和认可。先后辗转了贵溪电厂、广东云浮电厂、内蒙布连、山西榆林等17个项目,冲锋在前,面对困难,是他始终不忘的军人本色。
在丰城二期工程期间,由于工程紧、任务急,身为汽车吊司机的杨恒辉每日工作十多个小时,长时间的思想高度集中,连续的熬夜加班,使原本身体强壮的他病倒了。医生告诉他,再晚来两天可能命都没了。家里人都劝他好好珍爱身体,不要太劳累了,但这个钢铁一般的汉子,在身体稍有好转之后,立即回归工作阵地。“现在是施工高峰期,我休息了意味着同事们就更忙更累了,我不能离开!”生病期间,杨恒辉想得更多的是工作。
近四十年扎根一线,杨恒辉身经百战,用朴实的工作“聚沙成塔”,谱写着担当奉献的赞歌。
身着戎装守国土,褪下军服勇担当
在机械(风电)工程公司,还有很多优秀的退伍军人,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电建事业,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
曾经的空军地勤兵、战斗机维修员李明,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机械操作能手。因机械专业技术过硬,多个合作单位多次发出高薪聘任邀请,面对高职高薪,李明没有动心。“江西电建培养了我,我要为公司服务到底!”铮铮誓言再现军人的忠贞与担当。
入伍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熊中明,如今成为风电项目管理的佼佼者。风电项目市场开发、前期踏勘、施工策划及履约管理,熊中明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并有针对性地把宝贵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助力他们迅速成长,尽快独当一面。
军魂犹在,薪火永传。孙刚、卢其龙、杨恒辉、李明、熊中明……虽然他们褪去军装、换上工装,但这些电建“老兵”仍保留着军人本色,用忠诚、担当、实干、奉献汇成了风电建设中一道道最亮丽的“风景”。
孙刚(左二)进行风电项目前期策划调研
凌志豪(右)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