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九曲回肠的山道,通向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梅雨镇。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曾经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至2020年底,凉山州这个深度贫困堡垒被攻克,凉山彝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2021年5月,为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区脱贫致富,龙塘水库及灌区工程开工建设,随之一批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电建青年来到了大凉山。
远离都市的繁华和家乡的温暖,来到大凉山需要不小的勇气,这群朝气蓬勃的新时代青年,面对舒适圈,他们勇敢选择“出圈”,去感受新的青春价值,攀爬新的人生高度。
彝族“问题少年”
“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知道,横亘在我与其他人之间的,是一座望不到边际的大山,只有一路狂奔,才有翻越过去的希望。”在中国电建水电一局龙塘项目,有这样一位来自大凉山的彝族小伙,他叫卢锴。
2017年,卢锴从大凉山深处来到成都求学。面对正在上学的弟弟妹妹,作为家里长子,家境本就不宽裕的他更加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离家的这四年里,卢锴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2021年7月学成毕业后,卢锴加入了中国电建。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他回到了大凉山。在龙塘项目部的两个月后,他给家中父母写了封信。信中写道:“毕业后我本想在你们的膝下继续儿时的其乐融融,从小你们就教育我,好男儿志在四方,男人就当趁年轻多去外面闯荡。这句话我一直谨记于心,现在的我已经能照顾好自己了,这里的同事、领导都很好,请你们放心,等过年了儿子就回来看望你们。”
如信中所说,他渐渐地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爱上了中国电建水电一局这个大家庭。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喜欢叫他“问题少年”,其实,并不是他这个人有问题,而是他喜欢问问题,不懂的问,有疑问的也问,有时候连师父都没办法第一时间解答,得仔细研究一番后,才能告诉他答案。就这样,“问题少年”的称号在项目流传开来。
“生于斯,长于此。人在这片土地上,就算和家人团聚了,何况我会讲彝族话,和当地同胞沟通要更顺畅些。”这个“问题少年”在关键事情上,却一点问题也没有。为了推进项目征地工作,2021年春节他对父母食言了,主动选择留守,加入到项目征地工作中。
绽放“青春芳华”
关于这位姑娘的成长故事得回溯到一年前,从她走上大凉山的路开始。
开往项目的车沿着路标,向着更高的远方驶去。窗外,弯弯曲曲的山路盘旋,同行的小伙伴开始担心工地上的生活。“走过这条路,翻过这座山,等待我们的将是更美的风景。”来自贵州的陈红琴一路鼓励着小伙伴。
事实上,真正接触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后,她才明白比想象中更为复杂琐碎。为了节省时间,她常常是束起长发,素面朝天就奔赴项目施工现场。
“安全帽一定要扣紧,佩戴要规范,不要嫌麻烦!”“高处作业一定要系上安全带,并且不能随意扣在钢管上!”在施工现场,这名安全战线上的“电建新兵”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为了保障现场施工安全,她总是在师傅的带领下,扛着烈日带着安全帽驻扎在施工现场,环视四周,准确的把安全隐患排查出来,亲眼看着整改完成后,她才放心离开。等回到项目,身上的衣襟早已被汗水浸透。
“没有不适合自己的岗位,只有能力不匹配的自己,女孩也能干安全,更何况我是名年轻党员,更要干出个样来。”许多个深夜,这句话不时从陈红琴脑海蹦出。日复一日,她的肤色也趋近古铜色,而她的成长,仿佛一种美丽的“蝶变”。一年间,她在工作岗位上已经能够独当一面,筹备安全会议、组织开展现场隐患排查,应急预案的编制已经能够独立完成。
“时代不同,但巾帼精神闪耀在每一个时代。”一路走来,陈红琴在选择与蜕变中,迎来美丽“绽放”。
这份美,不仅仅关乎风采,更关乎梦想、担当与情怀。
工地“吉他少年”
“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一年前,吉林长春,水电一局“踏征程 起舞放歌”新员工联欢晚会上,阳光帅气的云南小伙杨玉通现场为大家吉他弹唱了歌手朴树的《那些花儿》,同众多新入职大学生一样,虽然离别有些不舍,但对于即将到来的工地之行,内心深处,他满怀期待。
一年后,尝过了大凉山的“滋味”,他豁然开朗,从工地上前辈们脸庞上绽放的笑容中,这个吉他少年读懂了“电建青年”不仅仅是青春的诗与远方,更是一种责任。
项目建设工期紧、时间任务重,面对设备物资调度大考,他选择了甩开膀子、迎难而上。每到月末,他的身影总能准时出现在施工现场。在施工队伍眼里,他相当较真,哪怕有一块混在废料池的可用之材,他都要挑出来;在供应商眼里,他“不讲情面”,不管送来多少材料都要逐一抽检、点验。
对于零星材料的管理,他自有高招,建立了符合项目实际的物资消耗使用台账,每天对各类零星材料使用情况进行梳理汇总,清点物资库存量、发放量、补货量,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编制月采购计划清单,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施工进度提供物资保障。
“向外界传递来自大凉山的电建‘声音’,需要坚守和热爱。”后来,杨玉通在项目实现了诸多人生中的第一次……他觉得心里的热爱,应该像他所喜爱的音乐一样,是广博的、汹涌的、澎湃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热爱就是他能够扎根工地的“秘密武器”。
工作之余,他也会在宿舍给我们弹唱几首歌曲,送给奋斗中的电建青年,也鼓励大家勇敢逐梦。
“因为热爱,岁月不觉漫长,电建青春更显纯粹。”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大凉山彝族同胞追求富裕生活的奔头也越来越足。”
“在淳朴民风的熏陶下,在青山绿水照印中,龙塘水库如明珠般让大凉山熠熠生辉。”
……
伴着杨玉通的伴奏,我们仿佛看到了电建青年一颗颗愿为祖国奉献的心,仿佛看到了水库建成后地方群众的喜悦。
后来,实地踏勘、测量数据、了解民意......号召一响,龙塘项目青年自告奋勇,奔走于村委会、老乡家以及施工现场。而我,作为其中一员,乐在其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