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出征,让中国电建品牌在渭北高原熠熠生辉;爱心助农,让中国基础文化在秦岭渭川生根发芽;扶贫济困,让水电基础精神在黄土高原开出花朵。
中国水电基础局东庄水利枢纽坝址防渗工程自开工以来,通过共战疫情、爱心助农、提供就业岗位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当地“乡村振兴”战略成果巩固,为当地百姓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
战疫一线“践初心”
今年8月以来,陕西省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发生,防疫形势异常严峻,项目青年毅然扛起新时代青年责任和担当,以实际行动筑牢防疫安全屏障,成为叱干街道、东庄乡相家村共计700余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为坚定的“助力者”。
西安市出现疫情后,为了尽快筑牢免疫屏障,项目团队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例会研究部署项目防疫工作,积极与驻地社区沟通交流,邀请医护人员上门核酸,同时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到驻地防疫工作中,切实做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我是党员我先上。”听到东庄乡招募志愿者,青年党员杨丁凡第一时间报名参加。
“算我一个。虽然我不是党员,但也是党的后备军呀。”入职刚一月的青年团员曹子璐也不甘落后。
不到两小时,一支15人的志愿服务队组建成功,大家自发穿上红马甲,穿起防护服,兵分三路,深入乡镇街区当起防疫哨兵。
召之即来,来之即战。陕西的高温天气还在持续,到达任务点的志愿者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叱干街道的核酸检测点一片忙碌,信息登记小组、体温检测小组、秩序维护小组分工明确。
现场消杀、逐屋通知下楼检测、维持现场秩序、为行动困难的老人入户检测、开箱扫码、粘贴试管码、录入信息,协助医务人员进行检测、封管……志愿者的身影在防疫一线的各个,积极配合当地政府防疫措施,严格履行“日清洁、日报备”的原则,确保消毒“全覆盖零死角”。
“我们才忙了几个小时,那些医护人员已经忙了一上午了,他们的防护服就已经湿透了,很辛苦,所以我们要多帮他们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才行。”青年团员张可明一边登记居民信息一边笑道。
王桥村村口值班室,还有一群“红马甲”在这里值守,在卡口监督进出居民填写行程单,排查村里人员信息,帮忙运送物资,宣传防疫政策,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代取药物,他们忙得“连轴转”,连饭都顾不上吃。
“请大家戴好口罩,提前打开一码通,保持一米线……”年轻的防疫哨兵胡州洋恪尽职守。布置检测场地、维持现场秩序、调度现场人员、保持场地通风换气……从管理人员出入、全程协调秩序,到帮助老人申领二维码,“哨兵”的工作非常琐碎辛苦,他却甘之如饴。
微光成炬,能够穿透阴霾。面对这次疫情大考,水电基础青年用他们的坚持协助当地政府为驻地百姓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同时也让能吃苦、能战斗的青春担当精神在秦岭渭川熠熠生辉。
爱心助农“暖人心”
“新鲜苹果,纯天然,无公害,绝对没有打蜡。”
“都是刚从树上采摘的,价格便宜味道好……”
叱干镇王桥村活动广场上,水果摊位井然有序,果香袭人,往来游人络绎不绝。然而几天前,这里却是另一幅景象。
叱干镇位于礼泉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以沟壑丘陵为主, 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适合种植苹果。王桥村坐落在泾河岸畔,是项目营地所在。镇上道路年久失修,旁边果树长势良好,无人采摘的苹果掉落了一地。
“村里的年轻人年初就出去打工了,现在疫情严重,大多数回不来,苹果都快烂在地里了。我来是想请咱们项目能不能帮帮我们。”面对申新鹏的请求,项目党支部书记佟晓亮立即答应了下来,并且根据果树分布情况,统筹安排人手。
“咱们先去果园看看具体情况。”副经理周晶晶和老党员吴志伟带着设备前往果园,丈量土地,查看道路。项目团队与村中住户商议确定采摘方案后,结合实际情况,从施工现场抽调出1台挖掘机、2辆运输车以及8名党员青年投入爱心助农工作中。
“这条路有点窄车辆进不去,我们想先顺着田埂开出一条路。”经过老乡同意后,周晶晶指挥挖掘机开始工作,项目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也迈出迅捷的步伐。
“真是辛苦你们了,这么快就过来了。”村主任颇为惊异,连声道谢。
“根据之前的测算,大概120多棵果树,过几天还有雨,大家加把劲儿,咱们争取这两天搞定。”佟晓亮在现场指挥调度、协调工序,其他人也纷纷拿起袋子进行采摘,忙得不亦乐乎,为驻地百姓服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清理地面杂草、连续土地开挖、检查果梯搭设、果篮铺设蒲包、仔细采摘鲜果、小心送上运输车……大家配合默契,分工明确,采摘工作有序进行。虽然天气炎热,累得汗流浃背,但是大家都咬牙坚持,争分夺秒,连续战斗。经过两天的忙碌,所有的苹果都被成功采摘。这时,外面下起了叮叮咚咚的冰雹,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谢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帮忙,这么大的冰雹,我们的那些苹果可就都坏了。”满头银发的李奶奶专程过来感谢到,“这苹果可甜了,送给你们尝尝。”
作为陕西省经济发展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工程,东庄水利枢纽的建设者们以弘扬央企担当为己任,在工程建设之余,致力于解决驻地群众急愁难盼的问题,水电基础青年冲锋在前。
企地共建“绘同心”
“来项目之前,我家里承包了几十亩果园,想打工还走不开,家里老人年纪大了。这两年苹果市场不景气,孩子正在上高中,自从来项目,半年差不多顶过去一年收入了。”家住叱干镇百井村的出渣车司机田根胜谈起收入对比,感触颇深。
项目所在地叱干镇,曾是咸阳市礼泉县深度贫困村,于2019年7月刚刚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叱干镇经济产业基础较弱,发展相对滞后,仍然存在返贫风险。
因地制宜,精准发力。自开工以来,项目部始终践行“企地共建,定点帮扶”的扶贫理念,以工程需要和实现就业为导向,大量招聘当地群众,实现按需选择、技能培训、就近就业等“一站式”服务,确保当地脱贫人员不返贫,助力政府巩固脱贫成果。
为了让就业人员掌握专业技能,尽快上岗,项目部特组织新员工入场培训,安全技术交底,以“老带新”的模式,上岗后安排经验丰富的班长及老员工指导协作。
“我从小数学就不好,干资料统计基础比较薄弱,多亏了师父非常耐心地一遍遍教我。现在隧洞开挖进尺记录、竖井施工台账、喷锚支护记录等工程数据统计,对我来说,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 26岁的陈浩浩第一次进入工程行业,谈起自己的成长历程,对师父充满感激。
项目部“企地共建”的路线践行,不光体现在就业扶贫上,也显现在各项志愿者活动中。
去年重阳节,在接到东庄乡相家村村委会的邀请后,项目副经理常利冬集结了12名青年志愿者,以“九九重阳节”为契机,慰问了驻地百姓,并捐赠了2000块钱,同时也送去属于水电基础人的祝福与慰问。
“和叱干镇一样,这个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留下了老人和孩子。”常利冬感叹道,“一个人口不足300人的村子,光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70多人。”
为了帮助这些老人小孩,项目的青年职工纷纷大显身手。春天风沙频发时,主动清扫街道,方便孩子上学;夏天雨水充沛时,一起植树造林,保护驻地生态;秋天水果丰收时,及时采摘鲜果,防止造成损失;闲暇时,便常和老人聊天,陪他们打发时间。
“家里就我和老婆子,孙子上高中了,在学校住,儿子媳妇儿都出去打工了。”62岁的申爷爷面对志愿者的关怀,十分开心。“多亏了这些孩子,他们可是帮了我大忙。”
慰问空巢老人,采购当地特产,普法宣传……彰显央企责任,基础青年身体力行。那面“关爱驻地老人,助力乡村振兴”的锦旗,是靓丽的“电建蓝”渲染在黄土高原之上的见证。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从“助农”到“扶贫”,从聚焦生产,助力和谐陕西建设,到吸纳当地群众就业、逆行出征抗疫,水电基础人情系祖国西北,践行央企使命,以“解难事、办实事、暖人心”的多元扶贫模式,发挥企业赋能作用,让为民服务的“志愿红”与守望相助的“电建蓝”在渭北高原绽放希望之花。
项目青年志愿者到当地幼儿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