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岗位建新功,是每一个心怀梦想的人的追求,特别是我们可爱的电建青年,更是如此。
2021年7月,广佛大桥迎来了本项目第一批新分大学毕业生,他们带着对生活的憧憬,对广佛的好奇,对职场的向往来到南粤大地,身上散发着青春的力量,脸上洋溢着精彩的笑容,还有刚刚走出校门的青涩。
从这里,他们将在新时代走上新征程,并将一步步地褪去青涩,以青春“加速度”开辟自己人生的新赛道。
华丽转型独当一面的丁文松
丁文松,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按照专业性质来说,应该进入安全环保部,从事安全工作。没错,刚入职他确实是搞安全的,但学生会主席的经历,使项目部在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有了更多的考虑。这不,机会说来就来,2022年5月项目综合管理部原主任因个人原因离职,在现有的人力资源配置下,最合适顶上的人就是丁文松。由此,他从安全环保专业人员华丽转身,踏上了党政管理的道路,并且转型成功。
丁文松的成功转型,并不是一个偶然的因素,这与其自身的努力和固有的品质是分不开的。自他进入办公室时,部门满员“两人”,他不仅要承担起部门大部分的工作业务,而且还存在刚接手业务不熟的问题。那么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坚持学习和保持恒心永远都是成长的助推器。
每天晚上,你会看到办公室的灯光明亮,那是丁文松在学习业务知识的见证,是他加班的陪伴。话说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或许是他最好的印证。项目工作的日常是枯燥的,繁琐的,而大广州的生活是异常繁华的,如何在繁华的都市保持奋斗的初心,需要毅力和恒心,需要自我去调节内心,值得赞誉的是他做到了。功夫总不负有心人,年轻的他很快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大家的赞誉,也为自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不,机会很快又来了,2022年5月底,来到办公室不足一月,大家一致推荐丁文松担任项目团支部书记并主持办公室工作。到2023年7月,毕业两年的他带着2名当年毕业的见习生,撑起了办公室的工作业务,完全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更值得欣慰的是他在年轻人中间的领导力,在办公室工作,上下协调,强化执行是一项主要的工作。把服务与管理融会贯通,有机结合在一起需要很强的认可度和公信力。丁文松也一直在这方面努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至今,在项目年轻人中俨然有“一哥”的风采。
“小白脸”李振权的蜕变
初入职场的李振权是一个典型的“小白脸”,帅气的小伙子来到广州侧工程部,某天,他在现场忙完去吃午饭,川菜馆老板娘主动要为他介绍女朋友。在经过一个夏天的洗礼后,脸庞的肤色变成了小麦色,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日常吸收的除了阳光还有桥梁专业知识、工程管理思路和方法。
2022年的知识竞赛(抢答),吕之宸获得第一名。但这里面的故事值得去说道一下。本次竞赛虽然是质量月知识竞赛(抢答),但题目涵盖的范围很广,有质量规范、有桥梁技术、有项目管理,也有设备管理,还有测量知识,这就需要较为全面的综合能力才能赢得竞赛。吕之宸获得第一名是因为他有李振权的背后支持,因为本次竞赛采用网络抢答的方式,拼的不仅是实力,还有团队协作,题目要会,手速要快。李振权和吕之宸等三人组成了一个小团队,其中一人负责抢题,吕负责回答,而李振权则是团队的核心,负责题目分析和答案输出。他们抢到的每一道题都能输出正确答案,展现了李振权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而组团则展现了他的团队协作意识,他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良好的团队合作才是必胜的关键。
广佛项目是一个年轻的团队,也是一个轻型化管理的团队,每个岗位基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工作量饱满,岗位要求高,需要自我驱动成长和担当。与丁文松的轨迹一样,佛山侧的工程部没有主任,仅有李振权和另外一个年轻人,他们需要去承担现场管理的重任,需要去挖掘自身的潜力,需要去掌握自己没参与过的技术要求,需要去担起广佛大桥那100.5米的主塔施工。赶潮河段的水下桩基施工是有困难的,100.5米高的钢主塔构造是有极大的挑战性的,超大型R4300-200塔机、斜拉索不对称钢混叠合梁自然更是第一次接触,但只要思想不滑坡,所有的困难和挑战都挡不住一颗进取的心,都挡不住澎湃的青春力量。
在调度中潜心钻研的魏涵雨
很多做过调度工作的人都明白,这份工作其实做起来很不容易,心细、手勤、敏锐性高是基本要求。
魏涵雨在广佛和其他人经过两个月的轮岗后(来到广佛的新毕业生都要经过各部门轮岗后再确定部门,确认师傅),选择了技术部,技术部的其中一项职责是调度,过程中魏涵雨从基础入手,逐渐成长,逐渐接手了调度的工作。
先说一个他们在入职前期的故事。2021年参加工作的他们,正好赶上项目主墩主塔施工的开端,项目部给他们当时几人安排了一项任务,就是在轮岗的时间内纯手工制作一件大桥主塔模型。很显然,魏涵雨自然是这项工作的核心,他带领着当届毕业生每天晚上在研究图纸,在比画构造,在讨论有关事项。成品的大桥主塔从外面看来没啥特殊,其实不然。9个节段各不相同,每一节如何拼装,钢混结合段如何才能完美的衔接都是难点,他们集思广益,深入学习钻研,成功克服了一切困难,并如期完成模型塑造。过程中,主要有两个困难,一是大家均为小白,才走出大学的象牙塔,毫无经验;二是精度的控制。每一块节段都要保证精准才能有效镶嵌,在这个过程中,魏涵雨一丝不苟,精心钻研,反复操作,经常手破了皮,流了血,简单处理下继续操作,展现出了极强的责任心和毅力。
回头再来说调度的工作,在调度岗位上,收集信息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工作内容,不需细谈,最重要的是预警机制。要做到心中有计划,眼里看进度,脑袋有分析,笔下发预警。每天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去分析每天的施工进度与生产计划的偏差,倘若进度滞后了,要去分析原因,并反馈项目管理的执行者和决策者,以便及时纠偏,确保计划有效落实。
在开始的时间段里,魏涵雨是比较迷茫的,心里是有落差的,自己一大本毕业生,每天就只能去统计一些数据?出一些纪要,做一做周报月报?这确实不怪他,毕竟第一次做调度的他确实不知道调度的核心是什么,调度的意义在哪里。好在我们一帮人在关注他的成长和思想状态,签订协议的师傅会帮他,会跟他解难答惑,指引他走在正确的方向上。茅塞顿开的小伙子自然是精神气十足,又在岗位上大步向前了。前面说了,广佛的调度是设立在技术部,作为一个爱钻研的年轻人来讲,怎么可能会放过在技术方案中吸收营养的机会呢?再说了,做调度也不可能离开技术能力的支持,过程中他积极参与到技术工作去,读规范,查工法,编方案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至23年5月,以调度为主业的他,已独立编制了《架空高压线防护方案》《西海水闸排水箱涵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等五份技术方案。
广佛的三个年轻人其实是整个项目团队的一个缩影,整个广佛团队在组建的时候,完全没有人接触过市政斜拉索桥梁,没玩过钢混叠合梁,我们都不会,不会怕什么,我们有人类最大的武器——决心,豁出去成功的决心。在成长的过程中,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过担心,困惑甚至是迷茫,但没有新挑战如何会有新篇章新征程?
他们仨的故事就是一个奋斗和成长的故事,其实我们都一样,这犹如身体和生命的关系,构成了人生的全部迷局,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用身体穿过生命,并保持“发型不乱”。此时脑海里飘出了狄兰托马斯的话:“青春呼唤年轮,在匆忙的霜雪间,你曾寻觅你的蓝图”,在青春的奋斗里你会发现,那正是你所寻求的。
丁文松在“发青年之声 展青春风采”主题读书会上分享读书心得
李振权在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魏涵雨在给同事们讲解建模技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