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站长,这边施工准备就绪,可以发料了。”
“好,这就发料,有啥随时沟通。”挂断对讲机,水电十五局贾鲁河施工2标项目拌合站站长王武松立刻安排操作手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拌料,把好质量关。
王武松,1980年进入水电十五局工作,四十多年来先后辗转国内外13个项目,从事汽车修理、机械维修管理、设备安装维护等岗位,期间不断加强自身技能,获奖数十项,并于2013年获得高级技师职称,熟悉他的人无一不佩服他。
王武松——在项目一线已奋战了43年,他就像一颗屹立在施工一线的松柏,四季常青,充满活力。
执着汉子“零容忍”
工作了几十年的王武松,即将在2024年2月迎来他的退休生活,然而临近退休的他却主动请缨,干起了拌合站的工作。
接手工作至今,他没有一丝懈怠,坚持扎根一线。为了工作方便,从吃住一开始他便投身拌合站,他一人身兼数职——收料,拌料、出料、协调调度、维修操作设备等都是他的日常工作,一段时间的日夜操劳下来,他的体重掉了近20斤。
虽然工作量大,但王站长对质量问题决不懈怠,坚持不放过任何一个影响因素,每一个环节他都要亲力亲为,骨料存在级配不良、含泥量大的情况,他更是一眼就识破。
“王站长,你咋能一眼看出骨料配级不对的?”赵文华疑惑地问道。
“我有一双火眼金睛呀!”王武松半开玩笑道。
在砂石骨料进场验收上,王武松从来都是一丝不苟。这不,刚进场的砂石骨料他又发现问题了。
只见王武松脸色沉重,一言不发。供应商看到这种情况更是站在一旁一声不响,毕竟贾鲁河项目的“质量控”他们还是深有体会的。
“王站长,可以卸车了吗?”李工硬着头皮问到。
“这车砂石骨料级配不良、含泥量大的问题怎么还有?你们这还是存在侥幸心理,觉得我不会检查这么细是吧?”王武松连续质问道。
“王站长,这么大的量,多多少少会有一点问题,这车问题已经很少了。”李工辩驳到。
“这不是理由,能跟你们合作是相信你们公司的信誉。这车不收,如果供的货还有以次充好的现象,我会和领导反映,终止跟你们合作。”王站长的声音忽然提高了几分。
“别啊,王站长,这车料我们退场行了吧。”现在的李工早已没了之前的底气。
每次收料王武松都特别严谨,对质量问题更是一直保持“零容忍”态度——宁缺毋滥,不合格产品坚决不让落地是他的工作原则。
作为临近退休的老大哥还这么敬业的工作,让项目的一众年轻人特别钦佩。在他的把控下混凝土合格率100%,优良率92.1%。
兢兢业业“打硬仗”
作为项目拌合站站长,为确保现场正常施工,王武松会提前1天将混凝土浇筑计划进行梳理、排序,并于当晚将第二天供应计划时间通知现场施工员,好让现场合理安排施工,不出现窝工现象。
在施工大干期间,现场混凝土施工面多达10处。王武松面对这种情况虽深感压力,却没有丝毫退缩。
“今晚10点准备开北关闸的‘仓王’!”王武松用手背摸了一把头上的汗,马不停蹄地开始部署下一个工作。正值夏季,白天温度较高,为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主体混凝土浇筑施工都安排在晚上,基本夜夜加班,这已经是他的工作常态了。
天上缀满了闪闪发光的星星,月亮像块弯弯的玉石似的挂在浓墨染过似的夜空。
“王站长,终检验收通过,可以发料了。”晚上9点53分,对讲机里传来现场老蒋的声音。
“好,就等你的通知了,这就拌料。”挂完通话,不忘转头来对小李说:“发完这几车料,你俩轮流休息会儿。”
“王站长、王站长......”凌晨2点40分,一阵急促的声音打破了拌合站的宁静。
王站长迅速拿起对讲机,只听那一头传来:“料嘹咋咧,再发5车,下次发料我再招呼你。”
几乎是通话挂断的同时,苗主任进了操作室,一见面便说到:“王站长,你快去休息吧,这里交给我,你已经两个晚上没有睡好觉了。”
看着没有任何休息意思的王武松,苗主任忍不住继续问道:“天天这样,你身体能吃得消么?”
“熬得住!既然做,那就做好,也算对得起加班。”王站长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贾鲁河项目是河南省2021年“7.20”暴雨洪水灾后重建标志性工程,建设意义重大,工期紧、任务重、战线长,使得现场点多面广,但只要在混凝土施工现场,无论昼夜,总能在对讲机中听到王站长的声音。
自项目建设至今,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从一开始的的日产百方到大干时的日产千方,他带领着拌合站的操作工不停地刷新着拌合站拌料新纪录,为现场履约提供有力保障,混凝土质量也一直名列前茅,使项目得到参建各方的一致认可,业主在北关闸组织多次现场观摩会,并将其作为每次上级领导检查的重中之重,这些成功都离不开王站长的辛苦付出,他是贾鲁河项目当之无愧的幕后英雄。
机械达人“主战场”
“自从跟王站长一起工作,每次设备有故障,我下意识想到的不是维修师傅,而是王站长。”装载机司机回忆到。
“记得有一次装载机在料仓转料的时候坏了,我给王站长打电话说了下大概的故障表现,表示需要维修工来修理,结果王站长很快的说出怎么处理,并表示这是小问题,他都能搞定。”
“刚开始我还不以为然,结果没过5分钟。一道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出现在了料仓门口,走进一看竟然是王站长,他手提工具箱,身穿蓝色工装,走着自信的步伐,来到装载机跟前一顿忙活,没几分钟故障就消除了。”
日常工作中,不管是项目部的设备,还是拌合站,亦或者是商混站的设备,只要一出现故障,大家就都会第一时间给王站长打去电话。
用王武松的话来说,这辈子他算是跟机械设备结缘了。
无论在哪个工地,不管干什么活,只要设备出现故障,大家第一个想起的总是他,而不是外面的维修工,这里才是他的主战场。
工作以来,他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做好每一件小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王站长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很多荣誉和成绩:2012年评得高级技师职称;拿到了“2006年陕西省职工技能大赛工程机械修理工比赛第三名”“第九届全国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优秀机械工人”等多个行业荣誉证书;获得水电十五局 “2008年度设备管理先进个人”......一个个荣誉的背后,是王站长用心和汗水浇灌的结果。
夜幕已深,此时拌合站操作室灯火通明,时不时传出王武松跟现场沟通的声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平平淡淡安安静静的度过。
王武松,一棵屹立在一线项目的“常青松”,他是万千水电人的一个缩影,在这片土地上,还有许许多多像王武松一样的水电人,屹立在祖国内外的山水之间,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努力担当作为,坚守在水电建设的一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