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巨龙穿越万重山

水电三局发布时间:2024-12-09 13:50:26  作者:张锐 闫恺 何海鹏

巨龙穿越,勇往直前。TBM是隧道掘进机的英文缩写,被誉为“穿越利器”,具有快速、优质、经济、安全、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引调水工程、交通工程等领域。2024年11月15日,由中国水电三局承建的甘肃天水曲溪城乡供水工程22公里引水隧洞全线贯通。这是水电三局首次采用小直径国产超强脱困型双护盾TBM施工,也是首次在同一项目中应用两台国产TBM施工。

十余载穿越之路,十余载奋进之歌。水电三局于2012年首次引进TBM,这种“穿越利器”在各工程项目一路向前、屡建新功。如今,水电三局TBM拥有量达到14台,正在同时运行的TBM达到7台,累计掘进里程近200公里,TBM施工已成为水电三局的核心品牌。

转型:从“首台”到“突破”

江河摆战场,雄师劲旅勇争先;雪域扎营盘,水电铁军岂等闲。时间回溯到2012年,水电三局首次进入TBM施工领域,制造安装公司也开启了由传统机电安装业务,向其他土建施工领域转型的发展之路。制造安装公司从各项目紧急抽调了机械、电气、液压等各个专业的40余名精兵强将,组建了制造安装公司首个TBM施工团队,迅速奔赴东北施工一线,由此开启了水电三局首台TBM穿越之路。

谋大势,布全局。水电三局成立了由TBM专家、工程科技部、外聘专家等人员组成的“TBM专家领导小组”,对TBM施工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在施工中边摸索、边学习,不断总结施工经验,掘进效率不断提高,屡次刷新掘进纪录,为公司TBM品牌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首个TBM项目的施工经验,为后续项目实施积蓄了强劲动能。2015年8月,水电三局中标兰州水源地建设工程第三标段,制造安装公司作为责任主体承担该标段全长14.5公里的输水隧洞施工。同年12月,水电三局参与研发的国产首台双护盾TBM“新水源一号”成功下线,填补了国内空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标志着国产大型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目创造了当时国内TBM施工领域的两个第一:第一条采用TBM掘进、预制管片衬砌的有压引水隧洞;C60高强度混凝土平行四边形管片第一次应用于引水工程。

面对新挑战,水电三局制造安装公司主动出击寻求突破。制造安装公司选派了14人的学习、监造团队,全过程参与设备的制造和工程组装,学习双护盾TBM的施工技术,全过程参与了国产首台双护盾TBM的现场组装、掘进施工,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2016年3月,国产首台双护盾TBM在兰州水源地项目始发掘进。

输水隧洞沿线地质条件复杂,须穿越多条断层、破碎带,部分洞段还存在软岩大变形,存在很大的TBM卡机风险,施工极具挑战性。TBM施工过程中,先后2次遭遇断层破碎带及围岩收敛变形卡机。施工技术人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公司专家组的指导下,创造性地采用“化学灌浆+水泥灌浆”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艰苦奋战,攻坚克难,经过89天日夜奋战,使TBM成功通过长26米的断层破碎带,恢复正常掘进。项目部还采用“开挖水平导洞+释放围岩应力”的施工方法,在盾体外边采用小型风镐开挖、边开挖边及时采取型钢支护,克服盾体外随时塌方、岩石掉落的风险,解决了TBM遭遇围岩收敛变形卡机的难题,掘进纪录也不断刷新。历时两年,2018年3月,兰州水源地项目实现输水隧洞全线贯通。

跨越:变“引进”为“引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TBM品牌的塑造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干劲儿和“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的韧劲儿,才能实现从技术“引进”到科技“引领”的跨越,成为TBM行业领域的先行者。

随着水电三局TBM品牌效应的不断提升,2019年,水电三局成功中标甘肃天水曲溪城乡供水工程,制造安装公司在完成兰州水源地隧洞施工任务后,开始曲溪城乡供水工程22公里输水隧洞的建设。该项目是目前由制造安装公司承建的TBM施工项目中,首个采用2台直径4米级双护盾TBM从隧洞出口、进口相向掘进的施工项目。该项目分成进口和出口2个作业工区,进出口工区之间相距20余公里,隧洞沿线需穿越被誉为“地质博物馆”的西秦岭山地,项目部面临施工管理及施工难度的双重压力。TBM掘进期间,经过近80次的破碎带处理,采用“在刀盘上方及掌子面前方小范围实施化学灌浆”的破碎带处理工艺,成功通过长达910米的断层破碎带区域,积累了小洞径TBM施工破碎带处理的丰富经验。

天水曲溪TBM项目作为水电三局首个同时运行两台TBM施工的项目,也是制造安装公司TBM板块TBM专业技能人员的培养基地,通过天水项目的孵化,培养了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TBM专业施工队伍,培养的专业技能人员已充实到多个TBM施工项目,天水项目成为了公司TBM项目开枝散叶的根基。

在业绩与技术双向加持下,制造安装公司又先后承建了海南省白沙县西部地区供水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施工C2标、竹溪县南北水系连通(鄂坪调水)工程引水隧洞等TBM施工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对水电三局塑造TBM品牌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历经一番寒彻骨,才得梅花扑鼻香”,近年来,制造安装公司在TBM技术改造、施工技术管理领域不断地创新进取,硕果累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施工过程中,制造安装公司TBM技术人员注重施工经验的总结、提炼,先后取得2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完成多部中国电建集团工法、水利水电建设工法、省级工法,以及行业标准的编制,在省部级期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40余篇,20余项成果获得水电三局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科技创新成果奖,《双护盾TBM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国产双护盾TBM在输水隧洞施工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等一大批科研课题,获得了各行业协会、中国电建、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各类奖项。

壮大:由“单一”到“联盟”

释放人才活力,为项目高质量履约提供强力支撑。制造安装公司始终注重TBM板块人才培养,组织举办各类TBM施工专业培训学习,覆盖员工数百人,有效提升项目技术人员及一线作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在一线生产骨干中,有多人取得了高级技师资格。专业技术人员还作为特邀专家,先后在水电行业技术与管理研讨会、第五届全国隧道掘进机工程技术研讨会上作学术交流。

为深入贯彻落实“加快培育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队伍”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TBM品牌建设,2022年11月,水电三局“TBM掘进技术创新工作室”在天水曲溪城乡供水工程项目部挂牌成立。

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已经融入到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中,由创新工作室牵头,解决了诸如TBM施工破碎带处理、围岩收敛变形卡机脱困等很多施工中的技术难题,积极带领成员与项目技术人员开展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取得了很多成果,赢得了很好的口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创新工作室已成为水电三局解决TBM施工技术难题和行业内小直径TBM施工领域技术引领者。

整合有效资源,壮大创新力量,实现蓬勃发展,“水电三局TBM创新工作室联盟”应运而生。2024年5月,由制造安装公司“TBM掘进技术创新工作室”牵头,整合“水电三局盾构技术创新工作室”“水电三局TBM创新工作室”资源,成立了“水电三局TBM创新工作室联盟”。通过创新任务牵引、优势资源集聚、制度机制保障等手段汇聚力量,深入探索研究TBM信息化、智能化、绿色、节能、环保施工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助力推动解决“卡脖子”技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进一步促进水电三局TBM及盾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

有机制,有平台,有载体,TBM领域的人才源源不断涌现,“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三秦工匠”“盾构工匠”“陕西省技术能手”“陕西省技术标兵(TBM掘进技术人员)”“陕西省建设工匠”等个人荣誉也纷至沓来。

制造安装公司TBM板块各项目始终坚持政治引领,讲责任、重担当,讲奉献、行使命,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不断激发广大党员迎难而上、拼搏奋斗的精神,让党旗在TBM工程项目一线高高飘扬。隧洞内作业环境较差,潮湿、温度高,在设备日常巡检、保养维护、处理卡机难题等任务面前,处处都有党员们的身影,他们专业不同,岗位有别,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总是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深深扎根在TBM施工各领域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正是有了这些扎根一线党员们的辛苦付出,一个个掘进目标才得以实现,一项项工程才得以圆满履约。

跨越山海,步履不停。随着水电三局“1+5+N”海外业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国际业务“全球化、全局化、属地化”发展不断深化,制造安装公司乘着国际业务蓬勃发展的东风扬帆出海,大胆“走出去”。2024年11月28日,水电三局首个海外TBM项目——莱索托高地供水工程首台TBM“大禹长锋号”开始步进,正式开启了水电三局TBM海外穿越之旅。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现如今,水电三局制造安装公司TBM团队的足迹已遍布祖国的东北、西北、中部、南部,从国内走向国际,从敞开式到双护盾,从开挖直径8.53米到3.53米,从一台掘进到多台同时施工,TBM团队秉承“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企业精神,正铆足干劲、奋力拼搏,用实际行动努力讲好水电三局的TBM故事,用优秀业绩全力塑造水电三局的TBM品牌。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