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清镇市站街镇林歹村,一项环保创新工程正在悄然改变着当地的环境格局。6月4日,记者实地探访了这里新近落成的清镇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该项目由贵阳海创环境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营,不仅解决了生活垃圾的处理难题,更实现了生活垃圾向绿色电能的转化。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自2022年8月正式动工,总投资高达6.5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96亩。它由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贵阳海创环境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项目的日处理能力达到1000吨生活垃圾,分为两期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经于今年元旦顺利点火发电,投资3.8亿元,建设了一条日处理能力为500吨的炉排炉焚烧线。
在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垃圾清运车源源不断地将生活垃圾运送到厂区,并倒入存储池内。经过5至7天的自然发酵后,工作人员操作巨大的抓斗,将发酵好的垃圾投入焚烧炉中。随着火焰的燃烧,垃圾中的热能迅速转化为蒸汽,推动汽轮机运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一过程中,项目采用的是先进的“机械炉排炉式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组+组合工艺式烟气处理装置”技术。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处理生活垃圾,还能将其中的热能高效转化为电能,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为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中控室,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实时监控着垃圾池、焚烧炉、锅炉以及升压站等各个环节的运行状态。各项参数一目了然,确保了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贵阳海创环境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永利自豪地介绍,一期焚烧线目前的日处理能力为500吨垃圾,年处理能力约18万吨。令人瞩目的是,其年发电量达到了惊人的1.2亿度。若以生活垃圾的燃烧值来换算,这相当于节省了3.9万吨的标准煤。该项目不仅“吃进”了生活垃圾,“吐出”的却是清洁的绿色电能。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已被视为国内固体垃圾处理的主流方式,并有望在未来成为首选处理方式。项目负责人张德强强调,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如二噁英、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在经过公司先进的工艺处理后,均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确保对周边环境零污染。除了发电之外,垃圾焚烧产生的固体废物也可经过分选后循环利用,成为建筑材料的原料,进一步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回顾清镇市的生活垃圾处理历程,可以看到显著的进步。2015年,该市就建成了水泥工业新型干法窑处置生活垃圾工程,并逐步将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从填埋转向焚烧。到了2022年,清镇市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正式封场,标志着该市实现了原生生活垃圾的零填埋。而今,随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投用,清镇市全域的生活垃圾都能在本地实现焚烧发电,为城市的绿色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清镇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主任胡忠静表示,该项目作为清镇市的首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其投运不仅助力该市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还极大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垃圾分类、资源循环利用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清镇市的这一创新实践无疑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垃圾焚烧发电,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的难题,更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b·体育(中国)网 作者:代胜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