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秸秆理论资源量约为8.3亿吨,可收集资源量约为7亿吨,可利用的林业剩余物总量3.5亿吨。发电是其主要的利用方式,截至2022年底,全国农林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1623.3万千瓦,占生物质发电总装机量的39.29%;发电量516.5亿千瓦时,占生物质总发电量的28.32%;上网电量442.2亿千瓦时,占生物质总上网电量的28.88%;年利用小时数仅3199小时。
当前,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仍存在盈利模式单一、电价补贴拖欠、转型支持政策不完善等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九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寅表示,热电联产是生物质能的高效利用方式,是国家推动的北方地区清洁供暖的有效方式之一,同时也是生物质发电项目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约占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30%。尤其对垃圾和沼气发电而言,供热项目更是微乎其微,大部分项目收入主要依靠电价收入。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当前,虽然有关部门也出台了生物质热电联产示范项目建设引导政策,但缺乏有效抓手。因此,生物质发电行业亟需出台产业转型有效支持政策。
李寅认为,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解决民生问题,改变县域能源结构、助力乡村振兴,同时能够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因此,李寅建议,应以经济手段促进生物质发电项目转型为热电联产项目。纳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支持范围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在维持现有政策的基础上精准施策,每年定期开展存量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认定工作。李寅表示,把认定的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优先纳入可再生能源补贴目录或优先备案,优先足额发放电价补贴,以经济和市场手段加速生物质发电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根据热电比,对热电联产项目足额优先发放补贴。利用现有补贴资金,对已承担民生供暖和园区供热的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提高发放比列。同时,通过考核热电比和对热电联产项目优先支付补贴等措施,引导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使行业逐年加大供热收入占比,减少对发电补贴的需求。
对配套供热管网建设给予补贴。生物质发电企业在建设配套热力管网时,国家或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贴息支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