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节能环保 > 综合b·体育(中国)

以生态为先,盐碱荒滩变绿色家园

科技日报发布时间:2021-03-24 09:30:22

  经过12年的开发建设,生态城的植物种类由最初的66种增加到265种,累计绿化面积近900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到50%。

  近日,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下简称生态城)“海绵城市案例集”编制完成并正式发布。“我们在招商中发现,现在的创业者除了会考虑政策支持外,也更加关注区位优势,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优美的自然环境,都是营商环境的加分项。”在北航星空众创空间的工作人员祁颖看来,这些都是吸引企业落地中新天津生态城的“金字招牌”。

  在生态城建设中,一抹“绿色”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时光回到12年前,生态城三分之一是盐碱荒滩、三分之一是废弃盐田、三分之一是污染水面,原有自然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生态城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构建复合生态系统。

  盐碱地上构建特色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分布与土壤含盐量密切相关。

  生态城区域内土壤盐渍化程度高,有机质含量低,不利于植物生长。在生态城建设前,这里木本植物极为贫乏,仅在区内道路两侧零星分布有一些榆树和旱柳,绿地系统基本处于空白。

  “如何在盐碱地构建出生态宜居环境,是生态城建设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局副局长张春雷介绍,他们通过原土倒运、挖填平衡、调配土壤等措施,使盐分聚集到土地表面,再通过晾晒和清理,最大程度降低土壤含盐量,从而改善土质。

  为了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稳定,避免出现大量引进外来树种不适应、难成活的问题,生态城把本地适生植物当作城市绿化的当家植物。在建设之初,就制定了本地植物指数不小于70%的指标。按照该指标要求,生态城在盐碱地绿化实施过程中,以国槐、白蜡、刺槐等既适应本地气候又反映地方风格的乡土植物为骨干树种;引入法桐、皂角、银杏等适应性快的外来树种,丰富植物多样性;适当点缀观花、观叶、观果植物,配置火炬、芦苇、碱蓬等耐盐碱植物,打造了层次分明、季相显著、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植物群落,形成了具有生态城特色的滨海盐碱地生态绿化景观。

  经过12年的开发建设,生态城的植物种类由最初的66种增加到265种,累计绿化面积近900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到50%。

  为保护湿地严控建设开发项目

  生态城所在区域处于渤海湾的重要生态敏感区,是春秋两季候鸟迁徙的必经驿站。生态城及周边地区共记录到鸟类191种,其中水鸟种类为100种,水鸟对湿地的依赖性极大。

  依据环境本底调查,生态城内蓟运河故道及其两岸具有丰富的原生湿地资源,本地物种聚集,且是候鸟过境栖息的区域。

  “我们充分尊重自然本底与区域生态的联系,将蓟运河故道作为重点保护区,严格划定禁建区、限建区、已建区和可建区。”张春雷介绍,禁建区内严禁任何与生态修复无关的建设与开发,限建区内进行保护性开发,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开发强度,保护自然湿地和水面。

  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证植物物种的多样性。生态城充分考虑动物对食源树种的偏好,在蓟运河故道区域成片种植桑树、构树等,为候鸟提供充足的果实;在城市公园中栽种山楂、杏树、枣树等,满足刺猬、野兔和松鼠等动物的食物需求;与此同时,通过水系连通工程将水体串联起来,形成总长度约8公里的“活”水,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实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

  在开发建设之前,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结构较为简单,主要以盐田、水库及河流故道、荒地为主,零星分布少量耕地、果园及村庄等,景观单调、植物覆盖少。生态城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建设中修复、在发展中优化的思路,构建起了“湖水—河流—湿地—绿地”复合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然涵养。

  湿地被喻为“生态之肾”,生态城将自然湿地保护纳入指标体系和总体规划中,确保自然湿地净损失为零。在保留、恢复、修复原始湿地的同时,建设了惠风溪公园、南堤滨海步道公园等一批独具特色的人工湿地。

  生态城还将积存40年的污水库改造成为碧波荡漾的景观湖,经过3年艰苦努力治理污水215万立方米,并通过挖深湖底、堆山造岛,沿湖建设8公里长绿化带,形成风景优美的湖岸景观。如今,生态城内的公园“串连成线”,滨水景观形成了规模。

  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的莫训强博士在对生态城的生态环境调研过程中表示:“随着生态城的开发建设,区域的景观类型、用地类型以及土壤质量都得到了改善,生态城区域从单纯的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与自然共存的复合生态系统,为不同类群的动物和植物提供了丰富的生存空间。”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福建能源监管办与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会商合力加强能源领域生态环保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能源领域生态环保监管工作、实现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近日,福建能源监管办派员赴福建省生态环境厅沟通座谈。

青海木里矿区非法采煤问题 共立案查处15人

记者23日从青海省纪委监委获悉,截至目前,针对木里矿区非法采煤问题,青海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严重违纪违法领导干部15人,其中省管干部4人。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争取今年出台

据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成果发布暨研讨会3月18日消息,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表示,将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立法审查进度,争取今年出台。做好全国碳市场发
行业要闻2021-03-19

北京走出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北京市全力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清洁转型、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燃煤量大幅下降, 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23%以上,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生态环境部全力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监督帮扶

生态环境部全力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监督帮扶

生态环境部于3月1日派出100个监督帮扶工作组进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聚焦钢铁、焦化、水泥、玻璃等重点行业,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开展监督帮扶。
焦点头条2021-03-17

应对重污染 生态环境部半月发现问题企业770家

截至3月14日,共现场检查企业4030家。在770个问题企业中,水泥行业问题企业最多,有203个,建材行业174个,工业涂装(含家具)行业164个。其典型问题有以下5方面。
焦点头条2021-03-17

中国能建葛洲坝生态环境公司承建保定馒头山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3月9日,中国能建葛洲坝生态环境公司承建的京昆高速沿线(满城段)“白茬山”生态修复高标准示范带工程——保定馒头山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开工。   该项目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镇,治

重污染天气减排还敢作假?环境部长突击检查,一企业总经理当天被拘!

近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突击检查唐山企业减排落实情况引发关注
焦点头条2021-03-15

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部2日发布的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简况显示,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下降。“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超额完成。 

山东德州构建大生态环保格局

记者近日从山东省德州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2020年,德州全市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改善49.5%,改善幅度列全省第一位;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较2015年提升25.0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