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电 > 地方b·体育(中国)

供电优质服务:用上电烘干 留住老味道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1-04-06 22:52:35  作者:孙瑜阳 吴玲

  

  3月30日一早,福建沙县夏茂镇中山路上的邓传贤小吃店里飘出诱人的香味。店里烧麦、扁肉、滚粉豆腐丸、锅贴、芋饺等各类小吃吸引了人们络绎不绝前来用餐。

  顺着邓传贤小吃店向前走,在中山路尽头的长阜村,有一家装修古朴的面干厂。工人正忙着往物流车上装面干,准备发往广州。罗奋忠在一旁清点数量。

  面干是一种将面条晒干或者烘干后制作而成的小吃。

  这家厂子叫沙县香之源调味品厂。罗奋忠是老板。厂子里生产的面干经过空气源热泵烘干机烘烤后,经过包装处理,销往全国各地。

  罗奋忠今年50岁,从沙县刚发展小吃产业时就参与其中。他家最初的作坊也伴随着沙县小吃一步步发展壮大。近些年,他一方面生产调味品,让食客能吃到沙县小吃地道的老味道。另一方面,他购置新设备,申报增容,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走出了一条从手工制作面干到使用烘干机批量生产面干的转型之路。

  一家三代结缘沙县小吃

  夏茂镇自古便是闽西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这里多元文化融合汇聚,形成了南北交融的独特饮食文化,孕育出名闻天下的沙县小吃。夏茂镇是罗奋忠的家乡。他们一家三代都与沙县小吃结下了不解之缘。

  20世纪70年代,罗奋忠的爷爷经营着一家面条作坊。爷爷做面条,他就在一旁打下手。爷爷手工揉好面后,把面团放在案板上,用一根木棍将面碾成片,再用机器压成更薄的片,最后使用机器上的面刀将面片切成面条。除了机器的简单辅助,制作面条主要靠人工。一番折腾下来,人的胳膊早就麻木了。一天下来,面条的产量不到50千克。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兴起“下海”和“打工”潮,城市便民餐饮蓬勃发展。沙县人抓住机遇,出门做小吃,以“一元进店、两元吃饱、五元吃好”的经营模式打开了市场。

  当时,由于产能有限,罗奋忠父亲经营的面干作坊只能为沙县本地的一些小吃店供货。1997年,罗奋忠家里购置了一台半自动面条机,夏茂镇供电所员工潘健和他的同事来帮助安装机器、连接线路。

  1999年,罗奋忠也“下海”了。他陆续在厦门、广州等地开沙县小吃店,干了6年。沙县小吃离不开调味品。2005年,他回到沙县,在城区开了一家调味品店。随着时间的推移,沙县小吃产业逐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电烘干让面干迎来新生

  沙县小吃产业越做越大,对调味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作坊式的调味品店产量有限,扩大再生产势在必行。2007年7月,罗奋忠注册成立了香之源调味品厂。后来,他看准市场,在继续生产小吃调味品的同时,重新干起了老本行——加工面干。

  现在,罗奋忠销售的面干,是用晒干的面条加上调料包包装而成的速食。可是在四年前,他还在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制作面干。面干的传统烘干方式为日晒,生产环境受天气等因素制约,人工晾晒生产效率低,且面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粉尘、蚊虫等污染。传统的加工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当时,面干和调味品都是分开配送的。

  2017年是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20周年。当年4月份,沙县县政府举办了系列庆祝活动,组织了沙县小吃传统美食展、小吃传统技艺制作擂台赛、网红美食体验等。罗奋忠也在现场。他向小吃摊主讨教调料制作工艺、包装材料选择时,听到游客品尝完小吃后,向摊主抱怨:这些小吃只能现场品尝,打包回到家味道远不及现场,很是可惜。他对此念念不忘。

  后来,他往浙江运送面干。好友说:“行不通。外地人买了面干也做不出那个味道……”在朋友的启发下,他说:“别人做不出好味道,我就把调料包先配好,再和面干一起放进包装袋。”这种类似方便面的面干迎来了新生,很快受到了市场青睐。

  靠日晒的方式制作面干,实在供应不上市场需求。罗奋忠思来想去,最终放弃了传统的面干制作工艺,转而采用电烘干机。

  增容改造有“电参谋”帮忙

  2017年10月15日,经过多家对比,罗奋忠买了一台空气源热泵烘干机。可是,烘干机每隔三五分钟就会跳闸一次。这把计划让烘干机早点投产的罗奋忠急坏了。

  情急之下,他拨通了夏茂镇供电所潘健的电话,向他咨询跳闸原因。

  潘健告诉他:“新设备是大功率机器,原有的电表容量不能满足负荷需求,机器就无法运行。我们给你办理增容业务,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10月26日,罗奋忠来到夏茂镇供电所提交了低压客户增容业务申请。第二天一早,潘健组织班组成员做好增容的相关准备工作后立即出发赶往现场。由于原来的接户线只有两对,不能满足客户的三相用电需求。潘健和班组成员爬上电杆架线搭火。3个小时后,增容完成,罗奋忠厂里的电烘干机也正常运转起来。

  又经过6小时的等待,第一炉面干出炉。罗奋忠看着新鲜出炉的面干很满意。

  近年来,罗奋忠使用烘干机烘烤面干,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面干制作的标准化、产业化。

  潘健和同事经常奔走于镇上的各个店面和作坊,了解客户的用电需求,在客户购置新设备后及时对接开展增容业务。2000年,夏茂镇实施农网改造,推进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电力供应越来越充足,更多的沙县小吃店和面干作坊、调味品店开始使用电气设备。近年来,沙县供电公司大力推广电能替代项目,帮助商户降低用能成本,提高生产效率。2020年,沙县供电公司完成电能替代电量1299.61万千瓦时。

  今年一季度,罗奋忠的面干供不应求。目前,他计划着新建二期厂房,夏茂镇供电所也为他做新厂房的“电参谋”。

  3月30日上午,罗奋忠送完货后回到厂房。他要将新一批面干装车,把保留沙县小吃老味道的面干送往更多的小吃店。(摄影:吴玲)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