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电 > 地方b·体育(中国)

高原特色产业因电而兴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1-10-08 20:32:41  作者:常秉玉 徐琛

  

  9月23日,在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的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基地里,忙着采摘的农户脸上乐开了花。

  在电力的支撑下,门源回族自治县大力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勾画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

  电气化助种植业快速发展

  仲秋的阳光正好,抬眼望去,门源川上,一垄一垄的金黄,一坡一坡的绿色,在天地间勾勒出大片绚丽的组合色块。田野河畔、山谷沟壑,到处是一派壮美的乡村图景。

  “近段时间羊肚菌、赤松茸、香菇的产量都在增加。明年,我们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再扩建80座大棚,生产200万个菌棒,带动更多村民增收。”9月13日,瑞辉高原现代农业种植养殖基地副经理冯铁林对前来排查用电安全隐患的门源县供电公司员工杨明明说起明年的打算。

  瑞辉高原现代农业种植养殖基地是位于门源县浩门镇的一家大型特色农产品基地,占地1300亩,有200多座温室大棚。得益于高原冷凉气候,这里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品质高、口感好,销售范围遍布全国。

  过去,由于高原温差大,农作物出苗率偏低。种植基地在“十三五”期间开始实施电气化种植,用上了喷淋、卷帘等智能电气化设备。

  为助力农业生产,门源县供电公司加大农网改造升级力度,持续提升供电可靠性。2020年年底,门源回族自治县供电可靠率为99.6854%,相比2015年提升了0.12个百分点,农村户均停电时间由2015年的31小时缩短至2020年的16小时。

  “稳定可靠的电力有力支撑了种植业发展。使用电气化设备,我们能精准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湿度,节省了人工和时间成本,平均亩产量也增加了8%左右。”冯铁林说起这些喜上眉梢。

  供电充足,门源奶皮供不应求

  门源奶皮是门源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过去,农村妇女们为了贴补家用,守着一口锅不停地熬制,如果控制不好火候,就会粘锅煳锅,白白浪费了牦牛奶。”门源县伊源奶制品公司总经理米志强说。

  4年前,米志强和父亲一起创办了这家奶制品企业,让特色奶制品走上现代化发展之路。奶皮加工设备和现代化的生产线,完全替代了传统的柴火熬制,带动了1万多户农户从事奶牛养殖和奶皮加工。

  随着企业的电气化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用电需求也不断增加。“夏季是生产的黄金季节,也是用电高峰期,以前几条生产线同时开机熬制,负荷过大极易发生跳闸。”米志强说。

  为了满足企业生产用电,门源县供电公司改造10千伏芸三线,将县城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缩短到4.99千米,供电质量明显提升。有了稳定充足的电力,门源奶皮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门源奶皮已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绿色食品,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年产量达到200吨。

  电力支撑,农牧民致富路更宽

  乡村要振兴,电是必不可少的保障因素。“十三五”期间,门源县供电公司投资5.494亿元,实施了中心村电网升级、村村通动力电、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等工程,解决了动力电不足、线路重过载、户均配变容量不足等问题,支撑农村农业生产。

  泉口镇旱台村党支部书记兼第一书记王玉龙说:“在电力的支撑下,旱台村积极引入县域农业全产业链,大大提升了村集体生产经营水平和带动能力,村民人均收入增幅超过8%。”

  如今,旱台村村民都安心在家乡发展。村支两委基于乡村风貌、乡土文化等乡村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村民们开民宿、办餐饮、发展农家乐,蹚出了一条条增收致富路。

  “十四五”期间,门源回族自治县将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地方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牧民增收开辟新道路。门源县供电公司将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用电。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