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从1992年一名员工的第一次善行算起,到2005年成立成武县“彩虹豆”志愿者协会,该公司开展志愿服务已经30年。从最初的1人发展到现在的13个志愿服务小组317人,他们的志愿服务内容由电力服务拓展到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帮老助残等方面。他们传递正能量,把关爱送给需要帮助的人。
一次善举引出一支志愿者队伍
在山东成武县供电公司“彩虹豆”志愿者协会活动室内,有一面以时间为主线装饰的爱心墙,墙上挂满了透明的塑料盒子。一个盒子对应着一名志愿者,盒子上标注着志愿者的名字。盒子里有五颜六色的珠子,珠子的数量代表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的次数。
第一颗“彩虹豆”来自一位叫刘兰升的人。他是一名转业军人,也是成武县供电公司员工。1992年9月,刘兰升应邀到成武县第二中学做军训教官。在整齐的队列中,他看到有两名学生脚上的鞋破了,鞋底也快掉了。趁休息时间,他买回了两双新鞋让孩子们换上。从那天起,刘兰升开始捐资助学。随后两年间,他累计捐资8000多元,资助了21名困难学生。
成武县供电公司“彩虹豆”志愿者协会会员在捐建的“希望小屋”辅导孩子学习。
刘兰升资助的学生越来越多。和他同一个班组的几名同事发现了他的善举,也加入到捐资助学的队伍中。1995年,刘兰升等5名员工组成了志愿服务小组。这个小组利用节假日时间为居民提供义务服务,帮助孤寡老人、烈士军属,还带动了更多的员工奉献爱心。
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大伙提议给队伍起个名字。大家都觉得自己做的是不起眼的、平凡的小事,于是在2005年3月5日,他们的队伍有了个名字——成武县“彩虹豆”志愿者协会。2016年5月份,“彩虹豆”志愿者协会在民政局注册成为社会公益团体。
爱心在服务中延续传递
“这个光伏电站投运后,每年都给我们村带来固定收入,电站收益用于帮扶村里的贫困户和发展村产业。”3月6日,成武县汶上集镇宝东村村支部书记马昌华说。在扶贫对口帮扶工作中,“彩虹豆”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宝东村是成武县供电公司对口帮扶的贫困村之一。宝东村青壮年多外出打工,村集体经济薄弱。2019年,得知单位要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时,陈明江向领导主动申请:“我参与志愿服务多年,又是党员,请组织派我去吧。”2019年5月,陈明江和三名志愿者走进宝东、宝西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陈明江到了宝东村后,走街串巷,了解村里情况,思考如何开展帮扶工作。2020年5月13日,陈明江了解到,宝东村可以申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的光伏电站捐建项目,便连夜撰写了项目申请书并编制出可研报告。这个项目符合扶贫政策,很快就得到了省公司营销部的批复。光伏扶贫电站建设期间,陈明江一直在现场蹲点监工。当年10月底,一座20千瓦的光伏扶贫电站正式并网,每年可为村里带来“阳光收入”1.2万元。
近年来,成武县供电公司实施助力乡村振兴捐赠项目,为该公司派出的“第一书记”村投资建设光伏扶贫电站8座,总容量220千瓦,带给帮扶村实实在在的“阳光收益”。该公司还为汶上集镇宝西村修建1.26千米水泥路,解决村民雨雪天出行不便的问题;为汶上集镇史庄村建设“电力彩虹”文化广场、电气化扶贫车间。
点滴爱心聚起更多力量
王刚强是成武县开发区王庄村村民,几年前因生意失败而欠债。妻子离家出走,留下了3岁和6岁的孩子。王刚强和父母带着两个孩子住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2015年,为了摆脱困境,王刚强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凑了12万元,租赁了60亩地种植红薯。谁知一年辛苦种出的20多万斤红薯滞销,他又一次陷入困境。“彩虹豆”志愿者协会会长苏华了解到情况后,便召集志愿者帮他寻找渠道销售。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短短十几天,20多万斤红薯销售一空。这个困难的家庭重新看到了希望。王刚强主动要求加入“彩虹豆”志愿者协会。他说:“我也要像他们一样为社会作贡献。”目前,除成武县供电公司员工外,还有12名社会人士加入该协会成为志愿者。
30年来,“彩虹豆”志愿者协会已发展到317名成员。从最初的捐钱捐物做好事,到后来成体系地开展公益活动,成武县供电公司依托“彩虹豆”志愿者协会推出了夕阳工程、助学工程、暖残工程、牵手工程等“十小工程”。这些活动各有特色,服务方式多样。据统计,协会成立以来,志愿者累计走进乡村、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8996人次,服务困难户1.19万人次,捐建“希望小屋”3个,结对帮扶困难学生86名。(李庆瑞 任仰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