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开展输电线路数字化建设
发布时间: 2020-12-04 16:02:01 来源:中国电力网 作者:胡云杰、林启新
中国电力网讯 “110千伏跃升1314线48号至59号铁塔位置信息采集完毕。”12月3日,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输电运检班张帅军向工作负责人朱勇汇报此次信息采集工作情况。这是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为开启输电线路数字化时代而做前期线路杆塔位置信息采集工作。
据了解,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已经实现“无人机+人工”协同巡检模式,输电线路巡检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是仍存在着数据未共享、可视化程度低、没有充分利用数据价值实现现场科学管控等问题。为此,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引进输电线路智能运检管控平台,开展数字化建设,统一管控资源,旨在提高巡检工作效率和巡视工作质量。
“输电线路智能运检管控平台是集指挥、管控、监管为一体的智能巡检平台。通过智能运检管控平台,可实现资源成果三维可视化,人巡和机巡监控,运维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查看现场人员行为轨迹,了解相关任务进度,实现输电线路运检管控的体系化、智能化、可视化、全流程化,利用数据互联互通,及时把控运维准确性和及时性。”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输电线路数字化建设项目负责人朱勇介绍道。
以往需要巡检人员手动操作无人机进行巡检工作,现在通过无人机自主巡检系统,可以实现管辖线路内任意段的无人机自主飞行巡检,巡检人员一次性发出指令,无人机按照指令自主出发、自主巡检、自主返回降落。在自主飞行过程中,画面图像会实时的回传到地面操作平台。巡检人员进行软件操作即可实现杆塔精细化巡视、树障巡视、通道巡视、红外测温等其他巡视任务。以往需要人工视角或无人机视角来获取线路通道情况,依靠的是人工主观判断,存在一定的误判率。现在通过管控平台进行三维点云数据处理,可以构成一个三维的模拟现场环境的电力线,精确的给出线树距离、面积、体积等,并生成检测报告,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以往需要巡检人员回到办公地点进行巡视结果汇报,现在在现场通过巡检专业移动终端上报至平台系统即可完成工作汇报,管控人员通过平台报表和预警合理的安排工作人员,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目前,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已完成示范线路霞源1911线、跃桃口1315线等11条线路的定位数据采集工作。下一步,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将完成所有辖区内110千伏及以下输电线路经纬度的定位工作。在此基础上,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将全面开启无人机自主化巡视,将无人机智能巡检常态化,有效提升线路运检水平,为电网安全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相关b·体育(中国):
12月6日,“基于数据互联互通的停电敏感客户应急管理”在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成功上线。
12月4日,在宁海县桑洲镇崇山峻岭中的塘山村,随着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岔路供电所几名职工完成电力设备安装,合上开关,该村上百户村民纷纷高兴地打开自来水龙头。当清澈甘甜的自来水流出,不少村民纷纷端碗捧杯大口品尝,脸上露出了笑容。
12月2日,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西店供电所营业厅,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走进,嘴里还不停念叨着些什么,工作人员见状,立即上前搀扶,并耐心询问。原来,老人先前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候碰到了繁琐的手续,在安抚好老人情绪后,工作人员帮助老人在自助缴费机上完成电费缴纳等工作。随后,老人一个劲儿对着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12月1日,家住宁波市宁海县上东国际的王女士兴高采烈地说道,王女士在宁海县平安路的汽车4S店上班,每天骑电动车往返两地,晚间经常用“飞线”给电动车充电,很担心安全问题。而宁海县公安局和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联合开展的充电桩升级改造工程,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11月30日晚,在宁海西子国际广场,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阳光志愿服务队在“浙江好人”、宁波市劳模徐剑中和缑城工匠余敏的带领下参与以“弘扬劳动竞赛 争当时代先锋”为主题的宁海“文明实践·先锋夜市”工会专场志愿服务。
自2020年12月1日起,宁海县城区中心跃龙街道将率先取消10千伏电网设备计划停电,这意味着,今后除电网故障外,“计划停电”不会再出现在当地商户、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浙江宁海农网供电可靠率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越。
11月30日,浙江宁波供电公司食堂又发起了年末“光”荣争先活动,职工们积极响应参与,文明接力续节俭之风。
11月27日,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采集人员胡晨阳在葛洋塘进行采集设备改造工作时说道。这是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完成载波通讯试点工作后,基层采集人员最切实的感受。
11月25日,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变电运检中心的运维人员正根据隐患排查重点项目对110千伏兴海变进行全面“掸尘”:检查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有无渗漏油、气,油位、油压、气压正常,设备标志、警示标志等各类标志是否规范、齐全、清晰等等,将发现的问题记录到“电网百日掸尘”专项行动发现问题及整改计划表上。
11月24日下午,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财务部对供电所开展了财务“三指标”落实情况检查,为供电所精益管理“把脉”,推动提质增效工作向纵深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