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新能源电池汽车快速发展之时,氢燃料电池汽车则率先从公交车和重型卡车等商用车发力,开始体验“氢能时代”。
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环保性能佳、转化效率高、加注时间短、续航里程长等优势,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重要的技术路线,各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布局抢占行业发展先机。
我国在新能源电池汽车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发展优势,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汽车产业创新生态链。氢燃料电池汽车也将从公交车开始,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张家口:氢燃料公交车保有量全国领先
如今,若在张家口城区留心观察,会看到车牌末尾印有“F”标识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在繁华的城市马路上穿行。尽管“样貌”与普通公交车并无太大差异,但“内里”却更加环保,是当前深受市民欢迎的新型绿色交通工具。
作为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之一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近年来,张家口市大力发展包括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氢能汽车已在全国多地实现商业化运营,在通勤、物流等诸多方面均有应用。其中,张家口将氢能汽车大规模投向公共交通领域,304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保有量全国领先。
“张家口公交集团从2017年就开始采购并使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目前,304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覆盖主城区10条公交线路,累计行驶1600万公里,运送乘客5200万人次,成为了全国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营较好的城市。”张家口公交集团副总经理霍俊青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清洁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是给汽车加氢,通过氢氧离子的化学反应“现场发电”,其燃料来源于氢、排放出水,实现绿色无污染。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能量补给速度快、用时少的特点,将加氢枪插进加氢口,10分钟之内就可以加满氢燃料。
“天然气车型仍然有直接碳排放,且存在动力不足、天然气季节性供应不足问题;纯电动车型存在电池寿命及续航里程问题,更换电池及电池退役成本比较高。从实现坝上氢能基地的长远发展目标来看,绿氢应用在经济性方面完全可做到优于燃油。”张家口市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处处长尹旭光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为加强氢能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延伸产业链条,今年4月份,张家口市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数据采集和监测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是全国首个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数据采集和监测中心。中心通过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对产氢量、加氢量、车辆行驶里程及耗氢量等多项数据进行实时自动采集监测,同时对各环节生产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
“中心的启用,也将对2022年冬奥会期间各氢能厂站的安全平稳运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协调调度等发挥积极作用,助力绿色办奥。”尹旭光说。
就像燃油车需要加油站、电动车需要充电桩一样,燃料电池车也需要制氢厂和加氢站保驾护航。
今年2月,位于桥东区的海珀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电解水制氢项目在试生产期内平稳运行结束,标志着张家口市制氢、加氢、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整车制造等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形成。据了解,该项目利用张家口市丰富的风和光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全程无碳排放,实现“绿电”制造“绿氢”。
公司技术负责人赵辉介绍,制氢项目一期工程氢气产量4吨/日、可满足300辆大巴用氢需求,厂内加氢站加注氢气1.5吨/日、可满足100辆大巴用氢需求;扩产工程计划于2021年年底投产。届时,氢气产量将达8吨/日、可满足600辆大巴用氢需求。
据了解,张家口目前已有2座制氢厂、4座加氢站,今年年底将达到4座制氢厂、16座加氢站,为氢燃料车辆运行做好全方位保障。同时,继续加大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规模,2021年年底氢能燃料电池公交车将达到444辆。2022年冬奥会期间,张家口市预计将投入515辆氢燃料客车保障赛会交通服务。
重庆: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全链条”发力
车检院等国家级汽车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已具备氢燃料电池汽车试验检测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汽研还建设了重庆首个氢燃料电池汽车综合营运监控平台,通过打通制氢厂、氢储藏、氢运输、加氢站、氢能车等各方数据,可及时进行风险处置及资源调度,形成氢能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与服务能力。
加氢站不足也是产业发展需要补足的“重要一环”。今年4月,重庆集中开工建设首批3座加氢站,建成投运后每天可满足约300辆氢能源公交车或480辆氢能源市政物流车的加氢需求。据介绍,重庆将探索加氢/加油、加氢/加气、加氢/充电等联合建站发展模式,预计到2022年将建成10座加氢站。
“聚焦全产业链谋划产业发展,未来重庆将形成完备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涂兴永表示,依托现有的氢燃料电池整车企业及核心配套项目,重庆将重点围绕两江新区、九龙坡区布局加氢站,拓展应用场景;并且在成渝高速和渝万高速沿线布局加氢站,打造成渝氢走廊。
此外,根据规划,到2022年重庆从制氢、储氢、运氢、加氢、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核心部件到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将初步形成;到2025年,全市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企业超过80家,其中全国有影响力的整车企业2家、动力系统企业3家、核心零部件企业10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