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制定了针对中国市场的基本合作模式,包括在当地市场销售钯基新材料的生产许可证,并提供初级金属供应。我们正在与中国的几所高校密切合作,测试和完善产品,今年还将在中国定制消费类产品。”
在7月中旬的访华行程中,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公司(下称“诺镍”)钯金中心主任伊佐托夫(Dmitry Izotov)对第一财经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钯金进口国,也是他们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更重要的是,中国还是一个关键的科技中心,在替代能源和绿色化学等快速增长的细分行业正在积极研发创新,同时在新技术的推广、实施和商业化方面也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这些综合优势,推动着他们在今年加快了投资中国的步伐。
诺镍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生产商之一,生产镍、铜、铂、钯等多种金属。在产量方面,2023年其钯金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41%。传统的汽车工业是钯金的主要消费领域——超过8成的钯金被应用在燃油汽车的废气催化剂中。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替代性发展,钯金的销量受到冲击,市场价格在近年来出现了明显下滑,也迫使这些金属巨头主动寻找并开发更多的应用场景。
“汽车行业对我们来说仍是市场上的主要玩家,但从长远来看,钯金还有许多其他的潜在应用。”伊佐托夫表示,在汽车行业,使用钯基废气处理系统的汽油车和混合动力电动车在增多,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所需的绿色能源也越来越多,这些都可以通过钯基催化剂来进行电解生产。与此同时,由于钯具有高催化性、氢渗透性以及良好的磁感应性,因此与其他元素结合后还能获得良好的光学特性。这让钯在制氢、太阳能、生物燃料、绿色化学、玻璃纤维生产、微电子学等众多行业中具有强大的应用潜力。
其中在氢能领域,钯基催化剂在制氢链的各个环节,包括从水和气体中提取氢气、运输以及直接在燃料电池中使用,都能提高效率。在光伏产业中,钯硫族化合物也可用于制造高效光伏电池。
目前,诺镍公司正在实施一项投资约1亿美元的大规模研发计划,以支持钯金的新应用。诺镍与中国合作伙伴已经开启了为氢能工业的水电解和燃料电池技术进行钯基催化剂的半工业试验。伊佐托夫透露,几种关键产品的实验室和半工业试验已完成。在PEM(质子交换膜)电解过程中,钯可以取代昂贵而稀缺的铱作为电解槽电极上的催化剂,并获得更高的催化活性。应力测试结果表明,在保持高稳定性和低于氧化铱的降解率的同时,钯的活性提高了3倍。
作为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包括铂、钯、铑、铱在内的铂族金属是目前横跨制氢、储氢、运氢、用氢四大领域的重要贵金属资源。由于氢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伊佐托夫预计中国市场对铂族金属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在7月举行的上海铂金周上,有分析师估计,到2030年,仅中国氢能领域对钯金的应用就将产生8吨的额外需求。
看好中国氢能等绿色领域的金属巨头不止诺镍。
今年初,德国科技集团贺利氏贵金属总部宣布成立氢能业务线,以完善公司催化剂研发与应用之间的协同作用。今年下半年,贺利氏有望实现铂碳催化剂的本地化批量生产,可用于PEM燃料电池及PEM电解水阴极,进一步支持国内绿氢经济的发展,填补外资企业在国内氢能催化剂批量生产的空白。
“中国市场的电解槽以碱性槽为主,而在欧洲市场,PEM电解槽份额约占40%。因为PEM电解槽是宽幅范围内运行,可即开即停,这也是碱性槽的弊端。为此,随着节能增效的需求增强,技术迭代加快,中国市场的PEM电解槽也会迎来快速发展。”贺利氏贵金属中国区非均相催化剂销售总监崔刚在今年6月举行的媒体沙龙活动中对第一财经表示,基于这样的市场潜力,总部对于相关技术从德国向中国的转移以及在华本地化生产给予了高度的支持。
在中国市场,贺利氏于去年底首次在第六届进博会上发布了国产贵金属催化剂氧化铱,可将PEM电解槽的铱金载量降低至0.1克/千瓦。“希望到明年,我们能够实现氧化铱的本地化生产”。
诺镍公司近年来也在加大中国的本地化生产,尤其是在当地合作建立冶炼厂。伊佐托夫说,他们预计在2027年年中完成在中国的工厂建设,还计划与中国的电池材料制造商建立合资企业,以确保参与所有主要的工业流程。
外资技术的本土化进程,也在带动中国当地产业链的提升。
根据伊佐托夫的观察,在燃料电池和PEM电解池催化剂领域,外资企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当地公司提供的大多数产品仍处于早期测试阶段。不过近年来,氢能行业核心产品的本地制造商越来越多地尝试将业务扩展到催化剂领域,它们通常在尖端研发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因此预计中国本地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将会快速增加。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