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自立自强,集中突破氢能产业的技术瓶颈,从而增强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在发展氢能产业的过程中,南海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和人才引领的战略方针。近年来,南海不断吸引并汇聚了众多高能级科研平台与顶尖人才,形成了强大的科研集群效应。
目前,南海已拥有10名院士坐镇,以及仙湖实验室、华南氢安全中心、鑫锦伟华洁净能源研究院等十余家创新科研机构。在此强大优势的加持下,超过2300名专注于设计研发、生产管理等氢能领域的专业人才扎根南海,促使南海成为全国氢能科技创新的领头羊。
抢占“智高点” 南海成全国氢能人才密度最高区域之一
南海作为氢能产业的先锋,始终坚持不懈地向创新研发与人才培育倾注大量资源,以此作为长期发展的基石。正是这份坚守,铸就了南海氢能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目前,在南海生活的每1000人中,就有1人从事氢能相关产业;而在氢能人才高度集中的丹灶镇,这一比例更是高达每96人中就有1人。正因有如此强劲的人才密集化优势,南海蹄疾步稳,积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围绕产业链精心布局创新链,聚焦核心技术,迅速提升技术的国产化水平和自主可控能力。
自发展氢能以来,南海一直将氢能人才的培育与引进作为推动产业突破的关键,以此作为撬动产业升级的杠杆。在这一过程中,一批院士及高端人才项目相继落户南海,他们依托南海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不断推动氢能产业前沿技术的落地与转化,为南海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由中国工程院郑津洋院士领头的氢能技术科创平台项目研发的“多功能全多层钢制高压氢气储罐”,已成功应用于南海区多个加氢站;以唐浩林教授和国际著名燃料电池专家张锐明为领头人的广东省武理工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研究投产石墨双极板项目,技术全国领先;以中科院郭烈锦院士领头的鑫锦伟华洁净能源研究院,致力于超临界水蒸煤制氢技术的产业化。
佛山仙湖实验室自2019年11月成立以来,便承载着推动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的重任。据悉,仙湖实验室已投入超过15亿元,构建了一支以顶尖人才为核心、国家级高端人才为骨干的近150人科研团队,获批为国家能源局“十四五”国家能源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为南海氢能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仙湖实验室的多项科研成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产业化转化,已累计孵化引进了光晶能源、广东兰石、安清科技、仙湖检测等10家高科技企业。其中,光伏制氢领域的企业光晶能源已估值超10亿元,标志着南海光伏制氢领域走在前列。
与此同时,南海区还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推动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大湾区氢能经济职业学院与本地院校深度合作,共同培养氢能专业人才。目前,南海区从事氢能相关产业工作、学习、研究的人才超过2300名。这种高密度的人才集聚效应,为南海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全国首创成果频现,氢能技术引领潮流
在氢能这一新兴领域中,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无疑是推动产业飞跃发展的关键所在。2023年5月23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正式授予南海区“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的荣誉称号。自“定都”南海以来,南海积极推动氢能企业与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致力于打造“创新联合体”,共同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全国乃至全球首创成果。
获得全国首个甲醇燃料电池发电模块中国船级社认证
2024年5月,南海氢能企业中科嘉鸿传来捷报,已成功突破高分散纳米电催化剂等核心技术瓶颈,其甲醇燃料电池发电模块成功获得中国船级社认证,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企业。甲醇燃料电池发电模块中的高温质子交换膜、高温膜电极等关键材料部件均为团队自主研发,这标志着南海氢能企业在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更为航运业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粤港澳大湾区首条钙钛矿中试线投产
同年8月,光晶能源在南海正式投产了100MW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量产中试线,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条钙钛矿中试线。作为佛山仙湖实验室的重要科技成果,中试线的成功投产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南海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更为南海光伏制氢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球首条陶瓷氨氢零碳燃烧示范量产线投产
氨氢作为零碳燃料,工业利用价值极高,氨氢燃烧技术是当下解决高温制造业向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2024年9月26日,南海再次传来喜讯。由佛山仙湖实验室与蒙娜丽莎集团合作研发的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在南海正式宣布投产。这一创新性成果不仅验证了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更为南海陶瓷、金属加工等高温行业的减排增效提供了新标准和示范,驱动着工业制造零碳时代的加速到来。
尽管南海在氢能产业发展上已经取得了辉煌成绩,然“行百里者半九十”,南海深知懈怠即失势,缓步亦难守前位。为了牢牢巩固氢能产业的先发优势,南海将依托仙湖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继续开展氨氢新能源领域的前瞻性、探索性研究,力争率先取得重大原创性、引领性突破。同时,南海还将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龙头优质企业自建研发机构进行自主研发,构建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用体系,共同推动南海氢能产业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
佛山b·体育(中国)文/图 南海融媒记者 李年智 通讯员 林澍霖 郑浩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