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7日在其官微及官网发布消息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近日顺利通过技术验收。备受关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称“全国碳市场”)拟于今年6月底正式上线交易,近期从中央到地方释放的多种信号显示,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多地、多行业企业提前迎接风口卡位布局。
业内人士认为,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将对社会、行业、企业的投资生产决策产生影响,新能源、可再生资源回收等多领域有望受益。
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落实这一愿景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列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
生态环境部b·体育(中国)发言人刘友宾在日前的b·体育(中国)发布会上表示,按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要求,已组织有关单位完成上线交易模拟测试和真实资金测试,正在组织开展上线交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拟于今年6月底前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6月1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召开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技术验收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系统建设符合要求、运行稳定、资料齐全规范,同意交易系统通过验收。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表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在即,将积极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运行保障工作,并按照相关主管部门要求,根据全国碳市场今后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系统功能和性能。
全国碳市场开市制度方面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5月19日,生态环境部接连发布《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三份文件。业内普遍认为,这些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活动,文件内容充分承接了此前试点好的做法,为即将启动的全国碳市场做好了制度保障。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我国在7个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截至今年3月,共覆盖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企业,累计覆盖4.4亿吨碳排放量,累计成交金额约104.7亿元。刘友宾预计,全国碳市场启动后,覆盖排放量超过40亿吨,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据了解,全国碳市场启动初期将以电力行业(纯发电和热电联产)为突破口,后续石化、化工、建材、钢铁等重要行业将逐步纳入。从碳交易正式上线到今年年底,半年的时间里,2200多家电力企业要完成碳排放配额的分配、交易、履约清缴等全流程。
2021年作为全国碳市场启动的第一个履约周期,对于企业来说非常关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节能环保研究所负责人赵卫东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全部免费配额,需要科学确定初始配额,这对于参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未来,随着市场的成熟,可能会逐渐形成科学的免费配额+拍卖配额(有偿配额)的模式。
“在这段时间中,因为市场机制的形成,会有一个全国碳市场机制下的碳定价,逐步对社会、产业、企业在能源投资生产决策中产生影响。”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李瑾在6月3日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表示。
赵卫东认为,从用能情况看,高碳排放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火电、煤炭、冶炼、石化等传统高耗能行业在落后产能淘汰和退出方面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而在减排方面表现优异的企业也可能迎来一定的行业整合机遇;同时,风能、太阳能、核能、氢能等新能源领域,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等低碳型产业将受益。此外,也会有最直接的典型受益项目,如可再生能源类、林业碳汇类、甲烷利用类等项目。
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副院长、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孙永平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碳排放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过剩产能,这些产能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资源,污染了环境,对税收、就业和增长的贡献也在逐渐减少。如果碳市场能够成功地将成本压力转换为企业内生增长的动力,中国就能够实现经济发展、环境改善、节能降碳等多重目标的协同共赢。
事实上,多地都已提前布局。上海提出要以全国碳交易市场为基础,打造国际碳金融中心。广东明确“十四五”将深化碳交易试点,积极推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北京则表示将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承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管理和交易中心。
孙永平认为,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落地武汉不仅填补了这里没有一家国家级交易机构的空白,更将给武汉带来重要机遇。武汉市可抓住这一机遇,将该系统聚集的资产、资金、人才、企业、技术及平台等资源优势转化为武汉市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优势,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企业也在提前迎风口卡位。例如,6月7日,华为斥资30亿元成立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涉及光伏、电力、新能源汽车等多个行业,掘金“比特管理瓦特”。光伏行业龙头协鑫集团则进军氢能产业,近日签约多家战略合作伙伴。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表示,目前科技企业逐渐成为碳排放大户,需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供应中的可再生能源占比。科技企业可以通过开放人工智能、大数据、能源互联网等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力电力、交通、制造、建筑等重点行业碳减排;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帮助供应商和价值链伙伴改变运营方式,减少碳排放;通过数字化技术和产品的触达能力,建立碳普惠平台、个人碳账户等,帮助用户和消费者提高碳中和意识,推动碳中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