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高原,寒风凛冽。1月17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区出发,沿茶德高速一路南行,距市区20公里处,曾荒芜的土地上,一座座高耸的风力发电机组星罗棋布,迎风而立。巨大的三棱叶片随风转动,将绿色电力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
走进中节能风电青海区域公司尕海风电场中央控制室,工作人员正紧盯着中控屏上的各项生产数据,借助风机实时数据监测系统,每台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状态,包括平均风速、功率及每日发电量等动态数据,清晰显示在屏幕上,以此确保风电场发电平稳高效运行 。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日益成熟,相关配套产业链趋向完善,我们的产业规模也不断发展。目前公司已建成努尔德令哈风电场一期、二期,以及德奥、尔坚、正精、富曼、纽真7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达到了500兆瓦。”负责公司生产运维、项目开发的工作人员秦源边看着屏幕边向记者介绍。
呼啸的风对风电场来说是最宝贵的资源。走出中控室,秦源指着风力发电机说:“不仅是智慧化系统,我们的变桨和偏航系统,能根据风向、风速智能调节,还有底部的超级电容,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在于确保产业紧密贴合发展需求,如今,太阳能、风能、光热、电网建设、装备制造等清洁能源项目在海西多点开花,像中节能风电青海区域公司这样的企业,正为海西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加速汇聚源源不断的动能,一路乘风破浪。
上游风力发电产业蓬勃发展,下游装备制造业也迎来繁荣。
来到位于德令哈工业园内的青海华汇新能源有限公司,只见企业生产的巨型风机塔筒和光伏支架等产品正源源不断运往各地,风机塔筒、镀锌、钢构车间等生产车间一片繁忙景象。
在风机塔筒制造车间,工人正忙着对风机塔筒进行吊装、焊接等工序。“当前,我们的订单源源不断,这批来自茫崖、大柴旦的订单即将交付,我们正全力确保各项生产任务顺利完成。”公司生产部门负责人杨晓迪介绍。
得益于海西州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发展,这家自2009年在德令哈落地成立的公司从一家“零敲碎打”的传统装备制造业逐步转型为具有年产1000套3兆瓦风电机组塔架、15万套光热智能支架、10万吨太阳能设备等制造能力的装备制造龙头企业。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昔日的荒漠戈壁,而今正因“绿电”迸发出强劲的澎湃动能。如今的海西,依托柴达木盆地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正加速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越来越多像中节能、青海华汇这样的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携手推动青海新能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青海日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