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碳中和 > 风采

“煤都”大同谱新篇,清洁能源助力核心算力

新京报发布时间:2024-11-15 09:49:40  作者:赵利新

  从大同古城向东开车50余公里,一路上见到不少风车,在山坡上一排排旋转着风叶,与蓝天白云形成美丽的风景线。在阳高县一处山脚下,有一片白色现代化产业园,这是入围全国2023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50强的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

  “全国煤炭看山西,山西煤炭看大同”……曾经人们一提起大同产业,想到的是煤炭资源,但近些年,大同开始从输煤炭、输电力的能源重镇,转型为输算力、输服务的数据服务之城。今年9月,《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发布,大同城市算力分指数位居全国第三,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环首都核心算力城市。

这是位于大同市云州区杜庄乡以熊猫为造型的光伏电站。 王中勋 摄

  群英荟萃 聚焦大数据中心龙头企业

  在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里,蓝色大屏幕上记录着大同数据产业发展的节点:2018年,总投资350亿元的秦淮数据集团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项目落户大同;2020年,总投资300亿元的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落户大同;2021年,京东集团华北智能算力数据中心基地项目开工建设;2022年,抖音集团在大同筹划建设算力中心……

  曾经以煤炭能源为主导产业的大同,近年来在大数据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大同从2018年首次引进秦淮数据项目开始,已成功引进秦淮、中联、京东、抖音、山西秦云基础等5家全国数据中心龙头企业,累计建成标准机架约23.4万架,投运服务器55.8万台,预计今年用电量将突破40亿度。”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强在11月初的b·体育(中国)发布会上说。

  随着大型数据中心的落地,大同成为“数据宝藏”。一间间机房、一排排机柜、一组组服务器日夜运转,归集、存储、分析、处理着海量大数据。同时,数据的运行离不开强大的算力作为支撑。支撑大同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算力底座也正逐步成形。据介绍,在2024年9月中国算力大会上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报告中,大同城市算力分指数位居全国第三。

  为建设成全国有影响力的环首都核心算力城市,大同近年来推动产业链补齐、升级。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存储计算—设备制造—标准分析—融合应用—数据标注—安全服务—人才培养”全产业链数据发展格局,正在将数字领域的先发优势转化为带头领跑的持久优势,打造强劲活跃的新增长极。

  相辅相成 绿色能源支撑“算力城市”

  一个城市要发展算力产业,首先要解决高耗能问题。算力有多耗能?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315EFlops,数据中心耗电量已达2700亿千瓦时,约占我国耗电总量的3.13%,超过2座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

  “但大同不缺电力。这是大同发展算力产业的核心优势之一。”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政府事务总监杨堃说,“目前大同的各大数据中心企业,一年也就是用几十亿度电,而大同目前一年的发电量是几百亿度电。所以,大同本地的电力支撑大数据和算力产业,完全不需要考虑电力短缺问题。”

  在打造“算力城市”的路径上,大同不仅具有传统能源优势,更在新能源领域开拓出一片天地。据介绍,目前大同市已并网的和在建的项目30%;下一步,大同还将重点推动绿电园区和零碳园区建设,实现绿色能源向绿色算力的转化。

  “除了有能源优势外,大同还具有区位优势。”杨堃介绍,大同离北京比较近,这样能保证数据的传输速度,也有利于北京的专家短时间内来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另外,他们基地所在的阳高县,年平均气温7.8摄氏度,会使得机器设备有比较好的散热环境,能保证机器运转的性能和足够长的寿命。

  近悦远来 新产业帮年轻人家乡就业

  11月份的大同,是旅游淡季,老城内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却使得古城墙显得更加古朴庄重。尤其在夕阳西下,护城河波光粼粼,阳光正铺洒在宽厚的城砖上,这个画面让人感到温馨舒适。今年20多岁的大同小伙张伟,就很喜欢秋天傍晚的古城。他常和家人来这里闲逛。

  但在三年前,他还在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从事客服工作,因高强度的工作、高房租和高生活物价感到身心疲惫。来到大同从事数据呼叫产业,他觉得生活舒适多了,感觉时间终于属于自己了,“作为大同本地人,当然感觉过得舒适。大同物价不高。我也不用付房租。而且,还能陪陪家人。”

  “家乡有好的就业机会,谁愿意在外奔波呢。”大同市灵波微步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俊利告诉记者,他的公司是在2021年第一批入驻进东风里数据服务基地的数据标注企业,目前已有几百位员工,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他说,公司总部其实在北京,之所以在大同创建分公司,是因为当地政策环境比较好,“政府真金白银扶持企业发展。”

  据悉,大同市近年来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统筹布局全市数字经济发展体系。据大同市数据局介绍,从2021年开始,大同市积极布局数据呼叫标注产业,目前先后汇聚上海润迅等企业58家,在市区范围内建成东风里数据产业服务基地等9个大型职场,已经累计实现近2万人就地就近就业。

  为让更多年轻人留在家乡,大同除了打造完善的数据产业外,也积极推进产业相关人才教育建设。据悉,大同引进了教育集团,已建成了年招生规模5000人的大同数据科技职业学院这个全国第一家专门面向互联网、智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行业的全日制统招大学,预计明年将正式开始招生。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研制的全球氢燃料电池装机功率最大的“宁东号”机车。 李冬宾 摄

  数说大同 100亿度

  “煤都”大同一直是中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近十年来,大同市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产业体系更新。截至目前,大同共建成6座智能化煤矿,60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32座矿井达到二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煤矿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5%。此外,大同还重点推进总投资近400亿元人民币的600万千瓦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项目建设,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向京津冀输送清洁电力100亿度。

  新京报 记者:赵利新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