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碳中和 > 人物

张新安:碳达峰碳中和要求自然资源治理打一场硬仗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发布时间:2022-04-25 13:21:15  作者:张新安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自然资源治理打一场硬仗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主编 张新安

  我国资源约束趋紧和利用粗放并存,生态系统整体质量和稳定性状况不容乐观,巩固提升碳汇任务艰巨。“十四五”是保护和发展矛盾的凸显期,是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升的攻坚期,是优化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的关键期,更是落实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的战略期。自然资源治理要聚焦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增强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等基础工作,坚决打赢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

  要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的系统治理作用,巩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快编制和实施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制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国土空间规划法,构建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守护自然生态,保育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地质地貌景观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严格管控各类国土空间边界,严格占用自然保护区项目审核,细化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对耕地实行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要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实施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以及自然保护地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保护修复支撑体系9个重大工程专项规划,组织实施新一批山水林田湖草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推动红树林、海草床、滨海盐沼保护修复,提升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要合理配置自然资源要素,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升清洁能源矿产供给保障,加快锂、稀土等战略矿产的勘查开发。加快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科学开发利用地热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等新能源,促进核电、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要以土地要素配置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支持工业和能源领域提高能效、降低能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开展能源资源、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深入推进煤炭等能源资源领域供给侧改革,降低高碳化石能源结构比例。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探索限制高碳土地利用类型供应。

  要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格局。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标准控制,严控建设项目用地规模。深化“增存挂钩”机制改革,完善指标核算方法和配套政策,做好闲置土地处置工作,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强土地复合利用,减少“高碳”建设用地扩张。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强化无居民海岛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自然空间的占用。促进海上风电产业与海洋渔业等融合发展,实现海域空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地下空间利用效率,加强深部地下空间调查评价,开展CCS地质储存选址、地下空间地质储存产权研究。

  要完善技术标准与市场规则,提升碳汇综合支撑能力。组织开展基础理论、基础技术方法研究,推动陆海碳汇机制研究、增汇技术开发。开展岩溶增汇及基性、超基性岩矿化固碳关键技术研究,加强碳地质储存技术方法探索与创新。推动有关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长期科学观测网建设。探索碳汇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深入研究碳汇市场规则,推动更多生态碳汇产品的研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促进碳汇交易良性发展。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远景2022碳中和行动报告:未来10年全球100个零碳产业园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远景科技集团发布《2022碳中和行动报告》,从减排路径、零碳产品、零碳产业园、全球零碳技术伙伴等层面晒出了过去一年的碳中和成绩单。在积极践行“2022 年运营碳中和,2028年全价值链
行业要闻2022-04-24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共话企业如何行动推动碳中和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共话企业如何行动推动碳中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定于4月20日至22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
企业报道2022-04-22

能源数字化是碳中和的助推引擎 应抓好数据治理

目前,我国年碳排放量在100亿吨左右,按照“3060”战略部署,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时,我国碳排放量将控制在116亿吨左右,此后碳排放量逐年下降,到2060年左右与碳吸收量相等,从而实现碳中和。当前我国碳吸收量为12亿~14亿吨,净排放

能源数字化是碳中和的助推引擎 应抓好数据治理

目前,我国年碳排放量在100亿吨左右,按照“3060”战略部署,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时,我国碳排放量将控制在116亿吨左右,此后碳排放量逐年下降,到2060年左右与碳吸收量相等,从而实现碳中和。当前我国碳吸收量为12亿~14亿吨,净排放
动态2022-04-15

《学习时报》头版刊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何立峰署名文

  4月13日,《学习时报》头版刊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天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

  到2025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动态2022-04-08

杜忠明: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以科技创新为能源转型保驾护航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科
专家观点2022-04-08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连续实现“碳中和”

近日,北京绿色交易所向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颁发“碳中和证书”,标志着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连续两年实现“碳中和”,为我国各工业园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得益于两台大容
行业要闻2022-04-08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连续实现“碳中和”

近日,北京绿色交易所向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颁发“碳中和证书”,标志着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连续两年实现“碳中和”,为我国各工业园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得益于两台大容
动态2022-04-08

我国短期内无法抛弃煤炭优势 如何实现零碳?

  我国要想在碳中和时代下继续扮演重要角色,提升全球竞争力,必须
深度阅读2022-04-07